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楔子
  晚上9时,东郊墓园的守墓人赵四开始了今晚第二次巡夜。
  原本每天只有下午5点钟巡视一次的,但自从上个星期,有几个熊孩子玩什么冒险游戏,偷偷潜入了墓园过夜不说,还破坏了亡者的墓碑之后,墓园管理处就下达了巡夜的命令,晚上增加7点和9点两次巡夜。
  赵四缩着身体,正打着手电筒到处乱照,突然,他看到北侧的树林里有一团红艳艳的东西,在手电筒莹白的灯光下,那团红色显得越发妖冶了。
  他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啊!”不一会儿,恐惧的叫声响彻天际。
  1. 奇案
  探照灯打破夜幕,将墓区照得如同白昼。黄色的警戒线拉开,取证的法医和搜索的警员在这片林子里忙碌着。
  沈铭正听着同事们的汇报,忽然瞥见一抹苍老的身影,立刻迎了上去:“季老,您怎么来了?”
  作为江海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老队长,季春华下个月即将退休,手头所有的工作都已经交接完毕,像这样的案子其实并不需要他老人家亲自出马。
  季春华的眼神却十分凝重,“我听说尸体十分奇怪。”
  沈铭回答:“是,守墓人赵四巡夜时发现树林里有一个巨大的红色蚕茧,走近一看,原来是用毛线缠出来的椭圆形,一开始赵四还以为是熊孩子恶作剧,一层层将毛线扯开之后,里面居然藏着一具年轻的女尸,他立刻报了警。”
  他偷偷看了眼季春华,发现老领导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小心翼翼问道:“是有什么问题吗?”
  季春华没有说话,径直往警戒线内走去。白笔画着的人字形内,躺着一个身穿红色棉衣的少女,她的身体被奇怪地扭成了S形,双手被红毛线紧紧地绑在胸前,像是在祈祷,又像在哀求。毛线的色泽暗淡,与在旁边的那一大团相比,有些发白,像是旧物。
  季春华语气沉重地开口:“死因有初步结论了吗?”
  法医立刻回答:“死者的年龄大概在16到18岁之间,死亡时间是在晚上7时左右,脖子上有勒痕,下体有轻微出血,但其他地方没有擦伤。死因极有可能是窒息,但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回局里仔细检验过才能出报告。”
  季春华点了点头,问道:“今天是几号?”
  “1月12日。”
  季春华的脸色骤然冷了下来,沈铭也倒吸一口冷气。
  18年前,江海市的远郊枫桥地区,曾连续发生过三起恶性连环杀人案件。受害者都是年轻的女高中生,案发地点不是无人的荒野就是像这样偏僻的树林,三名被害者都是被掐住脖颈窒息死亡,死后遭到性侵。尸体被用红色毛线如同木乃伊一般层层包裹,远看像一个巨大的蚕茧。
  因为罪犯处理尸体的方式闻所未闻,当时被传得沸沸扬扬。警方又一直都没能抓到罪犯,导致人心惶惶,一时成为社会抨击警方无能的热点新闻,也一度成了江海市公安局的耻辱。
  虽然时过境迁,那段人心惶惶的岁月逐渐在市民的记忆中忘却,甚至完全消失,但当时负责这起案件的季春华,却一直都因为未能找到凶手而耿耿于怀。
  季春华的目光望向远方,思绪似乎回到了18年前:“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枫桥连环杀人案的最后一名受害者沈青青,18年前的今天,被人以同样的方式残忍地杀害了。”
  他沉声说道:“35年刑警生涯,我力求替所有受害者找回公道,可这桩案子至今未破,是我生平所憾。没想到在我退休前夕,又出现了第四名受害者,而这一次,我绝对不会放过凶手!”
  沈铭却道:“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大多具有反社会人格,他们将犯罪视为一种挑战,像枫桥案的罪犯喜欢用夸张的犯罪手法引起社会大众的恐慌和注意,一般来说,这样的人不会蛰伏18年才又出来作案——季老,这一次会不会是有人模仿作案?”
  季春华摇了摇头:“不可能,尸体摆放的姿态和手势,以及手腕上红毛线与外茧的新旧之分,都是警方未公布的细节,除了极少数参与过案件调查的同事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目光一沉,“所以,一定是那个人回来了!”
