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伯潜论“教师进修”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吕叔湘先生有一句话很有名:教改的问题,说到底是教师的问题。因为一个好的教师,不需要按照课标去教书,不一定有什么“课程意识”(如今很时髦的说法)。没有教材他可以选教材编教材;学生不喜欢语文,他可以通过诱导使学生喜欢语文。正像第斯多惠所说:“一个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性的教师是真正的教育的主人。”(《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但是,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语文教师?“好”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似乎可以列几十条。依我看来,教师不但要有丰厚的学养,还要有人格魅力,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这大概是最基本的两条,旧时代称为“人师”者是也,然而现在的好教师标准有很多,却在“学养”这一点上似乎稍有不足。
  从我近十多年教书生涯中听过许多“公开课”“观摩课”来看,不论年轻的还是年长的教师,大多功夫用在“方法”上。如今一些地区的教师进修,常常开设一些时髦的国外流行课程。大学也不例外,现在中文系的师范生学习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的时间比80年代时减少了,却增加了不少各种各样的教育心理类、课堂教育设计类课,学生并没有多大兴趣。学生还没有上过课却经常开展教学比赛,就是不强调学生的基本功。中小学情况也有类似的。我认为,在学校就要好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老老实实读几年书,不要急于去学什么“教学技能”,进行比赛,因为方法这个东西要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学会。
  不少学生工作以后对我说:“你当年要我们少弄一些空头理论,多读一些语文学科专业的书是多么正确呀!”其实,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何况有了教学实践再来进修效果一定更好。古人所谓: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进修一些什么东西?我觉得很有必要读一读蒋伯潜的一些论述。蒋氏关于教师进修的相关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因为他在《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到的语文教师应该进修的五个方面,正是现在一部分年轻教师需要加强的,他的这些意见比那些国外引进的并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更“接地气”,更加实用。
  
  蒋伯潜在《中学国文教学法》的“余论——国文教师底进修”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他对语文教师应该进修的内容和方式之看法。他说:“教师多费一分心力,学生即多得一分进益。师生间的精神感应是很快的。教师有教不倦的精神,学生于无形中受其感化,学习兴趣也必增进。更进一步说,教师不但当有教不倦的精神,也须有学不厌的精神,努力进修。如此方能以身作则,造成好学的校风。”那么,语文教师究竟最需要进修哪些科目呢?蒋氏认为,我国学术文艺浩如烟海,只要教师自己想努力,园地很大,而且近代以来外国的学术思想、文艺潮流大量涌进,所以谈进修如“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他认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从文法、修辞学、文字学、文学史、学术史这五个方面下功夫,因为这五个方面和语文教学有直接的关系,是一个语文教师的本。
  1.文法和修辞
  蒋氏认为教学语文时常用到文法修辞,当时流行的文法书,文言文的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白话文以黎锦熙的《国语文法》“最为详尽”,可以读。同时,他也指出:这两书用其他民族的言语文字做比较研究的材料,“能没有削足适履的弊病吗”?(这一点陈寅恪有批评,后来启功先生在《汉语现象论丛》里也有评说)。蒋伯潜指出: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是从古籍中搜集例证研究国文中虚词的书,杨树达的《词诠》、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是研究古文中特殊句法的书,刘师培的《古书疑义举例补》、马叙伦的《古书疑义举例札迻》则可以补正俞书,这些书都应该读;但是对语体文“虚字”的研究和特殊句法的研究,“我至今还没有看到过”。关于修辞,他提到张文治的《古书修辞例》,搜集例证很勤,但是只论及“改易”“增加”“删节”“模拟”“繁简”五个方面。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搜集的例子文言、白话都有,“比较的算完备了”,但是论及“风格”部分太简单了。蒋伯潜说我国古代文章大家不是没有讨论文法和修辞的,但散见于各书没有人收集。他希望有人把古人论文法修辞的话好好收集起来,参考近人的议论,再和西文作比较研究,或许在文法修辞学上就可能有相当的成就了。他说:“我以为研究文法和修辞,当根据完形心理学作整个的观察研究,由整篇以研究句语,从整句以研究各个的词。”因为词不能离开句子,句子不能离开全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蒋伯潜所谓的进修,实际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研究,要带着问题读书进修研究,并且还要结合国外先进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并不是仅仅读一点现成的书那么简单。
  2.文字学
