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脑梗死大鼠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其梗死灶镜区脑皮质突触可塑性变化,初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的基本机制.方法 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510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脑梗死大鼠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其梗死灶镜区脑皮质突触可塑性变化,初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的基本机制.方法 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安慰刺激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术后3 d,低频电刺激组接受低频电刺激治疗7 d(20 min/d);安慰刺激组安放电极但不予电刺激;假手术组无特殊处置.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动物脑梗死灶镜区突触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突触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低频电刺激治疗7 d后,与安慰刺激组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前相比,镜区皮质突触的界面曲率增大、突触间隙缩窄;GFAP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而突触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直肌肌电图在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09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研究和肌电图检测,检查肌肉包括腹直肌、第一骨间肌、胫前肌.同时进行
目的:对比硫化砷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两种细胞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及其机制。方法: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hTE
目的 探讨提高肾活检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0例肾活检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有3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均予及时纠正,无一例损伤
目的 分析结核菌素(PPD)试验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的受损程度的联系,了解PPD试验在诊断HIV感染者合并结核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缺血脑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7 d后断头取脑做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缺血周边区与假手术组
目的 探讨MRI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可能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临床怀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及3名志愿者进行了小肠MR平扫及对比增强T_1WI,并对肠管显示质量进行评分.将31例
耐药性、持续感染以及与HIV病毒的共感染等诸多因素导致一度得到控制的结核病死灰复燃,有效控制日益严峻的结核病迫切需要深入认识其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注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痛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不能手术切除病灶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
目的:探讨低电压电化学疗法对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意义。方法:于裸鼠下颌皮下接种人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YCU-N861细胞系细胞,制成移植瘤模型。局部注射博来霉素(BLM)20μg/只,
背景:新近研究表明骨水泥诱导成骨能力较差、在体内降解过慢,其单独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型,希望研制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新型材料运用于临床.目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