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qiu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这部分内容相关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科,也就是说,在数学的学习中,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新课标也提出,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调整一些教学策略,创设一些有趣生动的活动来将学生带到那个问题中去,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學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注意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一、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些密切的联系,这些数学知识的运用便利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一个跟学生的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小学课本中关于年份的时候,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日开始入手,可以先让一些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然后老师可以给我们讲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家都是每年过一次生日,但是有一个同学就比较特殊,她说她要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然后先让学生明确一年有24个月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问学生既然一个月有30天,为什么一年会有365天,由此引申出大月和小月的区别,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其中,平年的年份,2月有28天,闰年的时候,2月有29天,每过四年有一次闰年,因此这个同学是出生在了闰年,每四年有一次闰年,所以他只有四年才过一次生日。如何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就用个年份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证明这一年是闰年,比如说,2008÷4,这个是没有余数的,证明这一年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有29天。关于大月和小月的区分,老师可以教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数大月和小月:握紧拳头,骨头凸起的地方,从食指的骨头开始数,凸出来的地方为大月,凹进去的地方为小月。其中要注意的是,7月为大月,8月也是大月,这样就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了有关于年份的知识。在有关年月日的教学中,小学生对于过生日是比较感兴趣的,从生日的问题设计导入,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 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生的学习中,他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这些故事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自己平时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物体的体积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入手: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水少瓶口小瓶颈长的水瓶,乌鸦怎么都够不着,最终乌鸦想尽办法发现了喝到水的办法,结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喝到了幸福的水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要善于思考、动脑筋去解决问题。但是为什么乌鸦能够喝到水呢?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是因为乌鸦丢了小石头进入水中,石头具有一定的体积,就让水面上涨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由此引出关于体积的教学。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从而减少他们思考和理解的时间,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 结合多媒体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给教学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给学生呈现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图形旋转和平移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两张图形平移和旋转得到的不同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上的图形各有什么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平移和旋转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 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王国龙.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4):68-69.
  [2]郭洪莉.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7.
  [3]刘文营.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8.
  [4]田玉明.情景教学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研究[J].速读(上旬),2018(12):225.
  作者简介:
  许延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石榴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历史:弯路有几条?民办教师是50年代初期的产物,当时新中国在创办公立学校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办学;尤其在广大农村,普及基础教育靠的就是“民办公助”。此间,全国中学民办教师约有1.5万
摘 要:初中学习是同学们人生的转折点,而初中数学又是一门比较难懂的科目,其涉及的知识较难,很多同学学习起来很吃力,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重要只要其他学科学好就行了。但是数学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在后续有很多学科都运用到。教育部门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初中教学也经历了很大的改革,这一改革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教学资源对高中教学制定了常规训练模式,为学生们改造出很好的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人们使用的重要沟通方式。随着国家对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围绕当前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结合
葡萄作为桔小实蝇寄主的测定试验梁广勤梁帆杨国海梁小丹司徒保禄(广州动植物检疫局510010)葡萄是实蝇的寄主之一。由于不同实蝇种类对不同品种的寄主,其嗜好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据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科,其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是依赖于多媒体辅助。多媒体辅助在英语课堂
摘 要:高校创业基础课程要以培养创业者为目标,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等多种信息技术,基于学生主体性和课程开放性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以锻炼创业能力为主,但实际教学过程却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创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及作用、转变课堂教学形式、建立校企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为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搭下基本框架,使高校大学生真正学创业课、行创业路
摘 要:由于现如今,高中物理当中练习题的种类或习题的类型都在不断更新,这就会使學生们不断进行学习并充分了解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但还是在解决物理练习题时非常困难,因此在关注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学生自身解决问题能力。本文主要简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进行教学时的应用,进而提出对于高中物理解题时的一些技巧,希望可以对提升高中物理教师们起到微薄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策略
摘 要: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简要论述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阅读教学新要求,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在具体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初中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在语文阅读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如何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如何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初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的课题。笔者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浅谈如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培养  一、 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