  蒋伯潜说过去人研究“小学”(文字学)死守《说文解字》的范围,只重形义,不顾声韵,把声韵分立为音韵学,研究文字只重秦篆,不重视秦篆以前的文字,籀文已经很少有人研究。现在有人研究甲骨文、钟鼎文,但还是有许多人“笃信许书”,如章太炎不相信甲骨文;或者相信文字是仓颉、沮诵个人的功绩。因此,蒋氏说:有志进修的国文教师,如果想在文字学方面更求深造,应当改变他研究的态度,要从音形义三要素出发进行研究。他认为清代研究《说文解字》四家中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是一部很有成绩的书,他还以自己老师张相的《字例》说明中学教师在这方面修养的重要性。因为蒋伯潜读高中时,正是那位张相先生给他们讲的国文课。他说:“中学生固然尚谈不到今音古音的研究,教师自己进修却当在声韵方面多下些功夫。”他还提出教师要读刘锷、罗振玉、孙诒让、王国维等人有关甲骨文研究的文章。同时还要求国文教师要学习方言:“进修文字学决不能摒弃方言。”他认为传说中从仓颉、沮诵、史籀、李斯、赵高、胡毋敬等造字,到程邈作隶书、刘德升作行书、王次仲作楷书等都是不可靠的。他说:“文字底创造和变迁,决不是全靠政治的力量,某一个人底力量,短时间所能集事,而是由社会的力量,大众底力量渐渐地成功的。”所以教师要在文字学上力求进修,决不可忘了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里蒋氏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搞清楚文字的音形义,而且也要了解文字演变的历史,同时对方言也要了解。这样就会在纵横两方面了解祖国文字的发展变化,有了这些知识,无论自己读书或是教课自然就能得心应手了。   3.文学史
  文学史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其重要性自不必言,我们常说阅读理解作品要知人论世,脱离了具体历史背景解读作品常会出现谬误,而不熟悉文学史就会面对一篇新阅读的作品无从下手。蒋氏认为当时坊间出版的文学史很多,但是大多数的文学史并不是文学流变的历史,而是“许多文学家的小史”;“不是全部文学底历史,而是文章——杂文学底历史”。这些文学史虽然包括了诗、词、曲、小说、戏剧……各有专史,但是还没有包举全部文学——纯文学(文艺)和杂文学(文章),也没有原原本本地叙述其源流变迁及变迁的理由。因此,蒋伯潜说:国文教师要进修文学史,除了对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要研究清楚以外,还要对一种文学本身的流变搞清楚。此外,教师要有一种大文学史的概念。如果一部文学史只是介绍骈文散文,那是文章史;如果仅仅讲解诗文词曲,那就叫诗文词曲史。他以《诗经》为例说明,文学史研究应该关注俗文学;他以佛教传入后影响我国文学、近代西洋翻译作品传入影响我国当代文学为例,说明文学史研究还要注意翻译作品;还有文学作品与音乐有关系,唐五代词的兴起和发展就是证明;还有明清小说同唐人话本的关系等。他认为文学与社会关系密切,进修文学史的教师对此要非常注意。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现今大多数年轻教师不论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对文学史是学得不够的,他们中许多人在中学里很少读文学作品,到大学在未读作品情况下,学习文学史能有什么效果?能够上下贯通的人更少。因此强调文学史进修很重要,至于怎样进修,是研究性进修还是学习性进修,则都可以。
  4.学术史
  进修学术史可以了解我国固有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了解我国历代学术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也是基本的修养。蒋伯潜认为当时各种各样的哲学史、学术史、思想史以及《国学概论》《诸子概论》一类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如不加以谨慎选择,就会误信某一种学说,“花了买书的冤枉钱还是小事;白费精力时间,又得了一种错误的知识,或竟以误传误,那可不是玩的”。他以章太炎和胡适之关于诸子十家起源的讨论为例,说明学术讨论一定要“平心静气”,实事求是。他认为当时有些学者:“或因信而好古,硬替古人辩护,是曰盲从;或因疑古过勇,一笔抹杀,是曰武断”,都是要不得的态度。然后,他以对老子、孔子、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历史的评价为例,说明细心分析评价的重要性。他说:“要明白古代各派底学术不能仅仅以阅读学术史和所谓的概论为满足,必须进而阅读整部的古书。古书有真有伪,要读这书,便不得不先加以辨认。”接着他以《论语》为例,就是这样一部公认的经典,据崔述《洙泗考信录》考证,有一些不可靠的内容。可见读学术史就可以做到去伪存真。他说:“从前人把孔子看成一个超人的圣人,一个没有情感的木偶似的道学先生,所以读起《论语》来觉得异常呆板枯燥。我则以为大圣人也是人,而且孔子是一个富于情感的人。……我们要读《论语》必须把态度改变过来,方能真正认识孔子。”这些话在今天仍然有警示作用。今人常会随形势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过去歪曲孔子到现在盲目尊孔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蒋氏这些论述对语文教师有什么启示呢?首先要明确,蒋伯潜所谓“教师进修”和我们今天的理解稍有不同,他说的进修其实就是教师要研究这五门课程,而不是仅仅读这些课程的书。就像朱自清当年写《经典常谈》时的读者对象是高中生,而如今高中生不可能有能力读一样,蒋伯潜说的“进修”实际就是“研究”,无论哪一门课程,现今大部分语文教师可能并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有些语文教师经过努力还是能够做到的。不管怎样,我以为蒋氏所论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启发我们。
