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血浆F1+2水平及血小板CD62P、CD41a表达的变化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置入封堵器后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及血小板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CD41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40例成功进行ASD封堵术的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及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1~2 d、术后1个月、术后3 个月血浆 F1+2水平及血小板CD62P、CD41a的表达.结果:①ASD患者术后1~2 d较术前组的F1+2水平明显增高,术后1个月降低明显,术后3个月时恢复到接近术前的水平.②ASD患者术后1~2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CD62P及CD41a表达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ASD封堵术后凝血功能一过性增强,1个月后开始明显下降,3月后大致恢复术前水平;血小板活性在术后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缺血脑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7 d后断头取脑做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缺血周边区与假手术组
目的 探讨MRI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可能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临床怀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及3名志愿者进行了小肠MR平扫及对比增强T_1WI,并对肠管显示质量进行评分.将31例
耐药性、持续感染以及与HIV病毒的共感染等诸多因素导致一度得到控制的结核病死灰复燃,有效控制日益严峻的结核病迫切需要深入认识其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注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痛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不能手术切除病灶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
目的:探讨低电压电化学疗法对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意义。方法:于裸鼠下颌皮下接种人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YCU-N861细胞系细胞,制成移植瘤模型。局部注射博来霉素(BLM)20μg/只,
背景:新近研究表明骨水泥诱导成骨能力较差、在体内降解过慢,其单独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型,希望研制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新型材料运用于临床.目的:观
目的 研究脑梗死大鼠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其梗死灶镜区脑皮质突触可塑性变化,初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的基本机制.方法 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探讨海水致伤机制、制定科学救治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ECV304细胞划痕创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人工海水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血培养使用BacT ALERT 3D血培养检测仪,其他各种临床标本用沙堡氏培养基培养,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定念珠菌.对
目的 观察不同认知水平的广泛性脑萎缩患者脑内生化物质含量的差异. 方法 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将33名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