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学习路径 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6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种植与饲养活动是一门自然课程,幼儿可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会有自己的一条学习路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习路径不同。在幼儿高效的学路径中包含了教师适宜的指导。为了幼儿获得新经验,达到指南所建议的发展目标,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样这也能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幼儿学习路径  优化  指导策略  种植与饲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b)-0212-03
  Abstract: Planting and feeding activities are a natural course in which young children can explore activities through direct perception,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In the activities, children will have their own learning path, different ages of children learning path is different. In the children's efficient learning path includes the appropriate guidance of teachers. In order for young children to gain new experience and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goals recommended in the guideline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eachers' guiding strategies, which can also help teacher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Key Words: Learning paths for young children; Optimization; Guidance strategies; Planting and feeding activities
  不同年齡段幼儿学习特点是不同的,那他们的学习路径也是不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说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要做到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就必须要学会观察每一个幼儿,了解他们学习的路径,从而做出正确的指导,让活动变得有意义,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新经验,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1  幼儿园教师的指导策略与幼儿学习路径的关系
  学习路径主要包含3个部分:一是幼儿在某个知识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二是幼儿在达到发展目标前经历的发展过程;三是教师帮助幼儿达成目标所创设的教学任务或策略[1]。人们一般把学龄前期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3~4岁、4~5岁和5~6岁,每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都是不同的。3~4岁的幼儿爱模仿,主要通过模仿来学习;4~5岁的幼儿的思维具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的自主性开始增强,会有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6岁的幼儿合作意识在逐渐增强,他们好学好问,主要通过合作学习。与此同时,每个幼儿之间都有个体差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合适的指导,让幼儿轻松快乐地进行学习。而对于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江艳认为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是指教师在教育情境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内在及外显的活动[2]。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是幼儿学习路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一条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2  幼儿园教师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2.1 活动的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对活动的理解不够,不能根据幼儿的年龄来选择合适的内容,相反,教师对于活动有全面的理解,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内容,幼儿的学习才会有意义,教师也能给予恰当的支持与帮助。比如:在中班测量蚕豆的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尺,对于中班的幼儿,他们的能力还不能做到用尺来量高度,可以换成绳子、杆子等长长的东西让幼儿进行比划,感受一下蚕豆的高度。再如:大班的番茄种植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就进行了种植、管理、采摘、品尝,这对于大班的幼儿似乎太过简单,没有挑战性,也不能获得新经验。其实番茄的种植活动,可以尝试让幼儿给番茄搭三脚架,初步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2 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意义
  提问也是需要策略的,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对幼儿发展程度的了解,向幼儿提出针对性的问题,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从而达到活动目的[3]。如果在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的笼统,幼儿不理解,那么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导致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活动的目的也就很难实现。比如:在小班胡萝卜种子活动中,到了胡萝卜收获的季节,但是大家发现胡萝卜还是非常的小,于是,老师就问:“为什么我们的胡萝卜会那么小呢?”当老师问完之后,只有一个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其他小朋友都没有反应,但是老师还是再让幼儿继续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幼儿是没有经验的,所以幼儿没有反应也很正常。教师可以换一个方式,让幼儿直接回家问一问有经验的大人,或者发放调查问卷,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进行调查,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有意义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2.3 教师没有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提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虞永平也说过,现实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存在着强化教师主导,忽视儿童主体性的现象;存在着儿童的主体性受到限制,缺少自由、自主、创造及愉悦的游戏精神[4]。