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glankej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要介绍了盐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现状,分析了影响盐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的相关因素,并叙述了近期商业网点的规划内容。
  【关键词】盐城;商业网点规划
  Shallow talk the business net point programming of yancheng city
  Xu Yin-ling
  (Yancheng city programming municipal services design hospital limited company Yancheng Jiangsu 224000)
  【Abstract】Synopsis introduction yancheng city business space layout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influence yanchengcity business net point related factor for develop, and describe in the near future business net point of programming contents.
  【Key words】Yancheng;Business net point programming
  1. 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国际化的扩大以及新经济、新技术等因素对商贸业的综合影响,需要针对盐城市的商业体系进行深一步的剖析,并制订出盐城市商贸业的规划对策,及其发展支撑对策,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并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我市商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2. 盐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现状
  2.1 市级商业中心基本形成。
  城市中心区的建军路、解放路两侧及其延伸范围,基本形成了以建军路为主干,以商业大厦和文锋大世界、人民商场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中茵•海华广场购物中心等为主要节点,以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省级文保单位泰山庙、宋曹故居、陆公祠等历史古迹、铜马广场、迎宾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为历史文化底蕴的集商务、购物、文化、旅游、金融、餐饮、休闲等为一体的市级商业中心商务区。
  2.2 区域商业中心初显雏型。
  盐城招商场商业区、解放南路(大庆路至东进路段)商业区、新区商业区(新行政中心周边地区)等3个区域商业中心的商业设施开始集聚,商业地位正迅速提高,初显了盐城市三个区域商业中心的雏型。铁路客运站商业区、教育园区商业区两个区域商业中心有待开发。
  2.3 社区(居住区)商业发展滞后。
  发达的社区商业中心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有效载体,是体现城市现代化和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部分。目前盐城市社区商业发展形势较好,配套了一定的社区便利店和社区超市,但空间布局的随意性较大,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新业态较少,传统的“夫妻店”、“一店三代”的店铺比例大;二是缺少便利店、折扣店;三是没有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的综合性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四是“上住下店”形式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五是生鲜超市、净菜进中小型超市很少,相对于城市发展滞后。
  2.4 城郊镇商业档次较低。
  镇级商业均存在新型业态少,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一些批发市场、综合市场比较简陋、商业品种少,没有发挥当地产业优势或区域优势,缺少便利店、连锁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形式。目前各镇正加快引进超市进镇的进程。
  2.5 特色街、专业街有所强化。根据调查,目前盐城市基本形成了主要特色街、专业街(见表1)。
  2.6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快。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10年全市各类交易市场74个,其中世纪大道家居装饰材料市场群、宁靖盐高速公路道口汽车市场群正在加速形成。盐城市区商品交易市场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共有18个。
  2.7 商业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我市商业网点布局还存在规划滞后、网点建设无序、新型商业业态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布局不合理。由于规划滞后,一方面经营雷同、低档次的商业网点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新建的工业园区与居住区商业设施建设不配套,难以满足居民的购物及服务需求。
  (2)大中型商业网点过于集中。目前,市区商业网点有25%集中在建军路、解放路、人民路和迎宾路四条道路上,其中尤其以建军路更为集中,占商业网点的8.1%。
  (3)社区(居民区)商业设施明显不足,缺乏连锁网点。大众化浴池、理发、照相、洗染等网点逐年萎缩,给居民带来了极大不便,许多社区虽然也有一些“烟杂店”,但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4)商业网点整体层次偏低。现在商业网点结构简陋、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网点品位低,小、散、乱状况比较突出,商业群组合紊乱,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既体现城市商业形象,又符合规划区块定位和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商业层面结构。
  (5)现代商业业态发展不快。现有商业网点功能单一,传统经营形式网点占99.55%,现代新型业态网点只占0.45%。连锁经营起步较晚,规模较大、功能完备的购物中心还在建设中,缺少外国零售资本的进入,缺少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的连锁专卖店。
  (6)商品市场设施差且交易方式落后。盐城市区现有商品市场松散不集中,档次低、规模小、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不少市场不符合中心城区商贸产业发展导向要求,重叠布置、或空置率高、或惨淡经营、或形成空壳市场,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商品质量、卫生条件、管理服务等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3. 影响盐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加入WTO对盐城商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促进本地商业企业的改革,中国加入WTO之后,由于市场准入原则的放松,一批外国大企业将进入国内,给国内企业产生压力与动力,同时也带来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促使本地商业企业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促进盐城商业整体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助于商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拓宽商业企业融资的渠道,有助于国内商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助于促进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开放的市场要求具有健全的法制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入WTO在客观上推动了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3)国内商业企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客观上而言,加入WTO以后,率先进入盐城市场的外国商业企业将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相比之下,若未及时调整,本地的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手段等方面将无法与之抗衡,面临着被淘汰的压力。
