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语文味的课堂更精彩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我们需要为它固本扶正。那么什么是语文的“本”呢?很简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少一些串讲串问,多一些积累品味
  多年来,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用提问和分析来驾驭课堂和学生,似乎不提问学生就不会读书。崔峦老师就曾多次指出,阅读教学的怪病就是“读书少,感悟少,提问多,分析多”。尽管新课标颁布以来,这种现状有所改变,但是串讲串问仍然是目前课堂教学需要根治的一个顽疾。
  不久前,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珍珠泉》,感受很深。《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佳作,作者采用清新隽永的文字描绘了家乡的珍珠泉美丽独特的景致。教学这篇课文,第一位老师仍沿用了传统的讲读分析法。课上老师不停地追问学生:泉水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这么清澈碧绿?珍珠泉为什么有那么多泡泡?泡泡有哪些特点?泡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教师问个不休,且问题琐碎,一篇优美的文章被肢解了。学生在老师一大堆问题的牵引下,忙于在书中寻找答案,无暇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而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则体现了以读为本的原则,将解读文本与感受自然之美巧妙合一。他采用了初读谈印象、提问题,深读赏文字、悟景美,精读学语言、重积累的方法,层层推进。整节课教师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就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逐渐深入地读书,学生最多的活动也是理解地读、体验地读、欣赏地读。尤其可贵的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一说、抄一抄、背一背,将摘抄和背诵引进课堂。这不仅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而且有利于他们对书本语言的内化吸收,形成良好的语感,也体现了教师重视“双基”训练的思想。
  读是语文的基本功。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更多、更直接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还要注意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如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对于文中优美的语句和段落不仅要多读,加深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当堂让学生抄写、背诵,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利用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农村孩子,普通话说得不够流利,制约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训练他们的口语,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教材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朗读。先要正音,那就是练“读”,让每个学生轮番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诗句,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还为说话的准确、生动、流畅打下基础,同时也能从中了解他们的朗读水平和能力,对症下药。然后练“说”,在培养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训练说话能力。例上完小语第五册第五单元后,可以让学生把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和同学交流。可以根据事先搜集的文字、图片、实物及看到的、听到的先后在小组里交流。由于讲的是大家共同的话题,讲的人有话说,听的人有兴趣,不仅训练了口才,还加强了思维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吐字不清或咬不准字音的同学能流利地朗读,上课不敢发言的同学也敢踊跃举手发言了。并且让学生受到了美的陶冶。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课堂气氛热烈,真正达到了师生双边互动这一目的。
  2.多给学生机会,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语文课堂上,许多学生说话时往往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独特作用。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鱼多,其中在表达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读文中的句子,然后再让他们模仿“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结构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事。同学们有的说“课间十分钟,操场上十分热闹,有的跳绳,有的踢键子,有的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同学们玩得十分高兴。”有的说“星期五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一次大扫除。有的同学擦玻璃窗,有的同学拖地,有的铲除花坛里的杂草,所有的同学都干得满头大汗。”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司马迁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司马迁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让他们在读悟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固本扶正,就是还原语文的原汁原味,恢复语文的本性,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沃土。
其他文献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目的。学校健康教育是搞好学校卫生保健最根本的措施,如何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以教学研究为前提,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1.健康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
镁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它参与体内许多生物学过程,尤其是对酶的活性、能量代谢及神经肌肉传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米.镁与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受到重视,并技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心
【摘要】在高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中哲学常识中有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可以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授予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哲学教学;结合点;渗透;健全人格  中学生时代,花一样的年龄,充满朝气,本应是学知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情操等内在素养都能进行良好的纠正与塑造。伴随近年来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是否能将多媒体技术正确合理运用到教学中,成为了检验教师水平的标准。本文将从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入手,重点阐述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思想道德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优点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多媒体技术;
通过6个密度处理水平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和4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
介绍船用中速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发展历程,总结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介绍国外典型船用中速柴油机典型高压共轨系统,针对国内研究现状,提出技术研究方向。
海洋石油161平台发电机组当2台发电机组并联运行而其中1台因紧急故障突然关断时,为避免出现生产关停和安全事故就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即快速脱扣,也就是电力系统的自动卸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