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婚姻管理制度亟待改革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也是建立家庭、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前提。一个婚姻关系的确立,标志着一个新的生育单位的产生。婚姻和生育是紧密相连的人口活动形式。因此,婚姻管理和生育管理两项工作应该相互统一,由一个管理机关来承担。但是,我国的婚姻管理自解放以来一直由民
其他文献
<正> 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人口数量多、素质低。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在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必须重视人口素质的研究。本文试就身体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正> 近几年来,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缘的萧山市农村,从外省及本省边远县流入了大批前来求偶落户的女青年(简称外来女),到1990年3月底止,已达7884人,目前还在继续增加。 1989年7月,该市对外来女作了一次普查,对其状况有了基本的多侧面的了解。在
<正>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正> 为了解决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解除农民对落实节育措施,子女养育和养老等问题的顾虑,把保险引入计划生育工作,是控制人口的有效途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的新内容。本文就如何认识保险在人口控制中的意义、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以下看法。
<正> 一般来说人口的平均寿命应该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是,我们所见到的生命表大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零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小于1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而同一般意义上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相矛盾。这就是所谓生命表中平均预期寿命的矛盾现象。
<正>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是联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地区、城乡之间以及开展国内外经济贸易、科技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重要环节。它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先导地位。国家经济要振兴,交通运输必须要先行。
<正> 人所共知,天下第一难的工作莫过于农村的计划生育。难在哪里?困难之一就是村一级缺乏工作网络。广大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由过去的集体生产改变为一家一户的生产。象以往那样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农民家庭的生产和生育行为愈来愈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有些工作后进的地方,一时出现了乡干部不下队,群众不开会的局面,致使党和政府的许多政策贯彻落实不到群众中去,甚
<正> 我国史前时期人口结构的研究,就目前来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依据能搜集到的资料,对史前时期仰韶文化的人口自然结构作一些初步探索。 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结构在不断变动。但人口自然结构的变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史前社会,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极端缓慢,这种稳定性更加显著。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史前时期的某一特定阶段、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自然
<正>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回升,计划外生育增多,据国家计生委统计,1989年上半年全国比上一年同期多出生51万人。据计算,89年年末我国总人口超过11.11亿。严峻的现实再一次向我们提出了警告:如不严格控制人口,我国不仅不能实现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2亿左右的目标,而且永远摆脱不了贫困和落后。
<正> 生育观是指人们对生育行为的看法,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支配生育行为。许多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生育观这个中间变量来影响婚姻、生育模式而最终影响生育率的。家庭是人口再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