  2.再回旧地
  死者名叫李欣然,今年17岁,是江海市第一中学的学生。
  她从小就没有父亲,母亲靠卖菜维持生计,一个人特别艰难地带大了她,但去年,母亲也得绝症去世了。
  李欣然的母亲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积蓄,但李欣然却十分乐观开朗,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学校鉴于她的情况,破例让她住在教師宿舍。
  她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为了攒生活费和未来的大学学费,一到周末就出去打工。但学校的监控显示,她自从上周五傍晚急匆匆地出了校门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高三(1) 班教室前,季春华站在后门口,透过玻璃窗望进教室。
  李欣然的噩耗传来,整个班级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尤其是班主任唐静老师,此时正站在讲台上泣不成声。
  沈铭看了一眼教室内的情况,叹了一口气,季春华低声问道:“怎么样,有什么新发现吗?”
  沈铭点点头:“季老,您还记得当初嫌疑最大的那个姜大明吗?在李欣然的母亲去世之后,她的紧急联络人栏中写的名字,居然就是他!听说这些年来,姜大明经常接济李欣然母女,他们是关系比较好的邻居。”
  枫桥连环杀人案的卷宗里明明白白地写着,根据当时在现场遗留下的脚印以及步宽,推测凶手是一名男子,身高175厘米,30岁左右,穿41码鞋。
  从尸体两侧,被缠绕的红色毛线受力的不同判断出,凶手是左撇子的可能性极大,而三名死者都不曾有过反抗的举动,由此可以断定,应该是熟人作案,且此人对枫桥地区的地形十分熟悉。
  同时符合四个条件的,只有姜大明一个人。
  姜大明彼时是枫桥镇的一名邮差,再没有任何人比他更熟悉枫桥镇的地形了。那个年代十分流行交笔友,受害的三名女高中生有两名已经证实交了许多笔友,她们对姜大明也一定不陌生。姜大明是左撇子,身高和年龄甚至鞋码数也都符合警方推测。   最重要的一点是,凶手处置尸体需要用到大量的红色毛线,而姜大明的父母恰好是做毛线生意的,警方在他家的仓库里找到了许多红色毛线球,只可惜没有找到进货单,不能与库存对比。但至少说明,姜大明有犯案的条件。
  所以,理所当然地,警方将姜大明列为了头号嫌疑人。
  然而,在这三起案件的作案时间内,他都有不同的人给他做了严密的不在场证明。
  想到往事,季春华面色一凛,“看来我们得再去枫桥走一趟了。”
  3.新线索
  李欣然母女曾经租住的地方,就在楓桥镇上的一座新公寓里——环境居然不错,沈铭对此有些意外。
  客厅的墙上有很多照片,民警小吴指着照片中一个穿高中校服的中年男子说:“他叫姜大光,是姜大明的弟弟,从小就被诊断为脑瘫,据说只有5岁孩子的智力。哦,对了,这房子的主人就是他。”
  季春华愣了愣:“哦?”
  “姜家的老宅拆迁之后,政府补偿了他们好几套房子,姜大明把弟弟名下的几套房子租了出去,拿租金去承担他的医疗费用。这里便是其中一处。”
  沈铭点了点头:“母亲去世了,把房东填在紧急联系人名单里,倒也无可厚非。”
  这时,小吴指着阳台对面说道:“姜大明家就住在前面那栋楼,恰好正对着这间屋,不过他好像不在家,我联系过邮局,他前天请了一周的年假,说是带着姜大光去旅游了,要下周才能回来。”
  季春华踱步过去,站在阳台上望了一会儿,道:“小吴,你能帮我去查一查姜大明兄弟两个的行踪吗?”小吴连忙说“是”,立刻就给派出所打了几个电话。
  小吴挂了电话,又问道:“季老,我们现在去看沈奶奶?”
  季春华点了点头:“走吧。”
  沈奶奶是当年那起案子的第三名受害人沈青青的唯一亲人,另外两名受害人的家人都搬家了,只有沈奶奶,固执地不肯搬走。
  季春华敲开吴奶奶家的门,沈奶奶给季春华等人倒了茶,就垂着头坐在一边,她一言不发,却满身都是悲伤的气息。
  季春华还未开口,沈铭却眼尖地看到了电视机柜上的一张照片,镜头里,是两个年轻美丽的女孩手拉着手,他不由咕囔一句:“咦,这姑娘有些眼熟,她是谁?”