  (4)国外企业的进入,将吸引大批本地的优秀人才,本地企业面临人才危机。盐城商业网点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空间布局和数量控制的静态层面上,更应关注的是未来商业业态的发展形式,商业网点的建设管理等层面上的问题。由于盐城自身市场建设的实际,外资介入仍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外资进入之后,主要的影响表现为:外来企业与本地零售业竞争分割市场;外来企业收购吞并本地企业;外来企业利用雄厚的资金建立配送中心,与本地批发业争夺配货市场;带来规范的商业运作模式促进本地市场经营与国际接轨。
  3.2 周边中心城市上海、南京的影响。
  由于服务业的聚集性和规模性,一般来说,都市圈的首位城市能够获得更优越的服务业发展条件。服务业在首位城市发展起来之后,能够部分覆盖周围一定距离城市的服务业市场,从而可能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其他城市服务业发展条件恶化。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心城市的服务业“阴影效应”。盐城和上海、南京的直线距离约为300公里,位于上海都市圈的辐射范围以内,服务业的发展处在上海的阴影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心城市上海的影响,特别一些大客户和差异化个体消费者的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为盐城商贸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盐城作为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必须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在长三角市场共享、产业共兴中对盐城商贸业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才能为盐城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应对迎面而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通过建设、整合、改造,尽快提升盐城商业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世界商业发展的要求。
  3.3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
  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盐城将形成 “一城多镇”的组团状空间形态,主城区建设用地保持“团块状”、形成“一城六片”总体布局结构的城市形态。
  一城:即盐城主城区。
  六片:以通榆运河、新洋港、串场河、新河、西环路、世纪大道、青年路等主要河流、道路为界限,将主城区划分为城中、城南、城西、西南、城北、河东六大片区。
  3.3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盐城市为了建设大城市,进行了行政区划格局的调整。2003年盐都县划入盐城市区,使盐城市市区面积由438平方公里增加到172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002年底的64.97万增加到150.24万。由此带来的大量传统商业需要转型的问题,为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十五”期间,盐城城市化率每年将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将达到55%,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余地和购买力增长的基础条件。
  3.5 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取得新进展,为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大洋湾旅游度假区、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泰山庙、宋曹故居、陆公祠等历史古迹2010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68.5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12%。
  3.6 区域交通的改善。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给商业带来无限活力。盐城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北翼部位,恰在南京、上海两大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且相对处在辐射范围的边缘。新(沂)—长(兴)铁路、南北纵贯全市;二级甲型公路标准的2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徐淮盐高速公路、盐城机场(航站已开通盐城至北京、广州、温州、南通等国内航线;盐城至韩国的国际航线)等,与正在或即将建设的一些交通基础设施,构成多运输方式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可与长江三角洲及其他地区有便捷的交通往来,使盐城既可利用上述两个经济圈在商业上的信息、业态优势,建设自己独有特色的商业环境,同时盐城又可结合自身的特色,突出在新型服装业、制造加工业、特色农副业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向外辐射的特色交易市场。
  3.7 房地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态势将引导小区商业设施的配套建设,盐城市发展方向是向南发展,所以城南片区已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区,必然会跟进配套大量的商业网点,从而带动该地段的商业氛围。
  4. 商业网点规划发展目标
  通过推进对现有网点资源的整合和新型商业设施的有序建设,优化网点结构与布局,提升网点现代化水平,逐渐形成总量平衡、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结构适当、配套完善的商业网点体系, 将盐城市打造成“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和海洋经济服务基地”,成为联系长三角,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商贸中心。
  5. 商业网点规划内容
  近期(到2012年)
  (1)市级商业中心商业网点营业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
  (2)社区商业初步实现步行10分钟,可基本满足社区居民购物、餐饮、修理、家政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
  (3)每个城郊镇基本商业网点面积达6000平方米以上。
  (4)符合标准的商业街达到15条,其中,规划新建3条,调整、改造1条。
  (5)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达到18处,其中,规划新建4处。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达到24万平方米以上,达到人均拥有0.4平方米。大型餐饮企业(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达到25处。
  (6)各类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面积≥5000m2,不含农贸市场)总数达到25个。
  (7)初步形成城北物流基地。
  中期(到2015年)
  (1)市级商业中心商业网点营业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以上。
  (2)社区商业实现步行10分钟,满足社区居民购物、餐饮、修理、家政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
  (3)每个城郊镇基本商业网点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
  (4)符合标准的商业街达到18条,其中规划新建3条。
  (5)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达到25处,其中,规划新建7处。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达到人均拥有0.4平方米。大型餐饮企业(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达到40处。
  (6)各类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面积≥5000m2,不含农贸市场)总数达到30个。
  (7)形成1个综合性物流基地、3个专业性物流中心的物流体系格局。
  远期(到2020年)
  (1)市级商业中心商业网点营业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以上。
