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都交给沙盘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沙盘游戏治疗;适应不良;个案辅导
  一、背景资料
  来访者小A,女,9岁,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刚转到新的学校。开学仅一个月,小A在新的班级中就表现出异常行为,且与新同学、新老师相处不好,班主任老师与家长多次沟通后将其推荐到心理咨询室。
  1.咨询师观察
  初次见到小A,她看上去有些惊惶失措。姣好而白皙的面容带着同龄孩子的稚嫩,大大的眼睛,尖尖的下巴,身材匀称。虽然穿着校服,可还是显出几分灵气,是个讨人喜爱的小姑娘。班主任老师将她送到我这里就离开了,她虽然一脸茫然,但看不出有多紧张。对于我的问话,她都能侃侃而答,有时会刻意转移话题,大概是不想谈论那类话题。她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话,有时会控制话题,不停地讲自己想讲的事情,对我的提问或岔开话题或不作回应。
  2.来访者自述
  “我没有朋友,前几天刚要有一个朋友,却被别人弄走了。还有我不是写不完老师留的作业,我写作业的时候其他同学总是打扰我,所以我就没写完。我喜欢以前的学校,那里的老师、同学都很好,不喜欢现在这个学校。我在以前的学校好几次都考第二名,我还会做操,武术操也会做……”“爸爸妈妈打架让我很害怕,有一次爸爸躲在衣柜里喝酒,被妈妈发现了,他们吵得很厉害,我特别害怕,被吓跑了。”“现在爸爸晚上卖货到很晚,有时需要我自己做饭,我一个人在家里很害怕。”
  在来访者的自述中,我发现其谈到爸爸居多,并且来访者有较强的自尊心,需要他人认可的心理
  强烈。
  3.班主任反映
  小A经常无故哭泣、打人、摔东西、撒谎、不完成作业,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上课能积极参与,也比较活跃,但有时会扰乱课堂秩序,“自我中心”明显,同伴不小心碰到她,她就说同学打她,对老师谎称其父亲是奥运会举重冠军,在课堂上摔书本,读课文故意用古怪语调,与家长多次沟通后没有
  改善。
  4.家长的讲述
  小A父亲讲述:小A出生后一直由奶奶抚养,最近两年才和父母共同生活。自己与孩子的妈妈感情不和,经常吵架,有时候吵得很厉害,还动手互打,把孩子吓坏了。因为工作缘故,现在孩子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妈妈一周回家一次。妈妈是公司的行政领导,自己现在做生意,晚上孩子大多一个人在家。自己曾有打孩子的经历,有一次把孩子身上打青了,孩子上学前要求穿长袖衣服,怕到学校被老师、同学看到了笑话。有时生气批评孩子会说些“我这么辛苦都是因为你,为了你花了多少钱了……”等。曾经带孩子看过心理医生,医生诊断没有异常。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最近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异常,很担忧,愿意配合学校帮孩子尽快解决问题。
  二、理论分析
  儿童的心理问题大多表现在行为上,通常情况下,矫正行为问题大家都会想到使用阳性强化、行为矫正等方法,但是如果找不到其心理问题的根源,行为问题的矫正很难见效,即便暂时有效也易出现反复。这个只有9岁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上没有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感,她是敏感的,她做出种种行为仅仅是为取悦他人或引起他人的注意,即便有些是不当行为。她害怕被忽视、被抛弃,强烈需要被关爱。如何能够让她自然而然地在快乐中实现转变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游戏
  疗法。
  沙盘游戏治疗是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方法,是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受保护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能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及心灵与自性)的发展。