  沈奶奶愣了愣,随即说道:“你说静静?她是青青的同班同学,也是她最好的朋友,两个孩子平时形影不离的,青青出事那天,本来也是要和静静一块儿去镇上的电影院看电影的,后来静静家里有事就没有去,没想到……”
  她偷偷抹了把眼泪:“青青出事之后,静静一直很自责,她觉得如果当时陪青青看完了那场电影,青青也许就不会出事了。那傻孩子……还因为这事把自己折腾进了精神病院,可老婆子真的不怪她,这事怎么能怪她?”
  季春华连忙又问道:“那她现在还住在这里吗?”
  沈奶奶摇摇头,“早搬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出了沈奶奶的家门之后,季春华与沈铭相互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唐静!”
  没错,相片上与沈青青手拉手笑得灿烂如花的少女,赫然便是李欣然的班主任唐静!
  这时,小吴接完一个电话,一脸严肃地道:“季老,不好了,我刚刚接到电话,姜大明自杀身亡了!”
  4.自杀
  在开车赶过去的路上,小吴将已经掌握了的情况都通报了一遍。
  姜大明是前天请的假,说要带姜大光一起出去旅游,但到处都查不到他们的出行记录。
  恰好,姜大明对门的邻居报了警,说姜大明家有一股奇怪的臭味,大家这才发现姜大明自杀身亡了。
  姜大明是烧炭自杀,而且留下了遗书,在遗书中,他承认自己是枫桥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也承认自己杀死了李欣然。警方还在他家里发现了许多红色毛线团。
  季春华到达姜大明家时,尸体已经被法医带走,整个房子散发着令人不适的气息。沈铭奇道:“对于两个单身汉来说,这套房子是不是干净得过分了?”
  确实,餐桌和家具上没有一丝灰尘,就像是有人精心打扫过一样。
  那边,小吴激动地叫道:“快来看,这里架着高倍望远镜,看它正对的角度,应该就是李欣然家。看起来,姜大明应该在长期偷窥着李欣然母女!”
  季春华却观察着两间卧室,姜大明的房间摆设很简洁,而姜大光的屋子还保持着童趣,墙壁粉刷成彩虹色,床品的颜色也很绚烂,而且他似乎很偏好红色,屋子里随处可见红色的摆件和玩偶。
  季春华走到靠窗的书桌旁,随手抽出一本绘图册,皱着眉看了起来。姜大光是个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对美学的欣赏以及他的美术天赋,绘图本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便是明证。
  沈铭凑了上来,好奇地问道,“季老,是有什么问题吗?”
  季春华低低地说了一句:“原来姜大光也是左撇子啊。”
  鉴证科那边的报告很快就出来了,遗书确实是姜大明的笔迹,在他家里找到的红色毛线团确实与李欣然案件里的一致,毛线团商标上也检验到了姜大明的指纹。而案发现场没有他杀痕迹,死因已经确认是烧炭自杀。
  沈铭觉得事情进行得有些太过顺利了,他们才刚查到了姜大明的身上,他就准备好了认罪书自杀了。
  他对季春华说:“季老,姜大明是前天开始请假的,在这之前,他每天在邮局上班,有非常可靠的不在场证明。没错,李欣然确实是昨天去世的,可她失踪已经好几天了!如果这件事真的是姜大明做的,那么之前李欣然被他藏在了哪里?”
  季春华沉沉地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沈铭挠了挠头:“还有,就是一种感觉。姜大明他不太符合一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连环杀人犯的特征,他悲悯友善,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也不缺钱,看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都不像是一个极有表现欲的人。”
  季春华目光一凛:“没错,我也觉得姜大明的认罪有些急促,他似乎是在掩盖些什么……”   沈铭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季老,您是在说,姜大光!”
  这时,电话响起,传来同事赵东海兴奋的声音:“沈队,找到姜大光了!两天前,姜大明将姜大光送去了隔壁H市的福利院。我们将枫桥连环杀人案的三名受害者照片给姜大光看了,他反应激烈,看到李欣然的照片时,他还哭了!”
  沈铭沉声问道:“那做过DNA比对了吗?”
