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镰刀综合征(SS)的特点并分析其临床转归,旨在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SS,并经外科手术或心脏血管造影断层扫描成像(CTA)证实的患儿共6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预后转归。结果6例SS患儿中男5例、女1例,年龄2月龄~15岁,体重5.6~17.1 kg。婴儿型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镰刀综合征(SS)的特点并分析其临床转归,旨在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SS,并经外科手术或心脏血管造影断层扫描成像(CTA)证实的患儿共6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预后转归。
结果6例SS患儿中男5例、女1例,年龄2月龄~15岁,体重5.6~17.1 kg。婴儿型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受限,其中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成人型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心脏CTA影像表现为右侧单支或全部肺静脉穿越膈肌下行,汇入下腔静脉。其中1例为单纯心下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不合并其他畸形。余5例除合并房间隔缺损外,分别合并不同的血管、气管畸形以及脊柱畸形。合并的血管畸形包括肺静脉狭窄,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体动脉异常侧支供应局部肺组织,永存左上腔静脉。6例患儿中治疗方法依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具体部位、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不同。本组6例中4例行Ⅰ期外科手术根治;1例Ⅰ期行介入手术封堵供应右下肺的粗大体动脉侧支血管,半年后行外科根治手术;另1例因肺动脉高压危象于术前死亡。
结论单纯SS临床症状轻,极易漏诊;合并复杂畸形时可采取内外科综合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可导致患儿早期死亡。因此,早期明确诊断有助患儿及时接受适当治疗并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肠外表现的特点、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该病患儿的及时评估和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住院的161例IB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不同分为克罗恩病(CD)组和溃疡性结肠炎(UC)组,其中CD组132例(82.0%),UC组29例(18.0%),分析各种肠外表现在CD组和UC组患儿中的发生率。
2例婴儿期起病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均为女孩,均于1岁前起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吐沫、拒乳、精神差、呻吟、呼吸困难,以进食、哭闹等活动时明显,伴少尿、腹胀。例1既往活动后多汗,且有家族史。2例患儿在TNNT2基因上发现2种已报道杂合变异,其中例1父亲及胞妹携带相同致病变异,2例患儿及例1部分家系成员基因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TNNT2基因相关婴幼儿期起病的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极为罕见。
1例主诉为发热6 d的10岁患儿就诊于儿内科,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史以及用药史,并经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诊断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由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在儿童中并不少见,但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临床罕见。对患儿应用对乙酰氨基酚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旨在为临
目的调查分析2015年中国9个城市婴幼儿乳牙发育的现状及其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于2015年6至10月在北部地区的北京、哈尔滨、西安,中部地区的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南部地区的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对103 995名1~<36月龄婴幼儿进行调查,6月龄以内每个月龄1组,6~12月龄每2个月龄1组,12~24月龄每3个月龄1组,24~36月龄每6个月龄1组,每市每年龄组城
1例主诉为水肿、少尿7 d的患儿就诊于肾脏风湿科,完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2 d后尿蛋白转阴,1个月余后发现甲状腺肿瘤,3个月余行甲状腺癌手术,术后肾病综合征频复发,于术后196 d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肾脏病理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癌罕见。
由于小于胎龄儿(SGA)病因复杂,并且与出生后不同的生长模式交互作用,从而对其长期健康结局产生不同影响,因此,需要在界定SGA的同时,明确不同类型SGA病因,成功管理SGA,重视SGA将来的生长发育、疾病的危险性乃至成人的健康。
目的分析先证者诊断为IgA肾病的3个家族性血尿家系的血尿相关基因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2014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个家族性血尿家系中的3例血尿患儿及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家系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家系1先证者(男,8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肾活检病理提示IgA肾病;其父亲(44岁)临床也表现为血尿。基因检测提示先证者及其父亲CFHR5基因533A>G(Asn17
患儿 女,1岁,病程第1天出现惊厥持续状态,予以镇静处理后,意识短暂恢复,后因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病程第3天再次出现反复惊厥发作,考虑急性脑病综合征,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第4天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提示顶枕叶皮层下白质高信号,诊断为急性脑病伴双向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予以糖皮质激素及抗惊厥等对症治疗,近1个月后未再发惊厥,但出现运动、智力功能倒退。
目的比较两种生长评价标准的长期应用对上海市城区婴幼儿超重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对照研究,选取上海市虹口区和杨浦区的19个社区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出生的正常新生儿15 019名,随访时间点为1、2、4、6、9、12、18月龄。19个社区按随机信封分配成两组,一组为上海标准组,应用2005版上海儿童体格生长评价标准,另一组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组,应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