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H1类细胞因子对结核病患者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调节作用

来源 :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对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MCP—1的影响。方法 将12例结核患者和8例健康人PBMCs在LPS诱导前,用IL2、IFN-γ进行预刺激1h,采用ELC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MCP—1的水平。结果 与单纯用LPS组相比,加入IL-2、IFN-γ能明显上调结核患者及健康人PBMC的MCP—1分泌,且呈现浓度依赖性,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结论 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通过上调MCP—1,使单核细胞、淋巴
其他文献
1,25(OH)2VD3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通过与细胞核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着维持钙磷平衡的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1,25(OH)2vD3尚可作用于免疫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免疫
目的研究食入过敏原后肝脏的变化.方法试验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用卵蛋白(OVA)致敏,0VA(2g/L)经肠道攻击3 h后采血及肝脏,用酶素法测定血清中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并
目的用非清髓方法建立小鼠→大鼠混合嵌合体模型,探讨免疫耐受机制.方法给SD大鼠亚致死全身照射(TBI)后,4 h内输入Balb/c小鼠骨髓细胞(BMC),2 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分别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上腹手术用骶管麻醉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3g/L罗哌卡因以1.25mL/kg单次骶管阻滞并复
目的确定重组禽痘病毒rFPV-HA-NA疫苗株的最佳免疫剂量、免疫日龄、免疫产生时间及免疫持续期.方法用重组禽痘病毒rFPV-HA-NA疫苗免疫SPF鸡,免疫后用HPAIV H5N1和H7N1 AIV进
目的制备针对C34和C46单抗, 并以此为工具研究gp41表位,进一步 了解HIV-1包膜蛋白的作用机理和病毒的感染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抗体工具。 方法常规动物免疫、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C34与C46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 特异性位点,还用ELISA法、MTT法及荧光分子探针技术对单抗的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3株抗C34单克隆抗体、2株抗C46单抗。此5个单抗均与C34结合 ,
目的构建编码HIV-1外膜糖蛋白的gp120和gp41基因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gp120和gp41重组蛋白.方法从HIV-1基因克隆PNL4-3(NY5/LAV)中应用聚合链反应扩增目的基
目的获得可溶性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core )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为得到纯度高、活力强的HBc- ScFv和进一步的抗HBV 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
目的探讨用生物学方法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新途径.方法以有重要补体活化调节功能的膜补体调节蛋白CD55为靶点,以β-GaL为模拟病毒或肿瘤抗原,制备"IgG"型抗CD55×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胸腺细胞异常增生的原因,揭示其发生机制.方法利用患者手术摘除的胸腺组织,分离胸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用植物血凝素(PHA)或地塞米松、雌激素诱导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