所以,教师应该要适当地放手,给予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探索。比如:在小班的胡萝卜种植活动中,首先教师会对胡萝卜的种植活动有一个预设,在活动中,笔者发现教师是处于一个主导地位,教师安排了幼儿进行种植、管理,幼儿就跟着老师进行种植、浇水、拔草,没有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种植与饲养活动作为一门自然的探究课程,应该是能让幼儿做到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如果教师能够始终把孩子放在主体位置,那么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4 教师缺乏观察,对幼儿的指导不到位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不能用测量的方法来了解幼儿,因此了解幼儿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技能,甚至可以了解到通过其他渠道所不能了解的信息,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所以,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幼儿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比如:在大班给油菜制作种植牌的活动中,我们要给油菜制作一块种植牌,那么种植牌上应该有些什么呢?老师请小朋友们进行了讨论,有的小朋友说要画上小朋友的头像,有的说要画上养护条件,也就是要画上太阳、水、肥料、除草、除虫等。接着,小朋友们就开始画了,在老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小朋友就画了一个太阳,然后又在下面写了“1、2、3、4、5、6”这6个数字,这时,老师马上就阻止了他并告诉他画错了,让他重新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没有做到仔细地观察幼儿,也没做到静下来听听幼儿是怎么说的,而只是因为这名幼儿没有按照老师的意愿来作画就进行了阻止。后来,经过了解,原来这名幼儿写的这6个数字就代表6个组,教师把种植地划分成了6个组,他认为种植牌可以这样做。
  教师在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上问题,要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来选择活动内容,且对活动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幼儿的提问要有意义,还要学会如何去观察幼儿,最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要把幼儿放在首位,相信在避免了这些问题之后,幼儿的学习才会有意义,学习的路径也会更清晰、更有效。
  3  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
  3.1 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在相同年龄段中,不同的幼儿认知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所以就会有不同的认知。小班幼儿基本是边做边想,而不是想好再做,中班的幼儿好动,但是缺少技巧,喜欢玩游戏,但是时常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大班的幼儿对事物已有比较稳定的态度,看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例如:种植蚕豆,笔者曾在中大班两个年龄段引导幼儿种植过蚕豆,在一次测量蚕豆高度的活动中,中班的幼儿教师给他们提供了测量的工具是绳子,还有就是可以和自己来比一比,感受蚕豆的高度。而在大班,教师就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寻找测量的工具,并合作来完成测量,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2 采用灵活的指导方式
  幼儿与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有着不同的经验和认知,作为一名好的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指导方式来指导不同的幼儿,而应该要了解该幼儿已经知道的和了解到的,从而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比如:大班制作油菜生长记录本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记录油菜是何时种下去?何时发芽的?那就需要写上日期,有些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已经会写“月”和“日”了,教师就鼓励他们可以把字写上去,而大部分孩子是不会写字的,教师就引导他们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
  3.3 有力的师幼互动
  在《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的学习策略》一书中说,做到有效的师幼互动一共有三步:第一步是到场,到场的意思是稍停片刻,让头脑里的静态噪声安静下来,然后准备与幼儿进行互动;第二步是与幼儿联系,是指观察幼儿的所行、所言、所思中有什么是有趣的和有意义的;第三步拓展幼儿的学习,指师幼之间的互动能够让幼儿习得新的经验[5]。比如:在小班胡萝卜种植活动中,有一次我们的胡萝卜被兔子吃掉了,教师本来不打算告诉幼儿这个消息,想直接去补种胡萝卜种子,但是后来还是告诉了小朋友们,他们有必要知道这个消息,而且教师也想知道他们的想法。当他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都表示非常气愤,觉得要把兔子关起来,要把门关好,不能再让兔子跑出来吃掉我们的胡萝卜了。然后孩子们觉得要再去种一些胡萝卜,并表示这次要好好地照顾好胡萝卜,不能让它被吃掉了。通过胡萝卜被兔子吃了的这个活动,教师静下来听了孩子们的想法,进行了补救,可见孩子们对于胡萝卜的喜爱之情。
  3.4 进行反思
  幼儿园教师反思不仅有助于自身专业成长,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幼儿园保健工作的质量[6]。可见,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班给油菜做标记牌这个活动,教师要求小朋友在标记牌上画上自己的自画像,表示这是你们组的,但是教师发现一个小朋友并没有画自己的自画像,而是画了一个孙悟空,教师就要求他重新画,于是他就很不情愿地重新画了自己的自画像,后来老师询问了他为什么要画孙悟空呢,他说:“我喜欢孙悟空,我想要变成孙悟空。”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了反思,觉得强制要求小朋友画自画像的做法不妥当,这个小朋友们有自己的想法,这种做法扼杀了他的想象力。經过反思之后,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就能避免这种不妥当的行为,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4  结语
  3~6岁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了幼儿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路径,得到发展,作为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幼儿的年龄,清楚地了解该年龄的幼儿的认知水平;在活动中,要与幼儿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反思,这样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晓娜.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教师专业发展——以数独中教师观察与支持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20.