  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疗技术,适合口语表达能力尚不完善的儿童,其游戏的方式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来访者在沙箱内用小物件(沙具)创造一个场景作品,通过这个场景作品,可以将来访者内在的情结转化为视觉形式,将内心的无形化为有形。对于儿童来说,在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能通过尽情的游戏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敞开心扉,用有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简易的设置,再加上陪伴师的关注与投入,就能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得以呈现,心灵得以充实,自性的转化也就有了可能。在沙盘游戏室里,陪伴师要做的,只有静默地陪伴、投以关注而信任的目光并保持赏识的态度,把一切都交给沙盘,孩子自己会找到答案。
  三、辅导过程
  1.初始沙盘
  第一次来到沙盘室,小A说她以前见过沙盘,但是没有做过,并表示想玩一次。我给她介绍了制作方法,先让她用手触摸沙子,她说:“这沙子像沙漠的感觉。”
  这是一次不完整的沙盘,用时18分钟。小A更喜欢玩弄某些沙具,而不是将那些沙具摆在沙盘里。她对个别残缺的沙具很敏感,看到了都会拿来把玩一会儿,并问我为什么这个沙具坏了,是谁弄坏的。她很认真地摆弄着可以变形的沙具,玩一会儿再换一个。
  小A主动提出结束沙盘,要回去睡午觉,并坚持要回去。她主动要求自己拆除沙盘,原因是爸爸说拿别人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小A很细心地将沙具都放回了原来准确的位置,然后礼貌地对我说再见。
  图1为小A的初始沙盘,图2为小A在制作过程中掘沙子并用来击打红色果树枝的魔尺。沙盘显得有些空洞,是受伤的表现;沙盘没有主题,不整合,沙具数量偏少。在制作过程中,小A多次大力掘沙,击打沙具,这与其日常生活中出现打人等攻击性行为相符,在游戏中小A通过掘沙和击打将积压的消极情绪宣泄了出来。
  图1 初始沙盘(来访者角度)
  图2 掘沙子和击打果树枝的魔尺
  2.第二次沙盘
  第二次制作沙盘是一周之后,小A来的时候看上去心情好了很多。这次制作沙盘用了30分钟,还像上次一样,她玩弄残缺沙具的时间较长。   图3为小A制作的沙盘,她说:“这是在赛跑,有裁判,有发令员,鳄鱼是我自己(自像),鳄鱼爱吃肉,我也爱吃肉。其他动物都在得意,因为它们以为鳄鱼会跑在最后,可鳄鱼却跑了第一名。”
  我问:“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吗?”
  小A:(沉默)“能,鳄鱼把领到的奖品(四块糖)分给其他四个参赛者的时候,就和它们成为好朋友了。”
  图3 第二次沙盘:沙滩赛跑(来访者角度)
  这次沙盘的主题是竞争,里面有矛盾,有暗讽,也有成功和友谊。沙盘里的鳄鱼充满了力量,这也是来访者内心能量的释放。鳄鱼作为自像,凶猛残暴,有锋利的牙齿;通过疯狂的旋转将猎物撕裂,代表着攻击性行为。没有安全感的人往往要用强壮、凶恶的外表来掩饰自己。在小A的潜意识中,自己身处险境,危机四伏,让自己变得强大、以攻为守,去攻击别人,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鳄鱼感觉别人得意地想看自己的笑话,所以要努力证明给别人看,取得第一名之后和那些得意的人结成朋友。这说明小A其实内心中积极地想和他人建立关系,有主动沟通的倾向。这是好的开始,也是继续治疗的契机。
  3.第三次沙盘
  一周之后,小A制作了第三次沙盘(如图4)。小A介绍说:“这个是海洋里的小花(沙盘中的黄色小花),只要有它在,海洋里的生物就能活。灰太狼是来偷飞机的,还想偷走这朵小花。大鲨鱼是保卫海底基地的,可是它睡着了。海草们打不过灰太狼,想叫醒大鲨鱼,可它还是不醒。海草缠着灰太狼,灰太狼把海草都弄断了,花就枯萎了,这时鲨鱼醒来了,把大灰狼赶跑了。”
  补充沙具后(如图5),小A讲道:“现在车多了,海里突然变黑了,海草在发抖,快死了。鲨鱼去咬灰太狼,灰太狼被吓跑了。现在这是海底停车站,这些都是来保护这里的(指补充的沙具),花草都活起来了,海洋里恢复了原状,灰太狼变好了,海草们高兴地跳起舞来。”
  小A依然对玩沙具更感兴趣,每摆放一个沙具,都要玩弄一会儿,特别是对那些可以折叠变形的沙具更感兴趣;她依旧对残缺的沙具很敏感,看到一株残缺的小草都会询问半天。这次沙盘中出现了很多绿色植物,是能量的象征;小A认为最有意义的黄色小花摆放在沙盘中间,经过两次的情绪宣泄之后,她内在的能量变得有序而可控,这是转化的表现。凶猛的鲨鱼转变为捍卫和平的正义人物,灰太狼受到教训后变好了,与鲨鱼、海草成为了好朋友,和它们一起统治这个海底基地。与其说这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想象的童话故事,不如说这是她调动内心的能量和潜能实现转化的过程。
  图4 第三次沙盘:潜水车站(来访者角度)
  图5 补充后的沙盘:海底停车站
  (来访者角度)
  4.第四次沙盘
  第四次沙盘是在一个月之后,小A的父亲打电话来说小A又要转学了,在这里不适应,要转到妈妈身边去,想再做一次沙盘。这是小A的最后一次沙盘,用时21分钟。间隔了一个月,小A与我的关系有些疏远,制作过程中讲话不是太多。她有些闪烁其词、欲言又止、目光流转。
  “这是美丽的沙滩,好多人都在这儿看呢!要是没有这些贝壳,沙滩就不漂亮了。白色的海螺是我,因为海螺吃小虾,没有海螺,大海就不好看了。”
  我问:“你愿意转学吗?”
