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b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上还是有所欠缺,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较差。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学习能力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素质质量参差不齐,行为习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由于现在德育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导致成果也不够明显。所以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中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教学目标
  引言:
  中职学生的发展教育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强化中职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虽然目前学校开始重视德育工作,但是在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学校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两项都是不可忽略的工作。因此,必须在实际上对德育工作起到重视,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来制定合适的教育工作计划。完备德育工作的教学形式,从各个层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使学生建立适宜的发展目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整体质量不高
  现在基本上都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肯定是有一定原因导致这种结果的[1]。或许是因为学生自身控制能力不足,或许是因为学生有厌学心理,或许是家庭原因,这些都是学生选择进入中职院校的因素。因此导致中职学校的学生质量不高,不管是思想道德还是知识水平的获取能力,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课程学习不清楚,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理解能力差,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行为上的不自律造成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事故高发群”,例如,自控能力不强,容易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就产生了,不利于教学进行。这种行为阻碍了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社会大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中职学校不能学到东西,对学校认可度和期望值不高,片面认为学生到校后不会认真学习,只是与同学玩耍,对中职教育存在较大的偏见,认为学生前来就是混日子。中职学生与高中生对比,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课成绩较差,因此社会对待中职学生存在偏见,认为学习不好就是品行有问题,给学生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这种认知导致学生对自己和未来缺乏信心,会造成学生低迷情绪的产生,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传媒对学生存在误导现象,学生自控力差,游戏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诱惑力,网络中有着很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东西,严重扰乱了学生的自主鉴别能力,制约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养成。
  (三)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德育教育
  当下,很多中职学校师资存在较大问题,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因为我国目前很缺乏技术型人才,学术性人才较多,导致技术性人才在社会上缺失[2]。因此很多学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将专业技术等知识作为主体,忽略了德育教育。导致班主任对德育教育探索的动力不足(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目的、师生关系等)推一下动一下,主动性还不够而课任教师在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极少与班主任形成合力不足。
  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认识到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要真正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改变“重能轻德”的教育思想,站在培养人的高度,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实抓德育。避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保证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摒弃老旧的观念,将先进的理念引入,将德育教育工作的地位明确。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体系
  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德育与智育、体育不同,它将有渗透源的作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蕴含在一切活动之中,可以说它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要通过有效的协调,全员参与,使各科教学、各项工作、各种活动、各种规章制度、各类人员的言传身教等多种途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使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共同参与、融合渗透。
  (三)优化班级管理,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水平
  在中职的班级管理中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和关爱甚少,导致学生敏感、脆弱、自卑、心理亚健康等问题。个性上存在較大的差异,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班主任要更新德育理念,将德育目标的定位在“培养”与“引导”,教师要变强压式为引导式,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及教育模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是贯穿于德育过程中的重要原则。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必须要实现创新,通过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心智潜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麻烦,但是教师不应该只是对学生批评、责罚,而应该从根源上找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心理上疏通学生,这样才能制止学生犯错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教育最重要的一项目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不优异,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教师们没有任何权利,外界的其他人没有任何权利对中职学生存在偏见,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德育效果,使之成为对生活充满热切向往的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越的学习环境可以极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德育发展。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有效的课余活动,要构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设计,情理交融,言传身教,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正确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培养专业的指导教师,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
  (五)更新观念注重活动(劳动)育人功效。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改革的时代,发展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如果我们还局限在学校开大会、教室讲道理、开班会,特别是面对信息丰富化、认知多层次的新学生,我们要更新观念,放眼社会,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活动和传统项目活动之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渠道,让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教育学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品德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德育工作的施行时面对诸多困难的时候,中职院校要及时对德育工作进行创新,把学生培育为技能与品德两者共存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鹏. 浅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农业, 2010(02):40-41.
  [2]邱文祥, 罗兆熊. 广东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广东教育:职教, 2009(1):45-46.
其他文献
摘要:唐传奇作为中国短篇小说步入成熟期的标志,一直是诸多学者所津津乐道的对象。而其中出现的一大批女性形象,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范本。唐传奇中的女性丰富多姿,性格各异,不同时期的女性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就将从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唐传奇的分期出发,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女性形象的演变。  关键词: 唐传奇 女性 演变  受我国古代封建父系社会的影响,女性的地位一直比较低下,这在小说中也可以
期刊
摘要:诸葛亮五次北伐,历来为史学界的研究热点。诸葛亮的北伐是不符合蜀国国力的,蜀国弱小,兵弱将少,而且蜀国内部政治并不稳定,吏治腐败,机构冗杂,各级官员互相攻讦,并不齐心。对外而言,蜀国与其盟友东吴的关系并不稳定,致使北伐时并没有东吴的出兵分担压力。在整个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在粮草问题上准备不足,出兵急促以致每每被粮草所困,且诸葛亮在北伐军事行动中,事必躬亲,不肯放权于手下将领,导致将领们也不能发
期刊
摘要: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收录于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彼得堡故事集》。其中《狂人日记》是一篇艺术构思独特的日记体小说,影响了俄罗斯后世的批判現实主义文学。扎米亚京的幻想小说《我们》在创作手法,叙事技巧等方面对之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所借鉴。同作为日记体小说,其在突出书写反乌托邦世界的同时,亦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背景设置上,与《狂人日记》有着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  关键词:《我们》;《狂人日记》;互文
期刊
摘要:秦桧形象几经变化,褒贬不一,因政治、时事变化而几经改变,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因为当时的时事而有不同的形象,元代官方所修的《宋史》将秦桧列进《奸臣传》,但流传至今的一些古代典籍对秦桧不乏正面评价,可见,在“忠”和“奸”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明明确确的界限,本文试就秦桧形象变化进行探讨。  一、秦桧在世时的形象  秦桧是南宋主和派代表人物之一,权倾朝野,他在世时形象多以
期刊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放在首要地位。当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均在做出积极地响应。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教学,应在新课程的引导下,积极执行相应的改革措施,实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现阶段,我国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也
期刊
摘要:项目以面向东盟培养国际化的职业人才开展研究,打通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立交桥。通过中越政府、国内中高职院校衔接及越方中学、职业学校的强强合作,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及国际化职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职业教育  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机遇挑战,广西有条件且有能力做足文章,赢得先机。 广西一头连着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讳言,受应试传统的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依然存在着被边缘化的现象,在小学尤为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近年来关于德育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努力推动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情景化、实践化、儿童化的方向转型,以提升本学科教育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贡献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
期刊
摘要:新课标改革后将重心转向了学生,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然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仍然缺少“玩”中“学”的现象,为了能够唤起课堂的学习激情,本文以实际教学案例研究游戏教学策略,摆脱游戏仅作为教学方法的局限,将游戏的隐秘感和灵活感融入到教学中,避免了游戏教学的片面激趣,将游戏激趣的“短暂性”向“持续性”发展,贯通整个美术课堂。本文在案例的分析中,论证游戏策略实施的关
期刊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而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想影响学生的思想,必须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小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生活,然后体验、感知,产生理解和反思,为小学生的思想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  道德和法治是约束和评价人的行为是否具有价值和具有怎样的价值的准则,两者相辅相成。而与其他教学科
期刊
摘要: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只有应试能力,还要有思考能力。部分数学老师在教授数学科目的时候,喜欢照本宣科,授课氛围也是十分沉闷,将数学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应试的功课,为了考试而教授,这种意识和出发点没有真正地领悟和理解这门学科的真正精髓。数学是培养学生缜密逻辑思维最重要的科目,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开启这门学科的指示标和钥匙,在初中教授数学时,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数学思想方法悄无声息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