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甜莜莜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ang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物产丰富,但若单论其田间小道无疑是有些荒芜的,荒芜到只有尘土、车辙、牲口粪和两边随季节推移而做宽窄变动的野草带。夏秋时节,雨量充沛,草木葳蕤,无论“远芳”还是“近芳”都在肆意地侵占着古道。
  但当你来到一棵龙葵草面前时就是一个美丽的例外了。龙葵草,是我后来在网上查询一种小草的名字时,于无意中在“相关植物”一栏中借助图片第一次得知其学名的。以前,我们都叫它甜莜莜。
  甜莜莜的植株高度不超过一米,在盛夏和初秋开出白色的小花,四至十朵的小花呈聚伞状分布,其果实外形和大小与黄豆粒相当,亦呈聚伞状分布。凑鼻细嗅,小花中不时会有淡淡的香气逸出;近处细瞧,花开五瓣,素白洁美,而花蕊羞涩,藏于黄色的花冠筒中,样子显得玲珑可爱。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它的果实,待基部相连的五瓣小花向后翻折,逐渐收敛枯萎并最终落地,一个小米粒般大小的青实就会显露出来。待其由小变大,由青变紫变黑,我们知道,享受美味的时刻到了。
  丢一颗或者几颗紫黑色的浆果入口,脸上就绽出了喜悦的笑容。只是,当时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蓦然回首,那份酸中带甜的味道无声地浸润在被拉长的岁月中,竟然升格为一种很故乡的记忆,一种很童年的味道。
  我喜欢这种记忆和味道,也喜欢浆果破裂后留在手上的气味。这种气味和我与其茎叶亲密接触后留在手上的气味一样,让人闻之顿生清新感。于是,整棵甜莜莜草就都在我喜欢的范围之内了。
  我的小伙伴们也是喜欢这种味道和气味的。这堪称田间小路旁唯一长出的野果总能吸引我们前去驻足,然后俯下身子一番采摘和尽情享用。
  然而,大人们却不赞成我们这样做的,他们对未调查清楚是否有毒性的入口之物向来是持谨慎态度的。而我们向来也是“听话”的,从来不在大人们面前大快朵颐。
  我们这样做是有依据的,早就有人挺身而出“日啖莜莜二十颗”,然后静待实验结果,一直到第二天晚上也未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从那以后,向来相信“科学实验”的我们自此较之以前更加“肆无忌惮”了。当然,我们还不会笨到与大人们展开唇枪舌战的地步,只需背着他们享受美味带来的快乐就可以了。不过,我们也是限量食用的,决不会把一片甜莜莜的果实顷刻间采撷一空。
  中秋时节,成熟的甜莜莜逐渐变软,此时就不宜食用了。待浆果内的汁液越来越少,果皮就最终干瘪成一层仅仅裹着若干小小种子的薄皮了。这层薄皮也会在时间的风里破损掉,让种子投入大地的怀抱,待明年再次继续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的荣枯历程。
  彼时,我们并不知道,甜莜莜也是一味全草都可入药的中药,可清热解毒,可活血消肿,既能内用,治疗咽喉肿痛等病,也可外用,敷在跌打損伤的患处。
  彼时,我们没有充裕的水果储备,甜莜莜的滋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舌尖上的记忆,这份记忆直到今日也未曾消退。毕竟,漫长岁月里曾有一段时光被田间路边的甜莜莜一遍遍地吸引过,甜蜜过,温馨过。
  真正让我对甜莜莜生出敬意,缘于一次野山之行。太行山中一座小山的山顶之上,有一片灰白色的石阵,石上生有许多形状奇特的小洞,深度大多不盈尺的小洞中长出柏树、桄榔树、酸枣树等。近处看时却发现,在一个椭圆形的竖直小洞中,居然还有一株相对柔弱的草本植物昂首挺出,挺出洞外将近三寸的高度。日光下泻,影布石上,竟是一株结着青色果实的甜莜莜!不知是何时生起的一阵风,把一粒甜莜莜的种子刮进这个有着极薄土壤层的洞穴之中,然而甜莜莜带着向上的初心,凭着坚强的意志,一点点地举高自己,终于见到了洞外的世界!
