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化的数学走进智慧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师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捕捉生活素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迁移知识、体验感悟、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一、捕捉生活素材,激趣导入生活化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分蛋糕”的故事:一天,爸爸过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三份,每人一块。过了几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买了同样的蛋糕。小明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吃两块。”妈妈笑了笑,把蛋糕平均分成六份。这样,小明高兴地吃到了两块蛋糕。我问:“同学们,爸爸过生日的时候小明吃了一块,小明过生日的时候吃了两块,他多吃一点了吗?”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很快地判断出两种分法每个人吃的同样多。我接着问:“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明的要求的?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知道了。”这样,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而且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学习热情得以激发。
  二、捕捉生活素材.知识迁移生活化
  在学习“连减的简便运算”中,有这样一类计算题:a-b-c=a-(b c),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妈妈口袋里有756元,买了一件318元的上衣和一条82元的裤子,会怎样付钱?学生讨论后达成了共识:如果不是在一家买的,应该分开来付,列式为256-138-62。如果是在一个地方买的,就可以一起付,这样付钱方便,列式为256-(138 62)。两种付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两种付钱的方式和结果吗?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在这两个算式之间用什么符号来连接?你还可以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学生举例,教师板书)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最后引导学生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直接减去它们的和。”这样通过生活经验的迁移验证了抽象的运算,将具体的经验提炼上升为理论。
  三、捕捉生活素材,体验感悟生活化
  例如:我在讲解《平均数》这一课中,我找来两个篮球,把一组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投篮比赛。然后把每个组员10次投进的个数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李小刚6个张明9个王宁7个程晓杰6个
  女生:吴燕10个刘晓娟4个史敏敏7个孙芸5个沈明芳4个。
  师:投进个数最多的是女生,所以女生投得准一些,大家同意吗?(男生们举手表示不同意。)
  生:照这样说投进个数最少的也是女生,那就是说明男生投得准一些。(女生们举手表示不同意。)
  生:投得准不准不能只看投进个数最多的和最少的。
  师:那女生组投进的总个数多,女生投得准一些,大家同意吗?(这时候男生们还是不答应,大家纷纷举手表示不同意。)
  生:不公平。
  师:怎么不公平了?那怎样就公平了呢?(小组讨论)
  生:(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男女生人数不一样,不公平”。)可以去掉一个女生,人数相同了再比。去掉谁呢?去多的还是少的?
  师:看来用去人数的方法也许可行,但不知道去谁合理,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每组投进的总个数除以投篮的人数,这样就可以算出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了,平均数大的赢。(学生计算)
  师:仔细观察投进的个数,想一想平均数应该在什么范围之内?
  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应该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生:算出男生的平均数后,只要用男生投中的个数加上平均数算出5个男生的总个数,这样男女生人数都是5,这时总个数多的就投得准些。
  生:也可以用女生投中的个数减去平均数算出4个女生的总个数,这样男女生人数也同样多了,这时总个数多的就投得准些。
  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思维异常地活跃,在“冲突”情境不断探究,使求平均数成为了学生的自我需求,同时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真正理解了“平均数”,还创造性地发现了也可以使人数相同后再比总个数的方法。
  四、捕捉生活素材。实践练习生活化
  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我带领学生们测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墙以及门窗的长和宽,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然后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题,算一算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再算一算我们的教室的墙壁需要粉刷的面积,如果1平方米需要涂料500克,需要多少涂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把数学学习活动向生活延伸,向社会拓展,再一次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五、捕捉生活素材.创新发展生活化
  我在学生学习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之后,就出示了这样的两道题:实验学校二(1)班有粥人参加秋游,公交公司只剩下两种车,一种车限坐9人,每辆每天360元,一种车限坐6人,每辆每天260元。
  请你算一算:
  A、假如只租限坐9人这种车要租(
  )辆。需要()元。
  B、假如只租限坐6人这种车要租(
  )辆,需要(
  )元。
  c、假如两种车都租,限坐9人的车要租(
  )辆,车限坐6人的车要租(
  )辆,需要( )元。
  通过这些练习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而且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活用数学中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让生活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正>2015年5月29日,一直备受民众关注,且恋情始终扑朔迷离的李晨与范冰冰相继在微博上晒出合影,大方公布恋情,且仅仅只配上二字"我们"来传情达意,再未有过多言语。一时间"我
小学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将创新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通过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被塑造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开拓者,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及探索实践的能力。    一、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意识    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是教师教
2016年9月25日晚.“2016国际口腔种植学术会议--浦汀论坛”举办了欢迎晚宴。中华口腔医学会领导、讲课专家、论坛主持人和参会学员,以及论坛支持单位代表出席了晚宴。宴会上,工
目的:比较可吸收性蛋白线局部埋入法与临床常用的几种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trigeminal neuralgia,ITN)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10年108例ITN患者,将70例(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索与操作”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喜爱。在科学活动过程中,交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其内容,以及交流活动所产生的意义,都值得我们好好把握,以充分体现其价值。    一、幼儿乐于交流,体验交流带来的乐趣  不愿说或不敢说是大多数幼儿的普遍心理。其实,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探索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纲要》提出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我国的教学家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的。    一、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趣味性浓是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
思维品质和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启迪学生的思维品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
学数学什么最难,答案是:数学概念。因为数学需要的是理解和领会,需要的是感悟。它最忌讳的是死记硬背。本文就如何识记数学概念谈几点看法。  一、数学概念的重要性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坚固基石。对于学生来说,正确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更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