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行星上去采矿——即将到来的太空淘金热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013年,美国先后成立了2家准备到小行星采矿的民间公司,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现在,仅从太阳系范围来说,在月球和小行星等地外天体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就开发地外矿藏资源而言,从现有的技术、星球的远近、矿藏的价值、经济的收益等综合因素考虑,小行星上的矿藏具有开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为天文学家已发现了9500颗近地小行星,并且每年还新发现约1000颗近地小行星。而这些近地小行星几乎全部含有水,其中不少还有许多镍、铂、金等贵重金属。
其他文献
随着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认识到自身的战略成为缝隙型企业成功的关键之所在。缝隙型企业的战略可以具体体现在定位、取舍、配称三个维度上,所有的缝隙型企业在
[摘 要] 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与国内支持政策的基本目标存在共性,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将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融入到国内支持框架中是可行的,而且在诸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 国内支持;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F84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9-0013-06    农业风险管理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实践探索也逐渐展开。2
2011年12月30日,印度孟买的尼赫鲁科学中心举行了世界首位航天员加加林雕像的揭幕仪式。俄罗斯驻印大使和驻孟买总领事及孟买市长等参加了仪式。中心主任马尼卡尔在讲话中称,加
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对生态补偿相关目标的制定,因此它们并不能形成一个复合的系统,也不能满足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建立有效地生态补偿机制,对完善我国环境
面对当前频发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空间技术在亚太地区国家防灾减灾领域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9月13日-15日,以“空间技术在地震监测及早期预警的应用”为主题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第三
1990年,"亚洲一号"的成功发射,让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完成了30余次国际商业发射,并于2007年实现了国产卫星的首次整星出口。伴随着第六颗卫星在轨交
10月21日,在四川成部天府新区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成都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集团公司进一步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加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