  赵东海回答:“是,和季老所料的一样,姜大光和李欣然的DNA比对相似度99.99%,他们的确是一对父女。”
  沈铭沉默了,他之前一直都觉得奇怪,极有表现欲的连环杀人案凶手为什么只犯下了三起罪案后就销声匿迹了,先前他曾推测过凶手遭遇意外已经死亡,但现在他终于知道了真正的原因。
  因为姜大光成了父亲。
  季老曾调查过李欣然的母亲李月英的情况。李月英是一名外乡人,在枫桥邮局打零工为生,不知怎的,便与姜大明兄弟两个认识了。
  至于她是怎么和姜大光有了一个孩子的,想来也不是个令人愉快的故事。否则,李月英为何不肯与姜大光结婚,给李欣然一个家?姜大光又为什么只能在后阳台上用高倍望远镜偷窥那对母女的生活?
  但无论怎样,有了女儿的姜大光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枫桥连环杀人案才得以告一段落。
  沈铭想了想,又问道:“姜大光有没有说什么?”
  赵东海摇头:“因为姜大光的智力程度只有5岁上下,没有办法对他进行审问,但我们做了实验。”
  他解释道:“我们在他面前摆放了一个芭比娃娃,还有几团颜色不一的毛线球,他立刻选择了红色毛线,并将它缠绕在芭比娃娃身上,变成一个蚕茧的形状。动作娴熟,不论是完成的程度还是受力的方向,都与档案里记载的一模一样。现在,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姜大光才是枫桥连环杀人案的真正凶手!沈队,李欣然会不会也是他杀的?”
  沈铭却摇了摇头:“不,他只是前三起的真凶,李欣然不是他杀的。”他顿了顿,“李欣然死于窒息,她下体虽然有伤痕,但却不是性侵害造成的,有人在故意混淆视听。”
  电话里,赵东海吸了一口气:“所以,李欣然案件的真凶另有其人?”
  5.另有真凶
  高三(1) 班的这节班会课,主题是追思他们已故的班长李欣然。
  随着下课铃响,班主任唐静抹了抹眼泪,深深地向学生们鞠了一躬,然后挺直着脊背走出了教室。
  教室门口,季春华已经等在那里多时了。唐静一言不发陪着季春华走了许久,忽然开口发问:“你是怎么发现我的?”
  季春华回答:“我在沈奶奶家,看到了你和沈青青的合照。照片上的你,穿了一件红色外套,就是沈青青遇害时穿的那一件。18年前,你最好的朋友被那样残忍地杀害。18年后,在沈青青遇难的同一天,你的学生也死于同样的方式,我不相信这世上有这样的巧合。”
  唐静轻轻笑了起来:“嗯,确实不是巧合。我和青青是最好的朋友,那天,我们本来约好了要去看电影,但我家中临时来了客人,所以我便在电影院门口和她分手了。
  “因为我的红色外套不小心弄脏了,她怕我见客时不好看,所以就和我换了外套。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青青把钥匙忘记在了口袋里,所以就急匆匆地赶回去,想要把钥匙还给她,然后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季春华不用问,也猜到了是什么,但他不忍说出口来。
  姜大光对红色非常痴迷,他喜欢一切红色的物件。18年前,这个智力虽然停留在5岁的年轻人,身體却早已经发育成熟,他本能地对异性产生迷恋。姜大光所选择的目标都是年轻漂亮的女高中生,尤其是那些喜欢穿红衣服的女生。
  父母去世之后,姜大明不忍将弟弟一个人扔在家中,时常会带着他一块儿送信,相信姜大光便是借着这种便利挑选目标的。
  案件中三个被害的女孩子,都喜欢红色,被害时身上穿的也都是红色的衣裳。
  这也就解释了沈青青案件里难以理解的部分。沈青青并没有交笔友的习惯,她的衣柜里也几乎没有红色的衣物,但唐静有。
  原来,被姜大光物色的第三名被害人是唐静,只不过机缘巧合,因为她和沈青青临时交换了外套,所以受害者才换了人。
  唐静竭力让自己显得平静:“我看着青青死去,看到了她死后还要被那个怪物侮辱,然后被红色的毛线缠成了一个茧。
  “我躲在草垛后面一动都不敢动,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到那个背影完全消失之后,我才敢大声地呼吸。那时候,我应该冲出去的,可是我太害怕了,我不敢……”
  她顿了顿:“那之后,我病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我母亲带着我出国休养……可是,我并没有好,我经常整晚整晚地失眠……我想,要治好我的病,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找出那个杀死青青的怪物来,然后,杀死他!”
