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素读,提升高段学生阅读素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读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阅读方法,指的是阅读者完全投入地进入阅读的状态,在反复吟诵品读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立体的感知渠道,对文本语言形式进行感知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素读的过程中要促使学生把握好情感感悟,要重点感受作者在文本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

一、注重古朴,理解气韵


  教师在指导学生素读的过程中采用示范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好诵读的语气变化,体会好抑扬顿挫的情绪变化。这样不仅体现出古朴的特点,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气韵所在。《游园不值》是一首很经典的七言绝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素读的方式诵读这首诗歌,并尝试了解古诗词的韵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诵读这首诗歌,让学生注意一下教师在读到何处停顿一下。学生发现,七言诗歌的诵读节奏基本是“二二一二”。教师进而让学生注意这首诗歌的语义,学生发现,按语义划分其节奏和按照音节划分其节奏基本一致。此后,教师则让学生尝试进行自主素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尝试感受这首诗歌的押韵方法,分析韵脚的存在能给诵读带来怎样的感受。

二、激活因子,唤醒共振


  教师可以用美妙的音乐辅助学生诵读,促使学生转化文本的内在气韵,还可以给学生适当介绍作者的生平,让学生尝试在素读的过程中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或文本中的人物,更深刻地体验其心理。《二泉映月》中有很多文字十分优美,教师在组织学生素读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给学生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唤醒学生的阅读共鸣。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说自己在聆听这样的音乐后,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这首乐曲展现的是怎样的情境。然后尝试带着情感诵读课文,读出文章中能够和音乐的内容相匹配的段落。传统的素读以读传统经典为主,但是实际上素读可以运用于各种不同文本的诵读。《二泉映月》这篇文章中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教师也可以将其纳入素读的内容中,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其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在让学生体会读“月光似水,靜影沉璧”时,要让学生思考应带着怎样的情感,如何才能展现出宁静的场面。这样的素读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珍视个性,拓展空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在教学中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因此素读也不能与之背道而驰,不能拘泥于僵化的朗读中,而应该注重体现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牛郎织女》讲述的是民间传说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素读,一边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素读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说自己在素读后的感悟,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感受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一说为何王母娘娘要阻止牛郎和织女在一起,思考当牛郎和织女分开后,两人为何要用尽一切的努力继续在一起。在素读的过程中,学生尝试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诵读中。如在诵读王母娘娘的形象时,要展现出王母娘娘的专制和独断,要读出一种强硬的语气;在读到牛郎和织女之间的对话时,要体现出甜蜜的感觉,这样能展现出两人的关系密切。在素读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素读虽然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要让素读的方法变得更加高效,教师则还要将其和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在一起。教师不必拘泥于素读的形式,而应该在古朴中展现出情感互动,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感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骑岸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養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研读苏教版语文第四学段教材,发现每册都相应编排“口语交际”专题。那么,怎样提高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这就与烧菜一样,需要文火慢炖,长期坚持,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一、以趣味激“说”,推促学生主动参与  口语交际,更多依赖于学
期刊
个性化教学应该教如其人,教师应追求把自己的良好品质,广博的知识展现于三尺讲台上.只有个性才能塑造个性,只有性格才能培养出性格,在教学中教师应追求自己的风格,充分显示自
小学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教师必须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本文分析了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对低年级学生的作用,教师要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学习效果
尊敬的李静处长、张卫国处长、杨育林副校长:rn尊敬的各位图工委主任、秘书长及与会代表:rn大家上午好!rn值此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召开之际,受河北省教育厅翟
语文教学中我们总是想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语言素材,尽可能多地对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这里绝不反对必要的语言积累和训练),忘记了语言在学生头脑中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想的语文课堂要“教活”语言,教“活语言”,从而开掘学生的语言天赋,激活他们的语言悟性。一、树立“活语言”的意识  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和意义有实际联系的某些情景的经验,才能真正掌握那些经验相对应的语言,才能从语言中得到
期刊
小学语文作为继幼儿教育后对学生再进行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情感态度,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培养情感,传播语言文化的重要学科,对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咬文嚼字,非锱铢必较不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品词品句,咬文嚼字”,如此,方能沉入文字,触摸文字的温度,倾听文字的声音,品味文本的味道。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嚼出独特的“语文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在混淆处,辨析词语之面目  《冬夜读书示子聿》(苏教版语文第11册)一诗中,学生常会把“工夫”与“功夫”混
期刊
尊敬的李静处长、尊敬的张卫国处长和高明同志;rn尊敬的各位秘书长、各位馆长、各位代表:rn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在美丽的秦皇岛北戴河海滨隆重召开,我仅代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综合性的人才.而小学阶段就是一个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有效突出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合作能力.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