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四川段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uoji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掌握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现状,了解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等造成的影响,初步预测在高密度水电工程的影响下浮游植物群落发展方向,于2019年对嘉陵江水电工程最密集的中游河段进行了分季节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水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超标物为总磷.(2)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1属196种,总密度年均值4.23×106cells/L,以绿藻>硅藻>蓝藻为主要优势门类.与历史数据相比,硅藻种类数与相对密度下降,绿藻、蓝藻种类数和相对密度上升,暗示着嘉陵江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也显示研究江段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3)分类回归树(CRT)结果显示,在TP含量丰富,pH较高、水体透光度适中的断面,浮游植物可能会大量增殖.(4)冗余分析(RDA)发现,绿藻各优势种属均表现与水温、总磷的正相关;硅藻中仅有优势度最高的小环藻喜好较高的TP和较低的流速;以适应一定流速的丝状蓝藻为优势的蓝藻门除了喜好高温以外,与水流速度也有一定正关联.总的说来,目前嘉陵江富营养化、水流低速化正在导致喜好清洁、流水环境的硅藻逐渐丢失优势性,喜好高营养、静水环境或微流水环境的绿藻门、蓝藻门与硅藻门小环藻属Cyclotella优势度逐渐增大.在各级电站库区,存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蓝、绿藻水华,初春低温季节则可能出现小环藻优势的硅藻水华的危险.除对全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降低营养水平外,适时开闸冲水,增大库区流速以降低水华藻类的优势非常有必要.
其他文献
针对UUV(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无人潜航器)的水声探测功能与电磁非触发引信,传统的分立式测试方法分别采用两套独立的硬件电路,结构复杂、操作烦琐。设计了一种针对UUV的水声探测功能与电磁非触发引信的融合测试系统,底层基于嵌入式测试单元,结合主控软件中的产品数据库和目标仿真器,通过共用部分硬件电路的方式实现测试功能的融合,能够在保证测试性能与可靠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同时提高测试效率。此外,通过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长短期记忆)
对变水头流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产生影响的液位开关动态响应做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分别针对电容式和导纳式两种常见液位开关的工作原理,推导建立了其动态响应理论模型,建立了液位开关的传递函数,从理论参数得出:被测电容式和导纳式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基本相当,并对变水头装置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做了讨论。根据所提出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容式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可以达到0.034%,且随着液面下降速度增加,其不确定度也有增加的趋势,为变水头流量标准装置的工程实践和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