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推进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针对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 科学素质 新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21世纪,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因素,全球正在快速进入“深度信息时代”(或“智能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信息素养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为适应新时代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需求,我国于2014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其规模、力度、范围、持续时间和投入的资源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此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以下简称为“新课改”),修订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国家课程教学是聚焦改革目标、落实改革措施的基础,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新课程标准落实力度和课堂教学改革成效。
  一、信息素养界定
  信息素养的英文是Information Literacy,在我国也曾翻译为“信息素质”“信息文化”等。虽然信息素养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流行,但其含义更多是指“信息(图书)情报素养”(Information翻译为中文有图书情报的意思)。
  2001年,美国教育技术协会在其CEO论坛上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面向21世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具备的能力素质应包括基本学习技能(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并指出信息素养涉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等多个层面[1]。对信息素养的这个多维度描述为后来其概念的演化定下了基调和模板,早期的研究多以这个框架为基础[2-9]。2005年,笔者等人曾提出,信息素质(信息素养)应包括驾驭抽象思维或理解模式等隐藏的、精神层面上活动的能力[9]。
  近20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信息素养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理解和界定也一直在持续更新中。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发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于“提升信息素养”,并细化了构成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10](见图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往基于“意识、能力、应用”的描述框架,为落实新课标目标、重塑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如熊璋、杨晓哲所指出:“信息素养……并非简单的代码学习、编程操作,需要将目标上升到意识层面、思维层面、创新层面与责任层面。要进一步地发展学生们应用计算机面对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强调理解计算机科学以及它与数学、工程、科学、人文之间的关系。”[11]
  可以预期,即将发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将继续沿用对信息素养的这种界定。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在近几年国家及教育部发布的很多文件中,都能看到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有关的要求和措施,以下通过几个事例说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2020年4月9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出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一道,正式确认为生产要素之一[12]。生产要素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也预示着技术与数据将在国家未来经济发展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每个学生(大、中、小、幼)和教师都应了解相关知识、接受适当教育。在基础教育国家课程体系中,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或信息科技课程上,是唯一能全面覆盖技术和数据内容的国家课程,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必将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达成改革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13]。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再次强调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14]。这两份文件是纲领性文件,在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及主战场地位的同时,凸显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这一主题,为学校和教师找准工作方向、践行课改目标指出了清晰的路径。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理解、实施和效果,进而影响课改的进度和目标。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对全面推进科普及科学素质教育做出重要部署,要求“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值得关注的是,《科学素质纲要》明确将技术学科(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其他科学学科并列(出现两次),在基础教育中共同承担系统化科学教育的使命,信息素養(信息素质)也自然成为科学素质的一部分。此外,在《科学素质纲要》中再次强调要“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足见信息技术有别于传统科学的独特地位[15]。
  2021年1月,全球最负盛名的科学杂志之一 《自然》(Nature)发表专文(feature report)《改变科学的十种编程环境》,文章基于对全球2000余位顶级科学家的调查、访谈及大量科学数据写就。该文详细追溯、分析和对比了在过去几十年间对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编程环境①,并得出结论:“在现代每一项重大科学发现的背后,总有计算机的身影。”[16]所有科学家必须具备相当水平的信息素养正在成为全球科学社区的共识。   相比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信息素养教育存有偏见,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空洞、缺少实质性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没什么作用;学校中普遍存在只认考试学科、忽视信息技术教学的现象;信息技术课程趋于模式化、操作化(软件、平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则流于形式化(局限于资源、工具、PPT),部分地方出现了教育信息化推进不力、信息技术课程举步维艰的窘境,甚至有人提出“在中小学取消信息技术课”“学好数理化能轻松胜任信息化”之类的极端观点。这些现象都凸显了教育领域及整个社会在科学素质方面的短板,也充分说明全面落实新课改和《科学素质纲要》、提高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的紧迫性。
  三、对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
  新课改为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课程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全面推进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是落实新课改、《科学素质纲要》及其他教育发展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2018年起,笔者在认真学习国家教育政策及新课改相关文件基础上,陆续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分别就信息技术新课标新教材、信息素养教育、编程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及一般教育信息化等话题,与大量一线教师、教研员及部分教育管理者进行了上百场线下线上对话、培训和交流活动,逐步总结出落实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1. 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必备的生存技能及核心竞争力
  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是信息技术(信息科技)教师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自觉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新课改的巨大挑战,共同承担推进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使命。
  2. 信息素养不仅是技术操作和应用技能,更是价值观、责任感、思维和方法论
  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事关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素质教育等新课改目标能否达成。学科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努力将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如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内化,使其逐渐成为学科思维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鼓励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实验探究活动,探索在有限开放性环境下基于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评价方式,逐渐减少重复性操练和知识点导向的教学内容、练习和评价。
  3. 信息素养教育应贯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始终
  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复杂、漫长和渐进的过程,每位教师都应主动承担向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普及、宣传信息素养的义务。
  4. 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更新教学观念、知识观念和评价观念的一种自我救赎
  与掌握某些具体的新技术相比,教师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更大的障碍是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比如,认为信息技术发展太快,没有值得沉淀的科学含量,只要学好基础科学(数学、物理),用的时候自然就会掌握。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也存在不少违背教育规律和科学思想的情况,比如,将信息技术中的一些演化着的概念当成像数学或物理一样的知识点来看待,等等。学科教师应彻底改变对信息技术的片面认识,主动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对本學科的重大价值,如自然语言处理、量子计算、基因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生物信息学,等等;积累、吸收、消化或改写学科经典案例,亲历并宣传信息化方法对学科创新发展的不可替代性,让信息技术真正扎根于课堂、服务于教学改革。
  5. 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应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基准,立足解决问题
  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应落实项目式教学、规范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克服难点,包括内容难点、技术难点和评价难点;推进创新,包括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实验创新和课程评价创新。
  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取得了史诗级成就,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系统性的“停课不停学”凸显了过去几十年中,国家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全体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价值和威力。可以预期,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信息素养教育”将被赋予全新的内涵,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也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全面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驱动力①。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 信息素养:培养你八大能力[N]. 中国教育报,2001-03-01(3).
