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生物课改的矛盾及相关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当前生物课改的现状入手,有条不紊地指出了当今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与有限资源之间、小科目与主课之间、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之间、工作量与课标要求等方面之间的种种矛盾。并根据这些矛盾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提升生物教师素养、淡化小科目与主科目间的界限、强化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采用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以利于减轻教师负担,提升学习效率等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课改;实际矛盾;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14
  当前课改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决心彻底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明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然而在生物课程改革中,上述理念的真正实施和目标的真正实现将会遇到很大麻烦。著名的“木桶原理”阐述了一个道理:木桶水位的高度,决定于最短木板的高度。笔者认为以下一些存在于实际工作中的矛盾,极有可能会成为此次生物新课程标准改革这一木桶中的最短板。
  一、当今生物课改的矛盾
  矛盾一:新课改对教师要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矛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正在走入生物教学课堂,课堂气氛和效果明显改观。然而,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普遍化、大众化。退一步说,就算全国所有的学校都有多功能教室,也需要丰富的专业教育人才为后盾。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专任生物教师偏少,很多时候生物课都是由其他科教师兼任,课堂教学也仅限于照本宣科,更不用说制作课件了。
  矛盾二:生物等小科目与主干科目间的矛盾
  目前,许多学校为了上质量、创品牌,将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在某些学科上,同时在思想上将不同学科区分为主科和小科。另外,家长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在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也鼓励自己的子女在主科上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通过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学生们也就认为:这个学科很重要,那个学科学好学坏无所谓。这样对生物学科教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矛盾三:生物学科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间的矛盾
  生物学科在当前学校教育中仍然属于弱势学科,其本身所能支配的课时相对于其学习的内容来说显得偏少,教学过程中又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冲掉几节课,导致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突出。就目前的教学时间来看,只用于理论课的教学还是勉强够用,但要保证实验课全部开出、开好就比较困难了。有的实验课可以在实验室结合理论学习一堂课。但有些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练习的实验必须要用一个课时才能保证实验的质量。试问:偏少而又得不到保障的学习时间,又如何能将这些弱势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实到位呢?又如何面对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
  矛盾四:生物等小科的教师工作量与课程标准要求间的矛盾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强调注意个性化教育。然而,一个教师大都要求承担六、七个班级以上的教学任务。以每个班50人计算,每位教师至少要面对300多个学生。试问:每位教师在每个学生的身上所能倾注的精力能有多少呢?在这样的情形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并设法培养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又谈何容易。
  二、解决矛盾的对策
  上述这些矛盾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生物课改计划的落实,成为木桶原理中最短的那几块桶板。那么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呢?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 加大教育投资,加强硬件设施投入,提升生物教师素养
  1993起,我国就提出了教育经费要占GDP比例4%的宏伟目标。弹指一挥间,十年光阴转瞬而去,而这个目标却一直难以实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能够尽快实现,我们也要从教育入手,加大教育投入,让所有的贫困地区和边远学校的硬件设施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就生物学科而言,除了像理化学科一样能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外,还需加大力度培训专职生物教师,提升现有生物教师的专业水准。
  2. 淡化小科目与主科目间的界限
  具体做法是从初中阶段甚至是小学阶段即开始采用分次考试,综合评价的方法,改变原来的一考定胜负的考试制度。在学生学习的特定阶段组织各有关科目的会考,会考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一部分依据。各学科在考试成绩中应占有同等重要的分量,退一步说,各科的分值不应相差太大,比如,语文、数学和英语占120分,而生物只占60分,从而淡化主科目与小科目间的界限,让生物等小科目都能得到全体师生和家长足够的重视。
  3. 初中生物课程和教学内容实现综合化
  新的教材应紧扣新课程标准,强化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强化基本的生物技能,强化生物与社会、科学、技术相结合。从初中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要出发,选取必须的、学生能够接受的、反映生物科学全貌及最新进展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强化知识的综合性,淡化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体的各自特殊性,将植物学、动物学和人体生理学的知识按生命的主要特征重新组合。例如,初中阶段讲授“植物的呼吸”知识,讲授“动物的呼吸”知识和“人的呼吸”知识,目的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分别了解植物是如何呼吸的、动物是如何呼吸的、人是如何呼吸的知识,学生应该了解生物呼吸的共性和特性知识。教材应整合各种生物的呼吸方式,减少内容,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总之,初中生物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可以避免分科教学内容的重叠,减轻课时量,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这样,生物学科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间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 采用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
  全世界被评为“最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国家是芬兰,而该国的教育从小学起就实行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笔者认为该国的这项制度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它有如下好处:首先有利于解决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间的矛盾,因为这种制度允许学生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选修相应学科,而不必每门学科都学,有利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其实,在现在的教学制度下,有很多知识是学生在中学阶段花费了大量时间才好不容易学会到的,而这些知识在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却毫无用处,并很快会被忘掉。其次有利于解决教师工作量与教育要求间的矛盾,采用这种制度后由于学生的分流,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数将有可能维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数量上,有利于教师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
  总之,笔者认为加大对生物学科的各类教育投入,淡化小科目与主科目间的界限,实现初中生物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采用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物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每一项可能存在的不良因素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课改进程,而每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应该始终围绕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的能力”这一目标。愿生物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纪达中学 515400)
其他文献
睡眠与血糖相互影响.睡眠差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糖异常.研究表明,长期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睡眠时间正常的人.多睡,
期刊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凉山调研脱贫攻坚时深刻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
本刊讯5月15日,黄河防总召开2020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近日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认
期刊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学生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展,开展美术教学创新.面
胰腺炎疾病病发原因主要为胰腺因胰蛋白酶故障而引发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该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烧发热等症状.一般而言,胰液如果流出道
期刊
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造来说,其在整个声乐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且能加强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原有作品进行进一
合唱本身作为基层群众最广泛的文化建设项目,对群众来说,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我们必须做到能够充分的认识合唱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合唱中产生的问题作出解答,来
为明确转cry2Ab4基因抗虫棉(L280)与转cry2Ab4、vip3Aa11基因双价抗虫棉(L282)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通过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
2003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作为此次会议的
有“神仙果”美誉的就是名贵中药——罗汉果,是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名贵佳品.rn罗汉果又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裸龟巴,为多年生藤本落叶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干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