  第一,教师努力进修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这似乎是一句老掉牙的话,却是真理。《学记》所谓“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上海著名特级教师沈蘅仲先生说:“如果说学生时代的读书是为了求知,为了兴趣,则执教时代的读书就更为明确地是为了提高学识修养,做好教学工作。事实上从个人的体会来说,我是从教书中才更感到了读书的需要,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也是在边教边读中逐步明确的。”[1]我们都知道教师学养厚实了,教学就能左右逢源。其实还有一点常常被我们忽视或者说低估,就是教师的榜样作用。过去的吕思勉、郭绍虞、钱穆、朱东润、叶圣陶、王伯祥、启功、金克木,那些主要靠自学成为大师一级的人物,哪个不是边教书边学习的?就是正规北京大学毕业的朱自清1925年8月进入清华大学做中文系教授了,他还拜黄节为师专门学写古诗,后来还去英国进修。朱光潜也不例外,1925年时,他已是名师了,还到英国留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教师进修是终身的事。这些真正的大师们个性各不相同,有的人并不擅长讲演,例如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等名师,但是学生都很佩服他们,深受他们影响。可以说语文学习更多靠自学,有时候有了老师做榜样,可以达到“不复需教”的目的。当然,我们可能无法企及前辈们,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志气还是应该有的。
  第二,教师进修应以“国学”科目为本,以自学为主,以锻炼内功为要。为什么先要学习自己国家的学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教的是母语,这是“本”,这个本不牢靠,则会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理不赘述。为什么又要强调自学?蒋伯潜说得好:“现在的教育行政机关对于教师底进修注意了,开办假期讲习会呀,规定教职员平时进修的工作呀,组织教学研究会按学科分组研究呀,发行出版物呀,可以说竭力提倡或督促了。可是学问底进修不是他律的是自律的,不是形式的是实际的。”宋人云“进修专在己,得失尽由人”,教育说到底就是自我教育,反求诸己是语文教师永远应该坚持的。
  第三,提高鉴别能力,知道向真正的大师学习,而不做二道贩子。现在出版物铺天盖地,网络上就更无论矣。每年的名人“著作”不断问世,似乎人人都可以出书,但究竟多少是有价值的?吕思勉先生说:“今日所谓文明之国者,其印行书籍之多,闻之诚足骇人。然细思之,彼之所谓著述,果皆卓然不朽者耶?……往昔尝与钱子泉论作学生论文事,予素不以为然,以其实无所得,而徒教人以剿袭也。子泉曰:‘其所谓论文者,固不待阅,徒以理度之,而可知其程度如何者也。’予闻其言而韪之。”[2]这几年笔者读过不少研究生论文,也读过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论文或著作,甚至有些名人的大作,觉得吕先生的话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想如果语文教师提高了识鉴力,能够识得真金时,自然不会被“镏金铜”所骇。
  参考文献
  [1]沈蘅仲.知困录: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3.
  [2]吕思勉.吕思勉论学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28.
其他文献
基于前人从极限平衡理论出发而提出的朗肯土压力作用下的极限土体会出现滑裂面这一前提,推导了墙背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墙背垂直的挡墙和仰斜式挡墙的朗肯被动土压力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在近期的教育制度改革中,语文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比重也逐渐加大。高校的语文教学在传统地宣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
介质概化是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和进行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已建立的岩溶介质地下水流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进行岩溶介质概化的时候,大都采用等效裂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四大悲剧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麦克白》就是四大悲剧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通过
为了准确高效地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微观尺度高、低密度水化硅酸钙(C—S—H)的力学参数,选用7种常用的C—S—H晶体类似物结构和三种多孔介质力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首
国债水保项目自1998年启动以来,山西省陆续制定了《山西省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年度验收办法》、
(这些博文在选联系,请作者见刊后入本刊时略有改动。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寄赠样刊并付稿未能与所有作者取得酬。——编者)记得少年时看电影《早春二月》,结尾演
针对介休市水资源十分短缺的现状,提出了抓好蓄水工程建设、跨区域调水、大搞水土保持、推广先进节水技术、配套污水处理等应对措施,对促进介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
絮凝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而在河口海岸动水环境下的黏性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变化过程是一个重要且有待完善的研究课题。利用长江口北槽现场悬沙样本开展了系统的室内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