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区志留纪层序地层特征

来源 :沉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稳定的上扬子地区,对志留系(439~409Ma)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建立了2个二级层序(不完整)和9个三级层序(OS1—OS9),每个三级层序的时限约3.3Ma,OS1由龙马溪组和香树园组构成。雷家屯组包括2个三级层序。OS4由马脚冲组和溶溪组构成。秀山组和回星哨组构成OS5和OS6层序。OS7位于关底组下部。由关底组上部和妙高组下部组成OS8。OS9由妙高组上部和玉龙寺组构成。OS1和OS7为Ⅰ型层序,其余为Ⅱ型层序。三级层序均发育TST和HST,而缺乏LST和SMST。层序的发育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临床实习对医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对454名男生运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临床实习,学生吸烟率由14.6%增高到40
目的:了解前来急诊室就医的意外事故儿童的伤害类型、伤害程度等情况,为将来开展“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在本次分析的416例意外事
目的了解大学生接触、利用网络的行为和态度,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宁夏大学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学生1 464名进行调查.结果来自城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部阳信-花沟-平南地区是主要的二氧化碳(CO2)气藏产出区。该地区CO2气藏的储层主要有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下第三系湖相碳酸盐岩和
通过沉积构成,古流体系的相带分布等沉积的成因联系有沉积学比较分析,论证了现今鄂尔多斯与其以东山西宁武,大同等地下中侏罗统南期地层原始沉积充填的统一性,证实了它们属于同一
河南省南阳-襄樊盆地第三系地层中已找到了油田,但只有几口井钻遇白垩系顶部地层,对盆地内白垩系情况不明。南襄盆地周缘发育有中生代盆地群。盆地群形成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
出露于鄂北南化地区的寒武纪地层,总厚约1400m主体为一套碳酸盐岩,对沉积岩相及相组合的分析表明,本区寒武系主要是形成于碳酸盐缓坡之上,井可以划分出四种主要的沉积相带,浅水陆棚,深水
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第三系沉积进行了沉积学研究、并结合年代学研究结果分析了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古新世末至早始新世沉积了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细柳沟组),为
瓦窑堡煤系是我国重要的含煤岩系之一,陆相生油的观点最早可能源于瓦窑堡煤系含油性特征.通过对瓦窑堡煤系煤和暗色泥岩有机质的显微岩石学和宏观煤岩学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瓦
位于上扬子板块的贵州,滇东,川南地区发育着丰富的晚二世煤炭资源,本文对该区晚二叠世地层、沉积环境和古地理进行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