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修正案中非法证据排除相关规定的考察

来源 :中国商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审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该修正案中有关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现行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法律渊源出发,对于修正案中有关规定的突破性与局限性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刑诉法修正案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启动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法律渊源的梳理与总结
  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我国现行关于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律法规或条文有:《宪法》第37条,39条;《刑事诉讼法》第43条;最高法颁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两高三部颁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禁将刑讯逼供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定案依据的通知》。
  通过研究上述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宪法》中的有关条文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的条文过于粗泛,缺乏程序方面和违反该条的后果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并无可操作性,也不能起到对该类事件的威慑作用;最高法司法解释中的条文规定也十分简单,虽然明确规定了非法取得的口供等不得作为定案根据,但仍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对于言词证据之外的其他证据也没有涉及;两高三部的关于证据的两个规定中虽然对于具体操作问题作了更为详尽的规定,但仍着重在于非法言词证据方面,对于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等的规定甚少;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诉讼规则和通知只是检察院系统的内部规定,并无普遍适用性。综上,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还极不完善,存在着缺乏可操作性,类型不全面,在权威的法律中无明确规定等问题。
  二、《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突破性
  2011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审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该修正案修改了原《刑事诉讼法》中第43条的规定,并新增了5条关于非法证据排除方面的规定,在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方面取得了如下突破:
  (一)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明自己有罪”。近年来,是否引进西方各国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成为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此次的刑诉法修正案中虽未使用“沉默权”的说法,但却明文规定“不得自证其罪”,相比《刑事诉讼法》第93条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及司法实践中提倡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也是本次刑诉法修改以“保障人权”为主题的体现。本条规定的积极意义在于:强化控方的举证责任,督促侦查人员不再依赖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从而彻底贯彻了“无罪推定”原则,保障了处于弱势一方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二)明确规定非法的言词证据和非法的物证,书证应予排除。这是首次从法律上明确规定非法的言词证据的处理后果——即依法予以排除,在以前的立法中只有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及有关部门规章中有此规定。另外,这也是首次从法律上明确规定非法的物证,书证依法予以排除。此项规定仅在现行的有关部门规章中有所体现。
   (三)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并具体规定了法院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根据修正案,法院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为:经当事人或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或者依职权对收集证据的合法性进行调查——由人民检察院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对于确认属于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或者存在重大疑点,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可能性的,依法予以排除。这些对于程序的具体规定使得在司法实践中排除非法证据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能够使非法证据对于诉讼的危害减少。
  三.《刑诉修正案》(草案)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局限性
  (一)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启动问题。根据修正案的规定,法院对于排除非法证据程序的启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报案,控告,举报或者是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申请;另一种是依照职权进行调查。在第一种方法中,根据修正案的规定,“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证据。”但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要提供有关证据是比较困难的。在另一种方式中,侦查机关和控诉机关作为追诉机关,具有对被追诉者定罪的诉讼追求,很难主动排除非法口供。
  (二)取消了刑诉法中原有的“以威胁、引诱、欺骗”的相关陈述,不知出于何种考虑。
  (三)对于非法的物证,书证的排除没有进行具体的程序方面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本次刑诉法修正强调“保障人权”。排除非法证据对于遏制冤案发生,保证司法公正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在将来一定能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俊华.我国排除非法口供规则考察与策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1(6).
  [2]李津申.排除非法证据,使审判更为公正.考试周刊.2011(74).
  [3]陈光中.沉默权问题研究—兼论如何遏制刑讯逼供.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4]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2012.3.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关系为出发点,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关系所表现出的新特征为线索,寻求出在中国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城乡发展之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元结构城乡关系  一、二元结构的内涵  社会学界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这一理论得到启发,提出与二元经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居民对社区服务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如何搞好社区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为适应油田发展的新形势,保证社区又好又快科学有效发展,社区提出大力开展“四项服务”,本文就如何提高“四项服务”水平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区服务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中国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近些年的数据表示,中国的GDP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然而面对经济增长数字,民众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却明显降低,老百姓越多关注以从单纯的关注GDP的增长数据转化为GDP增长何时能惠及百姓,增进百姓的福利?相较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发展明显还有待于完善。到底我们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还可能产生各种污染,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本文深入探讨了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空气环境污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美国的自然灾害管理体起步较早,发展成熟,已经形成比较特色的管理体制。对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更好地完善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  关键词美国自然灾害体制应急  一、美国灾害管理体系概况  (一)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  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一州政府一郡政府3级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核心。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近年随着民间融资问题及相关事件、台会刑事案件的报道,从媒体、社会大众到学界都关注到台会这个名词。台会又抬会,在我国又有标会、摇会 、义会、互助会等不同的形式和称法。通常由一位需用现金的人(会首)主动邀集若干亲朋好友(会脚) 组成,是民间融通资金、济困扶危以及储蓄的重要方式。台会长期流传于我国,历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民事诉讼法作为法学基础课程的三大诉讼法之一,在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实务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知识产权专业独特的学科背景出发考虑民事诉讼法实务课程的设置。应该分为基础课程教学阶段以及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及实习阶段。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应该着重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书写作能力这两项基本技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交易的蓬勃发展,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商标侵权法律责任是各国司法实践面临的共同难题,对此应结合间接侵权制度或共同侵权制度的理论,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是否有监控网络侵权行为的义务、是否采取了预防侵权的措施、是否从他人的直接侵权中获利、是否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是否向直接侵权人提供帮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按照法律部门的划分,物权法属于私法的范畴,主要调整的是民事主体之间关于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法律关系。物权法的起草工作也主要是由民法学者完成的。但物权和其他民事权利不同,在很多情况下,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离不开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物权法中规定了不少与行政权力运作有关的内容。因此,人大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