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公共图书馆为老年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从提高馆藏资源的針对性加、强对群体活动的提供、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加强组织支持四个方面提出服务老年用户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服务;提升策略
根据国际通用做法,联合国将判断“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定为凡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的人口社会结构。据2016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于13%,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超过8%,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首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估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5%。上述数据说明中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而且其社会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社会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方面,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老年用户群体而言,开展“老图工作”对于减轻老年人心理问题、发掘老年人潜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实现终身教育意义重大。
1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服务存在的问题
1.1馆藏资源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为老年用户服务时一般都没有专门区分老年用户和成人用户,而是将老年用户笼统地划分在成人用户群体里,这样就导致在为老年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容易忽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专门需求、没能专门对老年用户的需求进行详细研究,所以常出现面对浩瀚的知识,老年人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造成上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学者习惯从理论研究出发,实证研究相对较缺乏,对老年用户真实需求的调研就更少,所以在为老年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时会由于缺乏数据支持而不能提供老年用户真正想要的资源。
1.2专门服务开展不足
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还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文献资源借还,没能考虑到老年用户对图书馆的其他需求。牛丽对其所在工作单位吉林省图书的老年用户进行了分析,她将老年用户群体划分为休闲型、问题型、求知型三大类,并对这三类用户所占比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三类用户所占比例分别为30%、10%、10%,可见在老年读者群中休闲型用户人数最多。这些用户来图书馆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吸取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寻求娱乐和社会交往,所以参加群体活动对他们而言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虽然不少公共图书馆也开展了一些针对老年用户讲座、演讲、文艺活动等,但大多数没能形成系统性,长期坚持下去,有些活动甚至只是为了应时应景,且这些活动多数只在图书馆内举行,而馆外活动相对较少,不能为健康状态较差的老年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1.3宣传工作不到位
目前许多老年用户不知道公共图书馆都为老年用户提供哪些服务,甚至有的用户不知道所在城市共图书馆的位置,即使部分老年用户知道公共图书馆提供一些服务,他们也很少去图书馆寻求帮助。图书本身也很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主动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信息推送给老年用户,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老年用户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出现。
1.4组织支持
目前在为老年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缺乏组织支持是造成各种问题的一大主要原因。在组织支持方面,首先,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没有专门服务老年用户的规章制度,不能保证经费的稳定和人员的数量以及质量;其次,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服务老年用户的意识不足,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没能将老年用户放在突出位置;最后,在经费的筹备和与其他社会组织协调为老年用户提供服务方面积极性不高,是图书馆服务的推广受到限制。
2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提升策略
2.1提高馆藏资源的针对性
公共图书馆应当细分用户群体,将老年用户一般成年用户群体中分离出来,加强对他们需求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在馆藏资源采购时应当充分考虑其所在图书馆服务主要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特征,针对他们的信息需求特点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资源,比如可以加大对医疗保健、子女就业、养生、大字体书刊、老花镜等资源的提供。
2.2加强对群体活动的提供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对“消遣娱乐”型老年用户提供群体活动,以帮助他们度过最无聊的岁月。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邀请有关老年人心理及健康方面的专家定期在图书馆举办讲座;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书法展、手工艺品展等活动;书馆还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宣传和讲座,还可以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活动以加强隔代交流。图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为老年用户播放红色经典电影和提供音乐鉴赏等活动以激发他们对美好岁月的回念。
2.3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
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流动公共图书馆在为老年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在老年人聚居区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让老年人了解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以及针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鼓励他们进入图书馆;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各种社会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合作,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最后,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图书馆专题网页,并与各类老年组织机构的网页建立链接,为老年用户适时提供各种书目信息、活动举办时间、馆藏信息、信息咨询等。
2.4加强组织支持
公共图书馆可以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为老年人服务的专门资金,同时也可以与咖啡馆等机构协作,以出租场地的形式创收来保障为老年人服务的资金;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争取慈善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员工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馆员培训来提高图书馆服务老年人的意识,促进官员对老年用户心理特征的了解。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积极探索与其他老年组织比如敬老院、老干局、社区、老龄协会等的协作为老年用户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维宁.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老年读者的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方金玲.老龄化背景下图书馆优化老年读者服务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0)
[3]纪向型,黄丽霞.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新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4(5)