  季春华愣了一下:“姜大明是你杀死的?”
  唐静嘴角微微翘了起来:“是,他该死!回国之后,我就开始调查当年的案子,和你们不同,我见过那个背影,看到过他留下的脚印,所以,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确定了,当年我看到的就是姜大明。
  “我还了解到,他对李欣然母女十分照顾,我猜测李欣然就是姜大明的私生女。失去亲人的痛苦,我想那个怪物也应该尝一下。”
  季春华怔住:“所以,成为李欣然的班主任,也是你刻意为之?”
  唐静骄傲地抬起头:“当然。”
  她顿了顿:“其实,我真的很喜欢欣然,她聪明懂事,和青青很像。我犹豫了几天,终于还是下了手,没办法,谁让她是杀人凶手的女儿!
  “在杀死欣然之前,我拨通了姜大明的视频电话,他哭着承认了所有的罪行,还写下了认罪书。但那又怎么样?太晚了。我还是向他直播了欣然的死,然后去了一趟他家,亲眼看着他在充满着一氧化碳的屋子里表情痛苦地死去。”
  季春华叹了口气,姜大明家中那刻意的干净,原来只是因为唐静事后擦掉了所有她来过的痕迹。
  他目光一沉:“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在东郊墓园?”
  唐静的眼神终于柔和了下来:“因为青青就葬在了那里。”
  墓园原本傍晚五点就关门了,可那时候唐静还没有下班,所以只好雇了一帮街头小混混去里面玩冒险者游戏,生生地让墓园增加了两次巡逻。东郊墓园只有一个守墓人,他七点第一次巡夜,门卫室是空的,这样她才能有机会溜进墓园实施计划。
  而李欣然,早在上周五晚上,就被她骗到了东郊墓园的地下仓库里。
  这时,沈铭来了电话:“季老,木棍和墓园地下仓库里都检验到了唐静的指纹,另外,我们还在唐静的宿舍中找到了剩余的毛线球。”
  季春华挂了电话,从怀中掏出了手铐,他面色肃穆地将唐静铐了起来。
  “有一件事,我想你应该需要知道。枫桥连环杀人案的真凶,并不是姜大明,而是他的弟弟姜大光。18年前,你在沈青青被害现场看到的一共有两个人,最初作案的是姜大光,事后他离去,帮他整理现场遗落物的是姜大明,也就是你看到的那个背影,那个脚印是他故意留下的。从一开始,他就想要替自己的弟弟顶罪了!”
  他顿了顿,又道:“李欣然的亲生父亲是姜大光,她虽然是杀人凶手的女儿,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不仅是无辜的,甚至也是另外一个受害者。我很明白你想要替沈青青报仇雪恨的心情,但你原本不必如此做的……”
  唐静的脚步有些踉跄,她脸色苍白,目光里透着悲伤与懊悔。
  季春华相信,三天前教室里唐静的悲伤和眼泪都是真的,她被复仇疯狂扭曲的心灵深处,或许还藏有一点微小的柔软。
  只是,做错了就必须受罚,唐静也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其他文献
一、乡村医生  老黄在半夜三更敲开了我的家门。他神色慌张,欲言又止。  我是个医生,学艺不精,大三的时候因为喝酒闹事被学校开除了。没地方去,也没钱开小诊所,我大城市呆不下去,辗转几年后回到了家乡。  所幸家乡那么小,还容得下我。家乡人也蠢钝,简单的伤风感冒被我治好后,就迫不及待地大肆宣传我的神通。一来二去,我还成了远近乡邻唯一的救命稻草。  老黄就是这些蠢钝之人中的一员,今天是他第二次来我家了。 
期刊
一 锁定目标  虽已初春,但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依然肆虐,穿透我本就单薄的衣服,向我袭来。我缩着脑袋,伸出已被微微冻红的双手,手里抓着一把花花绿绿的广告纸,站立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冒着随时被车撞飞的危险,穿梭在车流当中。  因为天冷,很少有车主愿意打开车窗,这无疑给我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没关系,我关心的不是能塞多少广告纸,而是能否在这茫茫车海中尽快找到那辆红色奥迪。  红灯终于再一次亮起,我的目光又
期刊