  一个深秋的日子返乡,路上又见甜莜莜,枝上开着白色的花朵,在天地肃杀的大背景下格外地显眼。是谁说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甜莜莜就是一个例外。
  走近一株甜莜莜,我对它的敬意又加深了一层!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加快海权复兴,维护贸易利益,使自己扮演的角色正常化、平等化,这才是硬道理。    直到2月18日,随着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媒体报道及受害方的控诉,中国商船被炮击的真相才浮出水面。到此时,俄方终于承认对民用货船发射炮弹数百发,并声称开炮的命令是由联邦安全局亲自下达的。  有必要对民用船只进行这么大规模的炮击吗?许多人为此惊诧。日本《产经新闻》也发出如此质问。    民用船只与民事纠纷    正如国际
与朋友相约一起爬泰山看日出,放言无论多累都要看到向往已久的日出。  到了山顶,已是傍晚,疲惫的身躯和饥饿的肚子让我们无暇顾及眼前的风景,抓紧时间找个落脚的地方才是正事。山顶的宾馆不像山下的舒适,简陋而又潮湿。高昂的价格让许多旅客放弃休息,七八個人共处一间房屋,抽烟、打牌、聊天……用所有能用的方式打发“无用”的时间——对于大部分看日出的人来说,所有与日出无关的时间都是无用的,甚至是多余的。  简单吃
有句话说得好: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慈悲,是一个人做人的极致。  慈悲,来自佛家理论,佛经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教诲。其实,慈悲的内核,很好理解,就是人人皆知的四个字——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到了极致,就是慈悲。  近代画家丰子恺《护生画集》中有一幅《方长不折》的画,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欲折取塘边的柳枝,被牵着孩子路过的妇人制止了。诗道:“道
大学毕业后,我和汤姆一起进入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后来有人推荐我们去一家非常大的软件公司工作,我和汤姆就辞职去那家软件公司面试。经理在办公室里接见了我们,在谈了很多工作话题之后,经理显得对我们非常满意,后来经理突然问我说:“你觉得以前你工作的那家公司怎么样?”  其实我挺喜欢以前那家公司的,但面对着新经理,我觉得我必须要说几句对以前那家公司的不满才行,否则我怕新经理会以为我非常留恋那家公司。于是我用厌
在天水麦积山附近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兔子隔山跑,转转归旧窝。意思是别看兔子满山乱跑,路线千变万化,最终都要跑回到通往巢穴的老路上来。熟悉兔子这一底细的村民们常常用下套的方法捕获它们,这个套往往由一根细铁丝拴成两股,圈出一个比兔子头稍大一点的活套,拴在木橛子上钉在野兔的必经之路上,再调整铁丝套的高度使它离地四五厘米。兔子嗖地窜过去的时候,耳朵一旦挡在圈上整个脑袋就会被套住,被套住的兔子只知道使劲往前
笑是人世间最美的风景。而在我的记忆之中,有的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代佳人,也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大英雄,他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老人,他是我的外公。  外公屬虎,又是家中的长子,下放回城后进入工厂,嗓门特大,家里大事小事都由他说了算,别人都让他三分,可外公却唯独对我疼爱有加。小时候的我性格特别内向,外公经常会说一些趣事来逗我,每次我还没笑,外公就已经眉飞色舞哈
我的一本书里,夹了两枚干了的玫瑰花瓣。那是今年四月里,我们去邻县赏花带回来的。徜徉在无边的花海,大家都陶醉了,牡丹、芍药、玫瑰,开得肆意张扬,天地为之生辉,大家激动得有些忘情,像孩子一样,闭着眼睛使劲嗅花香,想要把花香永远留在肺腑里。  这时,偏偏有个人说了句煞风景的话:“可惜呀,花无百日红!”我白了他一眼,答道:“那怕什么!即使花谢了,我们已经把花开的盛景留在心里了。眼前无花,也可以做到心中有花
我们总在渴望温暖。  当夜幕笼罩,我们无助地蜷缩着,渴望太阳投来温暖的阳光;当雨雪降临,我们瑟瑟发抖,渴望火炉赐予温暖的火光。  可是,“太阳虽暖不当衣,墙上画马人难骑”,一切外来的凭借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唯有内心的温暖强大才足以让自己焕发永久的青春活力,融化体内一切寒冰。  “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成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虽然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还记得黄家驹的这首《光辉岁月》吗?每每听到这
去朋友家玩,发现他家的书房里多了一幅字:细水长流,岁月静好。我疑惑地问:“人家挂幅字都写‘宁静致远’或者‘难得糊涂’之类的,表明自己的心志,你写的这几个字怎么讲呢?”朋友一笑,说:“这是我四十岁生日时写的,也是为今后的日子定好的生活基调!”  生活基调?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乐曲有基调,绘画有基调,文学作品有基调,说的是主要风格和基本感情。有了基调,作品就不会偏离主题。可生活基调又是怎么回事
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段时间了。骑自行车出行,环保健身不用说,我还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四季的温暖寒凉,体验春风、夏雨、秋叶、冬雪细致而微的變化与静美。初春的清晨,晓风拂面,已褪去了冬的凌厉,带着丝丝暖意。沿街的花花草草已经兀自悄悄发芽、长叶、开花……黄的迎春、粉的海棠、紫的丁香、大朵的白的紫的玉兰……五彩缤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次第竞放,应接不暇。一路走一路欣赏着它们给我的惊喜。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