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未品浓秋已立冬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有两个节气:立冬和小雪。
  立冬:万物收藏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立冬便踩着厚厚的落叶来了。
  我国古时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还有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气候特点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
  智慧民谚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人们认为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所以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补冬,补嘴空“;”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等民谚。
  但要提醒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说起立冬饺子,其实有一个历史典故: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发放给老百姓喝。这就是立冬饺子的来历。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
  立冬常常被视为冬天的开始。老一辈人常常以立冬这一天的天气来预测这个冬天的天气走向。比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意思就是说,立冬这一天晴朗的话,这个冬天将非常严寒;相反,如果这一天是阴天,则这一年的冬天不会太冷,会是个暖冬。类似的民谚还有”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等。
  
  风俗习惯
  迎冬礼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补冬”
  闽南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在这一天,民众要为已经到来的寒冬作必须的准备,要为身体补充新的能量,以期顺利度过整个冬季。因此,立冬日民众要进食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牛羊、鱼鳖等等,而且往往和着中药“四物”(即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一起烹炖,增强药补的效用。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立冬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人们习惯在立冬和大年三十吃饺子。因为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交”子之时要吃饺子。天津最有特点的就是倭瓜饺子。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与大白菜不同,与夏天的倭瓜也不同,还要蘸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养生之道
  立冬时节,养生应注意一个“藏”字,重在“收藏”与“保暖”。同时适当进补,辅以运动和精神调养。
  1. 多喝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利尿排毒、消除废物。
  2.户外活动
  冬季养生要适当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锻炼时以微微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3. 保证睡眠
  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4. 进补养肾
  冬天是“闭藏”的季节。中医讲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阳气偏虚的人,可以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以选鹅肉、鸭肉、乌鸡等。
  5. 护脚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可以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6. 晨起服热粥
  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可选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
  7. 开窗通风
   冬天门窗紧闭,会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会出现头晕,胸闷,所以要多通风,最好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小雪:地寒未甚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
  气候特点
  气温继续走低
  到了小雪节气,华北地区开始有降雪。如果说立冬节气标志着我国北方大部地区进入冬季的话,走到小雪节气,这些地区的气温逐步降到0℃以下。
  此时南方的天气潮湿而阴冷,让初到南方的北方人感到不适应。北方的冬天气温虽然经常在零度以下,且通常伴随着呼啸的狂风,可即便气温再低,只要看到太阳,就像倾刻间触到暖意,此时北方陆续开始供暖,不管外面多么天寒地冻、风吹雪飘,屋里总是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智慧民谚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小雪节气期间,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较少的时期,小雪的到来意义非同小可。根据天气指导农业生产的民谚有很多,例如河北有“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说的是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有望给来年带来丰收。江苏有民谚“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
  小雪晴天,雨至年边
  在民间,根据小雪晴雨预测后期天气的民谚也有不少,例如湖南的“小雪晴天,雨至年边”;浙江的“小雪无云大旱”;湖北的“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风俗习惯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节气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晒鱼干
