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引导的镜外环锯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克氏针引导的镜外环锯技术(ET技术)和传统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者之间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且在术中需要行腰椎间孔成形术的10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TESSYS技术组,采用ET技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为ET技术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以及术后48 h、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

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T技术组术中平均透视次数和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TESSYS技术组[(11.9±1.8)次vs(16.3±2.4)次;(64.8±5.6)min vs(82.3±7.2)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18、13.782,P均<0.001)。107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2组患者术后48 h、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改善,各时间段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ESSYS技术与ET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而ET技术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其他文献
采用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Penicillium expansum PED-03脂肪酶(PEL),利用固定化PEL在非水相中对(R,S)-2-辛醇进行手性拆分,考察了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处理对PEL
敦煌雕版佛画是今天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版画.中国古代雕版佛画,是被因宗教民间信仰所选择和适应文化生活之需要,以一种方便传播、适合群众从事简化佛事活动的宗教器物
P204-氧肟酸已在工业上用于分离富集提取锗,在分析上也应用P204-氧肟酸萃取锗,然后用氢氟酸或氟化铵反萃取后进行比色测定。由于氟离子对玻璃器皿的腐蚀,给操作带来不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