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机房重构推进边缘DC建设研究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电信网络架构封闭,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业务需求,需要对网络架构进行变革,向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SDN/ NFV新型网络进行转型。文章从CO重构的角度,探索如何利用现网的电信机房,进行DC化改造,通过逐步引入虚拟化电信业务,实现网络转型。
  关键词:CO重构;边缘DC;SDN;NFV
  电信运营商正面临从传统网络向SDN/NFV为代表的新型网络变革的挑战和机遇,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电信网络的核心载体之一。现网中存在的大量通信机房和通信设备如何改造,如何能够既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房资源,又逐步实现传统网络向SDN/NFV新网络的转型,成为摆在运营商面前的一道难题,CO(Central Office)机房重构因此成为当前运营商研究的重点课题。
  目前海外主流运营商及相关的组织机构已经开始进行CO重构的研究,这其中以美国的AT&T和欧洲的Orange、DT为典型代表。AT&T目前的研究進展较为领先,已经在ONF2015峰会上进行了固网CORD(Central Office Re-architected as a Datacenter)的相关Demo展示,该方案主要由固网网元虚拟化(包括vBNG,vCPE,vOLT三个网元)、CORD内的leafspine组网方案、编排管理方案(XOS编排器)三大方案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AT&T CORD方案的特点:(1)网元虚拟化方案比较激进和彻底,除OLT中的PON MAC由于光器件的特殊特性采用专用硬件外,其余网元功能完全采用纯软件的方式在COTS通用服务器上实现。(2)DC内部组网采用白盒交换机组成leaf-spine无阻塞交换矩阵,由SDN控制器集群通过openflow协议对Fabric交换机进行控制。(3)vBNG、vOLT作为SDN App运行在SDN控制器平台上。


  除了海外运营商外,国内运营商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对本地网CO重构实现边缘DC的建设。SDN/NFV网络将以三级DC架构(中心DC、区域DC和边缘DC)为基础,已经成为国内运营商的共识。与互联网公司相比,数量众多、接近用户的属地化边缘DC是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优势和重要资产。边缘DC主要覆盖本地网层面,满足本地业务接入,关注低时延和用户体验提升。边缘DC建设的重点就是对现有的本地网CO进行重构。
  2 本地网CO重构
  本地网CO的重构可以分为2个方面:一CO机房的物理改造,二是CO机房中传统网元设备的NFV化改造。
  在物理改造方面,新型数据中心与传统通信机房相比,在功率密度上有较大的提升,传统电信专用设备每机架功率密度约2~4kW,而数据中心的IT机架可以容纳20~30台服务器,功率密度将提升到每机架10~20kW,因此对机房的电力、空调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数据中心具备弹性伸缩的特性,可以比传统机房覆盖用户数提升数倍乃至十几倍,数据中心的数量将比CO机房有大幅减少,单个数据中心内放置的COTS服务器、网络等设备数量也将大幅提升,需要预留足够面积的机房空间。如果按照每20万宽带用户,每用户平均流量5Mbps计算,大概需要预留20个机架位置、60m2空间。边缘DC覆盖的用户数越多,所需预留的机房空间也要同比增加,满足弹性扩容需求。因此,在边缘DC的物理局所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空调、面积及光纤资源等多个因素,选择合适的CO机房进行改造。由于PSTN退网已经腾空一些机房,建议优先从PSTN退网机房中选择条件合适的进行DC化改造。
  在CO机房中传统网元的NFV化改造方面,需要结合业务的特点和技术的演进来分阶段分步骤完成。目前本地网内通信机房从横向按照专业可以大致分为交换、数据、传输、综合四大类型,从纵向可以分为骨干、城域核心、业务控制和接入4个层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设备是否进入DC,以及进入DC的时间次序都存在着差异,需要综合考虑。
  当前x86服务器的主要优势在于计算能力较为强大,而在转发性能上相对还偏弱,因此,与业务控制强相关、偏重于计算能力的网元和功能将优先进行虚拟化改造进入DC,而对于高转发要求的网元改造时机尚不成熟,如AR/CR等高端路由器,另外涉及光传输、无线射频等偏物理层的网元也不适合虚拟化改造。考虑专业特性,各专业传统设备的改造思路如下:(1)PSTN等固网交换类设备随着PSTN改造及固移融合自然退网。(2)BNG设备优先引入NFV化的控制面部署在边缘DC,核心/骨干路由器设备机房暂时保持。(3)光传输机房仍然保留,部分服务于固网交换的本地传输也将自然退网。(4)接入类机房将向NG接入方向演进,呈现微云化、类DC的特征;硬件上专用硬件和IT硬件结合,部分接入汇聚机房未来可改造为边缘DC的远端模块,服务于部分下沉网元,改善用户体验。