  (2)大部分社区实现步行5分钟,可基本满足社区居民购物、餐饮、修理、家政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提供较为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
  (3)每个城郊镇基本商业网点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
  (4)根据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发展,培育若干新的商业街(区)。把已有的商业街(区)建成文化内涵深刻、特色突出、商流丰盈、业态清晰、业种结构合理、服务优质、游乐休憩设施齐全的一流商业街(区)。
  (5)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达到33处。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接近45万平方米,达到人均拥有0.5平方米。大型餐饮企业(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达到50处,形成2~3家大型集团化连锁餐饮企业。
  (6)各类商品交易市场(面积≥5000m2,不含农贸市场)达到32处,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群)达到9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群)达到8处;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群)达到15处。
  (7)盐城市成为连接南北的物流结点城市和江苏省的物流枢纽城市。
  6. 规划实施措施
  (1)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相结合,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2)在规划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在建设用地、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开发建设等方面必须按照规划及国家的相关规范执行。
  (3)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成份的投资人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各类商业网点建设。重点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建设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
  (4)积极支持各区搞好商业网点建设,鼓励并允许各区对本区亟须发展的商业网点制定地区差别政策,优先发展。
  (5)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每年发布商业网点建设导向性意见,对全市商业网点建设进行宏观政策引导,使盐城市商业网点建设规范有序发展
  
  [文章编号]1006-7619(2010)07-28-726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之一,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促使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以,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式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命脉。  【关键词】工程建设;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How to control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期刊
【摘 要】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做好合格的管理者的认识。  【关键词】合格的管理;协调沟通;统筹规则;勇于创新  To be a qualified manager  Li Hua  (Tonglu county social Insurance commission office Tonglu Zhejiang 311500 )  【Abstract】Pick a qualif
期刊
【摘 要】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人类文化和自然文化和谐发展。在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的前提下,人类新的符合生态要求的景观建设将成为当前最活跃的艺术。因此,现代景观艺术构成要素与设计方法已成为建设现代城市的基准之一。  【关键词】景观设计;构成要素;设计方法  Analysis on constituent elements & design tec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古树名木的调查资料对比和现状分析,着重论述了古树名木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保护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制订保护管理办法推广认养管理制度,建立古树保护基地、严禁采伐迁移、做好复壮等措施,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古树名木;现状;保护措施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old and famous trees  Wang Ting-ting  
期刊
【摘 要】中国建筑的文化历史深邃悠远、重厚纵横,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继续前进着。  【关键词】中国建筑;文化;传统  Discuss spirit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Chen Hui-xia  (Henan province authorities Architecture Design In
期刊
【摘 要】街道在城市功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人的视觉心理研究成果理论,针对不同功能街道类型,分析论证了交通性街道、商业性街道、三种街道围合界面的构成特点和景观特征。强调要重视街道围合界面的设计,提出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的若干具体措施。  【关键词】街道;围合界面;交通性街道;商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景观  The form and landscape of
期刊
【摘 要】果树的园艺学概念是指能生产可供人类食用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观赏树木分类中的果木类树种还包括果实具有观赏价值但不能食用的木本植物。大多数果树都具有优美的树姿、艳丽芬芳的花朵、形色各异的硕果,春华秋实,绿叶成荫,季相鲜明,由花朵的开、谢与时令的变化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作者简要总结了果树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及特有的产品食用价值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不同园林
期刊
【摘 要】文章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现状;原因;解决方法  Discuss status,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SMEs  Yong Xiao-xuan  (China Oil
期刊
【摘 要】针对居住区环境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着重从居住功能的适用性、住宅户型的多样性、创造良好的住区社会环境和注重公共服务系统的完善四个方面,并结合A小区来论述如何创造宜人的住区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宜居环境;人文;公共空间;公共服务系统  Discuss creating a pleasant environment of settlements  Xu Ding-xiong, Jiang
期刊
【摘 要】分析了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和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结果准确性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施工图结算的方法,以提高工程预结算人员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工程预结算;施工图;工程量  The engineering prepare a balance of accounts probl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research  Yang Yan-kui  (Fosh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