  小A:“我爸爸说让我转学,我听我爸爸的。”
  我:“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
  小A:“不知道。”
  我:“你现在在班里有好朋友吗?”
  小A:“有啊,B、C、D(同学的名字)……”
  我:“要离开这个学校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小A:“说不清,一想到要去新学校,我心里就紧张。”
  小A频繁转学、变换环境让她总是处在紧张不安中。沙盘里贝壳围绕着果树丛(如图6),稍显空洞,之后又作了很多补充(如图7)。补充后的沙盘很漂亮,给人平静、和谐、趋中、整合的感觉,但似乎少了些生气。
  图6 第四次沙盘:美丽海滩(来访者角度)
  图7 第四次沙盘:美丽海滩(补充后)
  结束时,小A如往常一样跟我道别。我心中感到些许落寞,我意识到这是反移情。调整自己,坚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后,我为她在这段时间里的变化感到欣慰,希望小A再次面对新环境的时候能够汲取沙盘中的力量,顺利过渡,快乐无忧。
  四、追踪随访
  五个月后,我通过电话随访,得知小A在新学校过得不错,和老师、同学相处和谐,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小A的父母意识到了自己没有尽到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为孩子考虑得太少,夫妻之间的争吵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他们切实作出了改变,夫妻之间多了包容与忍让,对孩子多了关爱,争取给孩子一个永远牢固的家。
  五、结论与思考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和支持系统。当一个家庭出现问题时,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孩子。让家成为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停靠的港湾,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良方。
  这与沙盘游戏疗法的原理是一致的,沙盘游戏疗法的创始人之一多拉·卡尔夫曾说,沙盘游戏疗法之所以会有治愈的效果,首先在于其“自由与保护”的空间。自由与保护中体现了陪伴师与来访者的基本关系,陪伴师用自身的能量和气场为来访者营造一种值得信任的气氛,在这样的空间里,来访者能放下防备,自我探索,与自己的潜意识对话,了解自己的深层次需要。
  真正的治愈因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真正的治愈力量,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陪伴师的投入与关注,形成了共时性的感召力量,最终促成了来访者的自性化。
  故此,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只做了一件事情:陪伴与关注。
  在这个案例中,让我思考最多是我在咨询中提出的引导性问题“他们能成为朋友吗?(第二次沙盘中鳄鱼和其他参赛者)”在沙盘游戏疗法中,大多数沙盘游戏治疗师不赞成在沙盘游戏过程中作过多的询问与引导,提倡让来访者自我探寻、自我成长、自我发现。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开发区中心小学,大连,116041)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智能手机交通应用Moovit对其用户的调查发现,英格兰中部38%的上班族每日通勤時間超过两小时,在接受调查的34个都市圈中为欧洲最高。在曼彻斯特、利物浦等英格兰西北部城市,通勤时间超过两小时的上班族比例接近31%,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这一比例为30%。而德国柏林和法国巴黎只有15%的上班族日通勤时间为两小时及以上。这一比例在意大利罗马是22%。上班族面临的普遍问题包括堵车、火车晚点和公交服务“掉
略谈巴尔扎克的《驴皮记》    谁说现实主义艺术只意味着一丝不苟地描摹现实呢?谁说现实主义会束缚作家的想象力,使文学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照相式的艺术呢?请看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这里面有着多么丰富的表现手法,多么大胆的想象,多么奇特的构思。巴尔扎克让他同时代的两千多个人物活跃在《人间喜剧》的舞台上,同时也不排斥在某些场景中让幽灵出现,鬼魂托梦,撒旦施展威力。真正的大师是不受任何传统或