  [2] 孙艳.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1.
  [3] 谢安邦. 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 教师教育研究,2004(5):8 – 12.
  [4] 解月光,姜玉莲.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4 (9):61 – 63.
  [5] 陈琴英. 信息教育中的教师信息素养及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5 (2):83 – 85.
  [6] 孙汉群.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13 – 17.
  [7] 蔡其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 课程·教材·教法,2006(7):79 – 82.
  [8] 张龙革,罗秀梅,臧毅飞. 试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自我培养途径[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55 – 57.
  [9] 王万良,樊磊. 信息素质有助于抽象概念理解[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123 – 12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11] 熊璋,杨晓哲. 编程热引发思考 专家: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刻不容缓[EB/OL]. (2019-05-08)[2021-07-10]. 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508/c1006-31073827.html.
  [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EB/OL]. (2020-04-09)[2021-07-10].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4/09/content_5500622.htm.
  [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EB/OL].(2019-06-19)[2021-07-1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1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 (2019-07-08)[2021-07-10].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
  [15]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EB/OL].(2021-06-25)[2021-07-1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16] Jeffrey M. Perkel. Ten Computer Codes that Transformed Science[J/OL]. Nature,2021(589):344-348[2021-01-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075-2.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其他文献
多年来,学生的学业及精神负担过重,一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改革发展,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块心病。  2005年以前,学校里高考补习班多,家教大都是“散兵游勇”,也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不断提高,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家长为了孩子倾其所有,买学区房、想方设法进入名校、从学龄前就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学校里,教
期刊
【摘 要】在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教育,对于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海洋教育体系建设、国家战略的落实以及人类危机的解决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当前面临着缺乏顶层设计、开展范围小、开展不够深入等困境。为破解当前危机,推动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全面与深入发展,需要在规划编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  【关键词】海洋教育 制度设计 顶层设计  广义上,海洋教育是指以人海之间的
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引领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涉及诸多方面因素,面临一系列具体矛盾,只有在诸多矛盾中聚焦重点任务,破解痛点难点,才能有效提升建设水平.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在于: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强化理论思维支撑;以维护学校声誉和教师形象为核心防范化解师德师风重大风险;以强化教师职业责任为重心解决日常师德问题.痛点难点在于: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和监督,让师德规范有效转化;构建合理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管理机制;与学校其他
教育体系以结构为基础、以关系作联结,高质量教育体系包含结构匹配社会、关系纵横协调、体系流动通畅、调节自动适时等要素.阐释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方向及二者间的“表里”关系,提出了构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原则,讨论了当前的重要关系变量和未来工作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建设要面向新发展格局,关注城乡、产业的人口变化和结构需求,巩固以本质特征为基础的内涵发展,重视教育国际化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影响,着力提升国家创新发展新动能,并具体以“理论型、实践型、应用型、职业型”高校分类发展框
大学治理是制度与人互动的结果,既要注重制度设计与供给,也要重视人作为行动者的治理主体的价值.大学治理的建构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是逐步演进而非主观设计的结果.现代大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利益和价值的多元性、决策者理性的有限性,都决定了大学制度的重要性.突出制度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认为制度是主观设计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强调制度是外在环境与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实践中通过制度认知、制度实践及制度认同不断建构、发展与完善大学治理的过程.
一、“双减”政策实施的现实意义  1. 国家有清晰明确的政策要求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列入了2021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
期刊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理想类型等研究方法,以现代化和组织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特别是韦伯提出的理性科层分析原理,探讨了我国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特色、环境、动力、趋势等问题.在对大学治理现实状况描述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理性原则作用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特殊主义走向普遍主义,同时也表现出一些诸如功利化、过度竞争、价值理性缺失等现代病的征兆,这是中国式大学治理在实现一流大学目标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向性问题.
作业管理是教学管理环节中基础又重要的一环,加强作业管理与设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十条明确指出,要“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提供了全面科学的指导
期刊
国立大学间多所大学同一法人制度是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第三周期内的最新举措,这一制度在保留各国立大学办学独立性和特色的前提下,将各国立大学法人合并为一个新的国立大学法人,负责整合各校教育研究资源并统筹管理地域产学研合作事宜.多所大学同一法人制度旨在增进国立大学的教育研究能力,并在各国立大学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研究机制,以此来激发地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国立大学的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这一制度彰显日本政府在国立大学群落引入“合作中竞争”理念以及整合国立大学优势资源实现地域振兴和冲击世
【摘 要】当前教材使用中存在错误倾向。课程与教材具有内在联系性,课程是教材存在的合法性根据,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对于课程有工具性价值。  【关键词】课程 教材 教师  2001年之前,我国教育界甚少谈论课程,当然也不会去思考和研究课程与教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经过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洗礼,课程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遗憾的是,在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推行的过程中,仍然很少有人去深入思考课程与教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