一、造假的道具  沈南先生,您的水中魔術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有人称您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魔术师,面对这样的好评与喝彩声,请谈谈您的感想好吗?”  “沈南先生,水中逃生魔术一直被称为依靠道具造假的过时魔术,您为什么还要挑战这个领域呢?”  “沈南先生……”  闪光灯中,那个男人微笑着冲记者们摆摆手,穿过人群的阻隔,冲我大步走来,然后从我手中接过我早早备好的鲜榨橙汁,拉着我一起上车。  “今天的魔
期刊
这几天,吴菲总在办公室的绿植区转悠,一问之下,原来是她家娃的班上,老师让每人带盆花去学校,她正准备剪条花枝插啤酒瓶让娃带到学校去……  六一将至,这期就来聊聊那段有趣的童年吧。  霸气型  马力(洛阳讀者)  小时候,我在农村老家上学。那年冬天特别冷,学校让我们每人带点柴火去烧,于是我爷爷直接砍了棵树,让我拖着去了学校。  到了学校,我和我脚旁的树受到了来自全校师生充满敬意的注目礼,我觉得那一刻是
期刊
朋友圈里有些段子,画风变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朋友圈里的神转折段子吧。  我和前任分手的时候,白天倒还好,可一到晚上,我便再也抑制不了内心的感情,一个人蒙在被子里——偷偷地笑了起来。  老公失踪后,我第一时间到警察局报警。警察对我说:“你先冷静一下——你这样一直笑没办法做笔录。”  有一次,我玩游戏玩到一半,突然想起来,我的女朋友还冒雨等着我,于是我猛地搧了自己一巴掌——玩
期刊
1.一吻惊心  平安夜,韩萧感到非常不平静。半小时前,他开玩笑对晓茹说:“你喜欢我吗?”对方从苹果笔记本后抬起头说:“喜欢啊。”然后,探过头来亲了亲他的脸颊。  事情发生得太快,韩萧有点猝不及防。他几乎是慌不择路地收拾了东西逃出了公司大楼。  晓茹是公司的女神。她有一副文艺少女的外表,总是一身黑色长裙,给人一种冷若冰霜的距离感。因为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却没有结婚,大家都猜测她应该有一个交往多年的男朋友
期刊
1.坠楼  午餐时间一到,MC公司的员工们纷纷离开了办公室。不一会儿,办公室里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白晶晶满眼爱慕地望着坐在斜对面的袁玮,问:“袁玮,你午饭去哪儿吃?”  袁玮回答:“杜荷决定吧。”  坐在靠窗位置的杜荷笑道:“我还有点儿工作,来不及吃午饭了。茶水间里有零食,等会儿我随便吃点儿就可以了,你们两个去吃吧!”  白晶晶顿时有些兴奋,她忙问袁玮:“那我们去吃什么?”  袁玮却道:“你不是
期刊
北漂几年的朋友终于回了武汉,约了一起吃饭。  北漂之前,她信誓旦旦地说,她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期待财务自由之后,只干自己喜欢的事,只见自己喜歡的人。现在,北漂几年再回来,她虽然小有成就,但是距离财务自由,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我以为按照她以往的心性,这顿饭必定是顿牢骚宴,但是没想到见到她,她气色极好,心态也极为平和。  “我变了?当然了,我学会了自己和自己妥协。”她笑了,笑得云淡风轻,平静安
期刊
一、扑克牌人生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至少我会经常有种奇怪的错觉,面临某个场景,某个事件,甚至某个人,忽然觉得,此情此景,仿佛在什么时候见到过,发生过,已经存储在你的记忆当中。  就比如今天早上,我打開在超市新买的某个品牌的速溶咖啡,放在咖啡杯里,加上热水,用勺子缓缓地搅拌着。  突然,我想起来,这个牌子的咖啡很浓很苦,于是我尝了一口,皱起了眉头,又加了一勺牛奶。  等我捧着咖啡杯
期刊
1.醒来  橙色历1331年,陈嫣又一次被唤醒。柔和的人造太阳光立刻将她全身包裹,她坐起来打开光脑,一边浏览睡眠期间的大事记,一边打量着狭小空间里多出来的另一个睡眠仓。  红汖星号容载650人,除了精简的20多名船员,其余都是像陈嫣一样的原生体人类。对于醒来多了一位室友,陈嫣并没有感到太意外。  这是一位相当英俊的年轻男性,双眸紧闭,身材修长。  根据光脑的提示,这位男性最近一次的苏醒日在128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