  综合考虑,未来边缘DC中包含的虚拟化网元主要有vBNG控制面、vCPE控制面、vOLT控制面、vCDN、vEPC用户面、vBBU控制面等几类,本文建议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成熟度,分3个阶段演进。
  阶段一:从本地网PSTN机房中挑选条件较好的进行DC改造试点,部署云管理平台、SDN控制器,并将vBNG/vCPE等控制面虚拟化部署进入边缘DC,BNG设备集中到边缘DC,实现BNG的资源池化,节约BNG扩容成本,解决部分站点BNG设备数量过多、机房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采用BNG硬件转发面,仍然保持电信级处理能力;vCDN,vEPC-U下沉,减少城域网穿透流量,降低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阶段二:随着4K视频等大带宽业务的推广,业务流量大幅增长,原有BNG转发面能力难以满足需求,逐步引入新型高性能通用转发面,并实现vBNG/vEPC/vCPE等多网元共享统一的转发资源池;采用分布式DC,弹性部署,服务于业务动态部署,vCDN缓存可以有选择地下沉到部分OLT局所,进一步提升热点区域用户体验,该下沉局所通过光纤接入边缘DC,作为边缘DC的远端模块;引入CRAN架构,BBU池化,实现无线资源集中控制和管理,降低OPEX,提升小区边缘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阶段三:边缘DC内各网元VNF逐步实现组件化,运营商可以基于组件灵活搭建各类功能,提供差异化的随需网络;BBU虚拟化,进一步实现无线基站的资源共享、弹性伸缩,降低成本。
  各网元在各阶段的虚拟化演进过程如表1所示。


  3 结语
  综上所述,CO机房重构为边缘DC将成为运营商向SDN/ NFV架构演进的重点,各类网元设备向SDN/NFV演进之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虑业务特性和技术成熟度,合理规划,逐步推进。
  Study on Central Office Refactor to Push Edge DC Deployment
  Zhang Sihong
  (Nanjing ZTE Software Co., Ltd., Nanjing 210012,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telecom networks are closed, it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service requirements of internet+ era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need to change to new SDN/NFV network which based on data center.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 refactor, explores how to leverage exist telecom central offices, how to refactor as a data center, and achieve the network transformation target through the gradual introduction of virtual telecom services.
  Key words: CO refactor; edge DC; SDN; NFV
其他文献
通过对经济变迁过程中部分回族妇女参与社会经济的调查,展示出经济变迁对回族妇女的极大影响。回族妇女在经济变迁进程中,她们的视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还对 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今天,如何创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顺应发展大势,用建模思路来解决当前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复杂性问题,将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文章主要介绍SS(Soft Switch,软交换)和NGN网络的概念及其网络架构的组成、NGN的概念、SS网络架构中有关SG,TG,AG,IAD等网关设备的功能与作用。并对E8-C设备设置错误导致不能拨
期刊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科学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为学生之后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小
一、韩国早期的穆斯林穆斯林与韩国人最早接触的时间至今仍无法确定。依照各种资料,早在9世纪中叶,阿拉伯穆斯林就尝试同朝鲜半岛发生联系。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以来,阿拉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智能电网研究领域的活跃。在云计算,物联网纷纷落地生根,平民大众化的走入千家万户,智能电网也逐渐走入公众的事业中来。电网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意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