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随着中国对教育形式的重视,提升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的发展,小学是奠定知识基础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小学的教学当中也必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一下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有效得学习目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将同学进行分组划分,通过组内讨论的形式,从而来达到学习的最大效率。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增加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更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性,这些不合理性会大大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应该充分了解小组学习合作当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并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大的效率。
(一)分配小组的不合理性
很多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一些教师单纯的从人数上达到一致,或者是从前后桌;左右桌随意进行小组分配,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水平层次上非常不均匀,导致小组讨论交流存在一定得问题,不能在沟通上达到最大的有效性;还有一些教师会把学习好成绩的同学分配到一组,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分配到一组,这样同学之前不能相互帮助,会使整个班级的学习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很多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性格差异等等这些方面。通过合理的小组分配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
(二)学习内容的不合理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很多教师并不会明确指出本次讨论的问题或者内容是什么,就是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仅仅是增加了小组之间同学的交流与讨论,这种情况下并不会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小学生本身的自控能力以及抵制外界吸引力的能力相对来说就是很差的,如果再不能给他们一个明确讨论的目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交流,只是会浪费现在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并没有达到,最后导致很多时候在做的都是无用功,尤其是对一些自控力比较差的学生更是很难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提升学习。
(三)教师引导的不合理性
很多教师也不能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定位,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事情,作为教师只需要负责把他们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其余都是学生之间讨论的问题,没有任何是需要教师参与的部分。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内讨论声音过大时,会影响其他组的同学讨论,教师也不会及时的制止。有一部分自控力比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特别喜欢浑水摸鱼,不参与讨论,教师对这方面也是视若无睹,这会造成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另一部分传统教师,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很愿意去参与学习的讨论,不放心学生去单独讨论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会参与到学生当中给出一些意见,但是这种情况会影响小组讨论同学的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的对策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最大效率的帮助学生去学习,从而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步。
(一)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
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尽可能地使小组内达到一种平衡。首先,学习成绩的平衡,可以使优等生和差等生进行合理的分配,让优等生在学习方面帮助差等生,也带动差等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其次,性格方面的平衡,尽可能的让一些性格开朗的学生和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一组,让性格开朗的学习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从而最大程度得达到课堂的活跃气氛;最后,可以在每个组当中设置很多的角色给每一位同学,进行角色的互换,使每一个同学都能体验到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参与组内讨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明确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一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需要引导学生们去完成相应的目标,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如果不给他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很多时候会导致课堂学习就是在浪费时间。只有教师提出了明确需要解决的目标和问题时,学生才能有正确的思考方向。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有利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提升学习效率,这样有利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三)提升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引导性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導性,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对教育形式多元化的学习,基础教育专业素养的学习,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水平和组织与调控能力。只有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才能更准确进行小组合理分配,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法,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很有帮助的,但仍存在一些切实问题,应该根据现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提高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组织与调控能力,提升小组分配合理性,提升学习的目标,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亚太教育,2016(26):216.
[2]杨权友.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J].科教导刊(下旬),2015(06):150-151.
[3]沈晓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1):187.
[4]沈晓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1):187.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将同学进行分组划分,通过组内讨论的形式,从而来达到学习的最大效率。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增加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更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性,这些不合理性会大大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应该充分了解小组学习合作当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并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大的效率。
(一)分配小组的不合理性
很多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一些教师单纯的从人数上达到一致,或者是从前后桌;左右桌随意进行小组分配,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水平层次上非常不均匀,导致小组讨论交流存在一定得问题,不能在沟通上达到最大的有效性;还有一些教师会把学习好成绩的同学分配到一组,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分配到一组,这样同学之前不能相互帮助,会使整个班级的学习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很多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性格差异等等这些方面。通过合理的小组分配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
(二)学习内容的不合理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很多教师并不会明确指出本次讨论的问题或者内容是什么,就是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仅仅是增加了小组之间同学的交流与讨论,这种情况下并不会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小学生本身的自控能力以及抵制外界吸引力的能力相对来说就是很差的,如果再不能给他们一个明确讨论的目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交流,只是会浪费现在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并没有达到,最后导致很多时候在做的都是无用功,尤其是对一些自控力比较差的学生更是很难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提升学习。
(三)教师引导的不合理性
很多教师也不能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定位,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事情,作为教师只需要负责把他们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其余都是学生之间讨论的问题,没有任何是需要教师参与的部分。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内讨论声音过大时,会影响其他组的同学讨论,教师也不会及时的制止。有一部分自控力比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特别喜欢浑水摸鱼,不参与讨论,教师对这方面也是视若无睹,这会造成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另一部分传统教师,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很愿意去参与学习的讨论,不放心学生去单独讨论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会参与到学生当中给出一些意见,但是这种情况会影响小组讨论同学的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的对策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最大效率的帮助学生去学习,从而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步。
(一)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
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尽可能地使小组内达到一种平衡。首先,学习成绩的平衡,可以使优等生和差等生进行合理的分配,让优等生在学习方面帮助差等生,也带动差等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其次,性格方面的平衡,尽可能的让一些性格开朗的学生和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一组,让性格开朗的学习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从而最大程度得达到课堂的活跃气氛;最后,可以在每个组当中设置很多的角色给每一位同学,进行角色的互换,使每一个同学都能体验到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参与组内讨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明确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一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需要引导学生们去完成相应的目标,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如果不给他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很多时候会导致课堂学习就是在浪费时间。只有教师提出了明确需要解决的目标和问题时,学生才能有正确的思考方向。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有利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提升学习效率,这样有利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三)提升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引导性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導性,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对教育形式多元化的学习,基础教育专业素养的学习,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水平和组织与调控能力。只有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才能更准确进行小组合理分配,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法,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很有帮助的,但仍存在一些切实问题,应该根据现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提高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组织与调控能力,提升小组分配合理性,提升学习的目标,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亚太教育,2016(26):216.
[2]杨权友.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J].科教导刊(下旬),2015(06):150-151.
[3]沈晓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1):187.
[4]沈晓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