  小雪时节,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民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人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的民俗活动。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的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养生之道
  防感冒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生活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外出要注意增加衣物,防止感冒的发生。
  清内火
  在小雪节气里,室内开始供暖,容易生“内火”,出现口腔溃疡、大便干燥等。此时宜少吃辛辣食物,在室内不宜穿太多。
  按太溪
  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是肾经的原穴。揉按太溪穴有滋阴益肾的作用。
其他文献
虽然与你孩子谈论性的话题会让你尴尬,但,这是你对孩子分享价值观和信念的好机会。你的孩子需要知道,他关于性的疑问,总是有一个可靠和诚实的答案来自你,而不是别人。  2岁宝宝问爸爸,我从哪里来?爸爸说你是我们捡来的。不久,爸爸发现,每次给宝宝吃的东西,他都会藏起一些。爸爸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宝宝回答:这是要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吃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宝宝认为自己是捡来的,现在的爸爸妈妈不是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伦斯·妮蒂雅,从生活态度和成功方向角度,把人们的性格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活泼型、完美型、力量型与和平型。这四种不同的性格对成功的意义也不同。  活泼型性格者的成功方向  活泼型的人,情感外露而奔放,懂得把学习和工作变为乐趣,乐于与人交往,可以从任何事情中挖掘出兴奋,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尽情地回味其中的欢乐。如果说其他性格类型的人在讲话,活泼型的人就是在讲故事。他们通常记不住名字、日期
1. 素食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答:通常,素食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可以喝牛奶吃鸡蛋或至少吃其中一种的“蛋奶素”;一种是完全不吃任何动物来源食物的“纯素”。前者一般认为不会明显影响营养素供应,而后者需要非常仔细地安排膳食营养,避免营养素的缺乏。  素食虽然好处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孕妇、贫血人员、消化不良或胃肠疾病患者,以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是不提倡吃纯素的。  
出境嘉宾: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魏珉教授     一般孩子到了4~6个月的时候,就该尝试着给孩子添加辅食了。这个常识大部分年轻的爸爸妈妈都知道。但是有些添加辅食的关键点,因为太过细腻琐碎,不见得人人都知道。这些关键点的忽视很可能会让您的宝宝在日后失去对食物的兴趣,或者成为一个挑食的“小不省心”。如果这样,将会影响孩子营养的摄入,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所以我们特邀了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魏珉教授给我们讲讲那些
己到冬季,天气渐凉。有些人穿上了厚厚的衣服,还是觉得冷。那么,人体能耐几分寒呢?  科研证明,裸体的人通过人体自身的热量调节功能,能在气温二十七至三十七摄氏度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体温三十七摄氏度左右。倘若出了这个范围,人体需要穿上适当的衣服才能适应环境。实践证明:人为万物之灵,可以在气温零下九十摄氏度至六十摄氏度的环境中生存。  诚然,不同的年龄、体质以及不同地带的人,对气候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差别。
研究表明,做爱时聊聊欲望和感受有助于更好的性爱;性爱进行中让你的伴侣知道你的美好感觉,坦率地说出你的感受更有利于达到满意的床第之欢。  对于初恋年轻男女性,由于体内性荷尔蒙处于一生巅峰期,因此其生物生理性性能力通常较强,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年龄尚不够成熟,对两性亲密关系的处理能力比较弱,性知识和性经验都比较缺乏陌生。  对于男性来说,一方面,由于较强生物性能力的驱使,在做爱时几乎都要像赛车手,竭
出现头晕,甚至出现过脑梗的患者朋友,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颈动脉超声,如果明确存在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住在北京牛街的宋奶奶,最近这一年老是犯头晕,一阵一阵的,全家也没当回事。今年年初,在给小孙子喂饭的时候,宋奶奶的右手突然不听使唤,筷子拿不稳,说话也开始不清楚,家里人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  宋奶奶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好在看的及时,药物治疗后没落下什么后遗症
前些时候,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季羡林老先生。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老的“内心和谐”。极有见地,这其实也是他的长寿之道。他首创养生“三不主义”,对其中的第三点“不嘀咕”认为最重要。他说:“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
平日吃素,比较好办,可是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一大节日,家人团聚,饮食更是丰富。一般年货以肉类食物为主,对于素食者来说,需要做一些特别的准备……  素食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的一种时尚。素食者有着不一样的素食程度,在《素食者饮食指南》中把素食者分为以下几类:  乳-蛋素食者——不禁食奶蛋;  绝对素食者——禁食一切动物性食物以及动物加工食物;  长寿型素食者——食用部分海产品;  水果型素食者——主要吃水果以
金针拨障,是在眼睛上开一个小口,用一根特殊的针伸入眼睛内部(穿透眼角膜缘),将混浊物质拨到眼底。这样视网膜就不会受遮挡,人就能看清东西。  在金针拨障术发明的一千多年后,一位中国医生改进了这种技术,降低了感染率。他就是唐由之。唐由之在1959年开始进行白内障针拨术的临床研究。在国外,直到1974年,美国人马奇默(Machmer)才开始在睫状体平部做手术,比唐由之晚了14年。  1971年,唐由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