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话科学回答了哪三大问题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l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解决了事关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三个重大认识问题,是指导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一)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需要不需要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是党的法宝,这是我们党的干部都耳熟能详的。但对于其中的深刻寓意却缺乏深究,以致出现了手持法宝不会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统一战线法宝地位的思考非常深入,深刻揭示出其政治意义。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深刻阐述,把我们对统一战线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全党进一步用好这个法宝指明了方向。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战略方针和政治优势。我们党历来有重视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好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生动的语言来概括: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概括起来就是: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这“三个多样”直接关系到统一战线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变化、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变化,使统战工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線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
  (二)科学回答了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问题。简要地说,需要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展开来说,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统一战线的这个新表述,第一次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统一战线性质,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的新思想,进一步拓展了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研究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扎扎实实做好统一战线各方面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这段提纲挈领的主题词,明确回答了我们需要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什么?就是提供广泛力量支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凝聚力量就要靠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海外爱国人士等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达数亿之多。只要把这么多人团结起来,我们就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不重视统一战线,主要原因是对党外人士力量的思想认识上有3个“结”没有解开。一是力量比较的“结”:认为党外人士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二是作用发挥的“结”:认为党外人士是一支比较麻烦的力量。三是性质判断的“结”:认为党外人士是一支消极甚至异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了这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论断。比如,同过去相比,我们党内汇聚的各方面人才很集中、很庞大,但依然有大量人才在党外。党外知识分子数量有8900多万人,占知识分子总数的75%,特别是民主党派拥有一大批人才。
  (三)科学回答了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有其特点,做好统战工作不容易。一些党员干部不会做统战工作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其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不会领导,二是不懂政策,三是不讲方法。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战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做好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政策性强,也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统一战线中的各种关系、各种问题,很多都要靠政策来调节。不学习、不熟悉统战政策,遇到问题就会荒腔走板、动作变形。统战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讲求很强的工作艺术。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要有特殊的方式方法。
  着眼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必须”:一是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统战工作中,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委领导而不是部门领导、集体领导而不是个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定不移,但也要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帮助党外人士排忧解难。二是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三是必须善于联谊交友。联谊交友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铁不够铁。交朋友的面要广,朋友越多越好,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话的挚友诤友。
  (摘自光明网)
其他文献
河北省委党校校刊始创于1985年,至今已整整30个年头了。  记得酝酿创办校刊大约是在1983年。当时粉碎“四人帮”已经7年,党和国家的工作已经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各方面的工作都在蓬勃开展,党校教育事业也在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校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和问世的。当时,校委的决心很大,全校教职员工也强力支持。于是,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在党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校刊,终于诞生了。  说她在党
语言艺术,学无止境。语言技法,不可穷尽。语言之美,难以尽述。从词法到句法,从逻辑到修辞,从外形到内质,从词素到音韵,我们一点一滴地把积累的原料送进实践的"烤箱"里精心"烘焙",
谈到关系管理,人们似乎总有一种极其微妙的心态,往往把关系管理等同于行贿受贿、走后门、开绿灯等。实际上,只为短线目标的相互利用,是完全失败的关系管理,是关系管理五重境界中的下下之选。领导者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关系管理,不仅会在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上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甚至会堕入非正当关系圈、权力圈、贪腐圈,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和悲剧结局。  关系的领导力   社会和组织的善治是不同管理模式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也是一场领导方法与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要解开繁难复杂的治理方程式,法治是最有效的一把钥匙。  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人治思想、长官意志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凡事自己说了算,脑子里没有法律这根弦,“仍然痴迷于人治”。在他们看来,法律程序限制太多,许多“急病”等不得慢郎中,远不如
在短时间内视频点击量就超过了15.5万次、社交网络转发量高达12万次以上的《美丽的神农溪》MV中,身着白衬衣的陈行甲帅气开唱:“哟哟耶,哟哟耶,一道小河弯哟,清清亮亮地流。一叶豆角舟,飘飘荡荡地走……”  作为一位县委书记,在“全民代言神农溪”活动中身体力行,亲自上阵为激活巴东沉睡的优质旅游资源助力,陈行甲可谓在全国都开了先河。  平素里的陈行甲总是面带笑意,看上去温文尔雅。他身材颀长,很有书生气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有精气神。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在“去官气”中“蓄底气”,在“接地气”中“得人气”,将“四讲四有”要求化为行动,让群众切切实实看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要深入基层接地气。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在群众。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党员干部才会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党的事业才会有必胜的力量和光明的前景。接地气,关键在“接”。不接触地中活力之
为什么要让领导干部学习国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早在党的十八大之前,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就曾表示,领导干部
不赞成"红二代"提法   “父辈打下的江山,我们有责任来保卫父辈的成果,不能给父辈脸上抹黑。”“‘红二代’只是一个时代符号,将留下历史的痕迹,但也将成为历史的过去。”“干部子弟搞特殊化是不对的,歧视干部子弟也是不对的。”近日,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少将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对“红二代”的话题畅所欲言。作为一名世人眼中标准的“红二代”,他认为,当前,社会上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
会议活动组织得多了,往往会发现,出错的经常是那些“想当然”的地方。比如,筹备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想当然”地认为有人解决;筹备过程中有关方面提出要求时,“想当然”地全盘接受;实施过程中出现疑问时,“想当然”地任其发展。这些情况难免导致差错和失误。只有用非常谨慎的态度,“较真”到底,才能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案例一:前几年,市里的季度工作会要求现场直播。第一次筹备时,我们就想
红军长征时期的“诗与歌”是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蕴含着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精神力量,其所表现出的崇高理想以及革命乐观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人民至上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元素。  “为革命而死,死而无憾”的崇高理想  “革命理想大于天”。理想是维系和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天上有敌机狂轰滥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红军指战员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