[4]邵显升,刘孜鹤,孙丽文.关爱老年读者构建和谐社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
[5]牛丽.浅谈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J].图书馆学研究,2005(2)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服务;提升策略
根据国际通用做法,联合国将判断“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定为凡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的人口社会结构。据2016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于13%,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超过8%,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首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估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5%。上述数据说明中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而且其社会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社会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方面,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老年用户群体而言,开展“老图工作”对于减轻老年人心理问题、发掘老年人潜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实现终身教育意义重大。
1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服务存在的问题
1.1馆藏资源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为老年用户服务时一般都没有专门区分老年用户和成人用户,而是将老年用户笼统地划分在成人用户群体里,这样就导致在为老年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容易忽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专门需求、没能专门对老年用户的需求进行详细研究,所以常出现面对浩瀚的知识,老年人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造成上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学者习惯从理论研究出发,实证研究相对较缺乏,对老年用户真实需求的调研就更少,所以在为老年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时会由于缺乏数据支持而不能提供老年用户真正想要的资源。
1.2专门服务开展不足
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还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文献资源借还,没能考虑到老年用户对图书馆的其他需求。牛丽对其所在工作单位吉林省图书的老年用户进行了分析,她将老年用户群体划分为休闲型、问题型、求知型三大类,并对这三类用户所占比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三类用户所占比例分别为30%、10%、10%,可见在老年读者群中休闲型用户人数最多。这些用户来图书馆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吸取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寻求娱乐和社会交往,所以参加群体活动对他们而言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虽然不少公共图书馆也开展了一些针对老年用户讲座、演讲、文艺活动等,但大多数没能形成系统性,长期坚持下去,有些活动甚至只是为了应时应景,且这些活动多数只在图书馆内举行,而馆外活动相对较少,不能为健康状态较差的老年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1.3宣传工作不到位
目前许多老年用户不知道公共图书馆都为老年用户提供哪些服务,甚至有的用户不知道所在城市共图书馆的位置,即使部分老年用户知道公共图书馆提供一些服务,他们也很少去图书馆寻求帮助。图书本身也很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主动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信息推送给老年用户,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老年用户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出现。
1.4组织支持
目前在为老年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缺乏组织支持是造成各种问题的一大主要原因。在组织支持方面,首先,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没有专门服务老年用户的规章制度,不能保证经费的稳定和人员的数量以及质量;其次,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服务老年用户的意识不足,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没能将老年用户放在突出位置;最后,在经费的筹备和与其他社会组织协调为老年用户提供服务方面积极性不高,是图书馆服务的推广受到限制。
2公共图书馆老年用户提升策略
2.1提高馆藏资源的针对性
公共图书馆应当细分用户群体,将老年用户一般成年用户群体中分离出来,加强对他们需求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在馆藏资源采购时应当充分考虑其所在图书馆服务主要老年群体的信息需求特征,针对他们的信息需求特点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资源,比如可以加大对医疗保健、子女就业、养生、大字体书刊、老花镜等资源的提供。
2.2加强对群体活动的提供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对“消遣娱乐”型老年用户提供群体活动,以帮助他们度过最无聊的岁月。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邀请有关老年人心理及健康方面的专家定期在图书馆举办讲座;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书法展、手工艺品展等活动;书馆还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宣传和讲座,还可以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活动以加强隔代交流。图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为老年用户播放红色经典电影和提供音乐鉴赏等活动以激发他们对美好岁月的回念。
2.3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
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流动公共图书馆在为老年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在老年人聚居区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让老年人了解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以及针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鼓励他们进入图书馆;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各种社会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合作,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最后,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图书馆专题网页,并与各类老年组织机构的网页建立链接,为老年用户适时提供各种书目信息、活动举办时间、馆藏信息、信息咨询等。
2.4加强组织支持
公共图书馆可以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为老年人服务的专门资金,同时也可以与咖啡馆等机构协作,以出租场地的形式创收来保障为老年人服务的资金;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争取慈善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员工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馆员培训来提高图书馆服务老年人的意识,促进官员对老年用户心理特征的了解。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积极探索与其他老年组织比如敬老院、老干局、社区、老龄协会等的协作为老年用户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维宁.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老年读者的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方金玲.老龄化背景下图书馆优化老年读者服务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0)
[3]纪向型,黄丽霞.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新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4(5)
[4]邵显升,刘孜鹤,孙丽文.关爱老年读者构建和谐社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
[5]牛丽.浅谈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J].图书馆学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