〔摘要〕这是一起因情绪问题进行的咨询案例,职中学生小C因幼年的经历,心灵受到伤害爆发了情绪,通过咨询抚平了心理创伤,改变了认知,升华了自我。  〔关键词〕情绪;留守分离;心理抚慰;升华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40-02  一、基本情况  小C,职高一年级学生,相貌清秀、瘦小,性格内向。家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弟弟。爸爸常
《诗经》的篇目共三百十一个,其中《小雅》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目无辞,所以实收诗歌三百零五篇。  有人以为这六首“笙诗”,原本也是有辞的,只不过经历乱世以后,就亡逸了。《毛诗序》在《南陔》、《白华》、《华黍》下面说:“《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无其辞。”又在《由庚》、《崇丘》、《由仪》三篇下面说
郭德波,中共党员,四川省达州中学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参与主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中学语文创新阅读与应用策略研究”“三‘独’一‘广’ 交流教学模式研究”等教育科研课题。先后获得“达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达州市优秀校长”“达县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达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州市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达县教
〔关键词〕活动设计;考试心理;体验式;心理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24-02  【活动理念】  初中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学习能力、学习心态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对考试成绩进行何种解读,即学习归因,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及学业成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面对新的学习节奏,初一新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其对学习
低分剧引起的狂欢,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来自大众层面的“文艺批评”。  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再拍这样的“作品”,难道制作者不该脸红吗?  新版《鹿鼎记》在评分网站上得到了2.8的超低分,张一山的剧照被拿来与猴子的图片进行对比,剧名也被戏改为《猴鼎记》……一场熟悉的由低分剧引发的娱乐狂欢,难以阻挡,扑面而来。  《鹿鼎记》被翻拍过8次,显而易见,距观众越近的版本,越难获得高分,这恰好也是经典翻拍的一个走
日本报告文学作家上前淳一郎的新作《飞向大国》,主要写日本前首相、“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池田勇人就任首相前的一段经历,介绍他的政治生涯、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情况。也可说是一本传记。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亚洲及其他国家造成巨大的浩劫,同时也给自己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导致日本在战败初期工业萧条,农村凋蔽,遍地焦土,满目疮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
新诗的形式问题,虽几经讨论,莫衷一是,但经过诗人们的努力,已逐渐约定俗成,大别为四:即自由体、均行体、民歌体、格律体。前三种诗体,“五四”以后都曾有过或正有着闪光的时代。而格律体,尽管几十年来有不少诗人在探索在提倡,但相对来说,比较冷落。  最近,邹绛编的《中国现代格律诗选》和周仲器、钱仓水编的《中国新格律诗选》,分别由重庆出版社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两个选本的同时出版,显示了新格律诗创作的实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并收到了较好的实效。现就中学哲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满足学生情感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