建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风险评估系统的探索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ICU滞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应的围手术期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脏外科2011年9月至2016年5月连续收治的50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418例。通过对术后最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建立围手术期评估系统。以ICU滞留延长作为终点事件(ICU滞留延长定义为ICU停留超过7天),将其可能危险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用ROC曲线以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

结果

围手术期病死率8.64%(44/509),ICU滞留平均5.06天,98例超过7天。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卒中史、肥胖、急诊手术、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肾功能不全、大量输血、低氧血症、肺部感染为ICU滞留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0.76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512。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模型能成功预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ICU滞留延长的发生风险,预测效能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同时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预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患者中男19例,女5例;年龄(40.7±14.4)岁。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均改善,无死亡。随访6~90个月,
目的总结二尖瓣修复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1 903例患者因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在我院行二尖瓣修复术。男1 312例(68.9%),女591例(31.1%);平均年龄(54.2±13.1)岁。总结围手术期结果及远期疗效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全组住院病死率1.8%(35/1 903),单纯二尖瓣修复的住院病死率0.9%(10/1 163
目的探讨机械瓣置换术后妇女妊娠期合理的抗凝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成功产下新生儿的妊娠期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妊娠次数,每次妊娠时年龄,妊娠期间抗凝方案,妊娠前抗凝方案,妊娠期间母体血栓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妊娠结局及生产方式等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抗凝方案下妊娠期间母体及胎儿不良事件发生比例。结果27例患者经历41次妊娠,成功产下新生儿28例。其中24次全程通过服用低剂量
目的总结胸大肌肌瓣翻转成形术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体会,介绍胸大肌肌瓣翻转成形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治疗247例胸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男176例,女71例;年龄3个月~92岁,≥60岁者162例。心脏外科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7例,心脏瓣膜手术76例,大血管手术12例,先天性心脏病17例,其他5例。结果患者死亡4例。胸骨切口感染
目的初步探索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基因突变谱以及不同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2013年至2016年收录的51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男35例,女16例)进行外周静脉血采集并进行人类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分析7种主要突变基因:B肌球蛋白重链(MYH7)、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心肌肌钙蛋白T2(TNNT2)、心肌肌钙蛋白I3(TNNI3)、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经典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及改进策略,以期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6月至2017年11月,10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患婴行经典Norwood Ⅰ期手术。按不同手术时间分组。2010年6月至2014年8月5例采用经典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为A组,均为男患婴,体质量2.57~3.50 kg,出生后29~75天手术,中位时间36天;采用改良BT分流4例,RV-PA分流1例,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