  [2] 江艳.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和指导策略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 余星宇.大班建构区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H市A幼儿园为例[D].湖北师范大学,2018.
  [4] 虞永平,张帅.从模仿借鉴到规范创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34-48.
  [5] 埃米 L 多姆布罗,朱迪 贾布朗.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M].王连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6] 班仕义.基于文本分析的幼儿园教师反思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贵阳市城区S幼儿园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成为各高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其多元化的数据记录为OBE理念应用于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文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基于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思考,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对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评价环节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求进一步明确OBE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OBE模式 课程建设 线上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期刊
摘 要:该文从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具体分析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总结出山茶油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找出老树山茶油品牌建设方面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为老树山茶油品牌升级提出一系列的策略和建议,借鉴其他成功的茶树油企业的经验,并对其品牌创新升级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为其他山茶油品牌建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产品 品牌建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7
期刊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是当代的热点问题之一。探究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战略,对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以京津冀的人口为例,对京津冀人口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人口三大系统的相对发展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近几年,河北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天津人口的增长速度快,天津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北京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京津冀地区的人口正在慢慢拉大差距;预测河北人口的增长速度将持续大于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该课题组于2020年开展“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师生普遍认同课程思政理念,但仍存在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程度不深、开展不深入、教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需要从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化及提升教师质量3个方面着手,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成效,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装备
期刊
摘 要:“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而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该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分析了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塑“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其蕴含的爱国情怀、理想信念、价值观内涵和具体案例,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熏陶,实现“三全”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 自动控制原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中
期刊
摘 要:传统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主体都是以特定的内容进行综合服务,但是高校作为高知群体的聚集地,应强化资源和文化输出的重点作用。随着国家提倡“道路自信”以及文化输出“走出去”战略的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文化输出的基本集散地的作用。该文结合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现状,并结合奥格尔维法则相关原理和原则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文化输出模型,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  关键词:奥格尔
期刊
摘 要:微积分从诞生之初就因为无穷小量(?x)到底是不是0的问题,产生过纠纷,被贝克莱大主教攻击,从而引发了数学史上第二次危机。直到极限的提出和严格定义,才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文通过定义一个完整的计算过程中,所有的0大小都相等,所有的无穷小量大小都相等,也就是说,在计算过程中,0也是有大小的,0加0应该等于2个0,0减0应该等于0个0,它们和0也就是1个0都是不同的,保证了所有的0大小一致,就可
期刊
摘 要:当代女性担任着照顾家庭和社会工作的双重职责,女性在获得同男性越来越平等地位的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该文从女性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来分析女性面临的新挑战,又从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的性别平等、科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男女平等思想的渗入3个方面来阐述女性迎来的新机遇,进而从女性自身和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两点缓解当代职业女性家庭与工作冲突的建议。  关键词:女性 工作与家庭 冲突 社会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媒体形态正在逐步渗透到现在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基于自媒体所独有的开放性、自由性与隐匿性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表达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或者不实信息的影响,这些负面因素更是会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是非判断。高校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现状,从根源上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该文将以衡水学院为例,就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舆情引导的具体
期刊
摘 要: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高校将教学阵地转移到线上,为了在疫情期间更好地落实专业实习教学,该文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提出线上闭环实习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中除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外,亦强化了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反馈及互动,使其成为了重要的检测及调控环节,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结合实习反馈结果,可知线上实习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基于工程教育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