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成长教育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nshaob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在社会进步和计算机新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健康问题的关注。在计算机课堂上,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在教学教育中渗透成长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建设。本文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成长教育提出良好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成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在现今社会的发展状态下,学生的成长健康问题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以计算机硬软件的组成为教育模板,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成长教育,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建立健全其学生的素质和人格。
  1.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
  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最先需要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培养出具备综合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一些高职学校,可以将市场的人才要求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突出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实践性,从而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中,成长教育知识的学习是个贯穿始终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技术和维护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成长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素质,促进个人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2.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所以要在计算机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将原本单纯的课本理论教学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加强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计算机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将以人文本的精神渗透其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讲授计算机的硬件构成,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中,硬件是所有实体部件和设备的总和。计算机的硬件一般包括主机、输出设备以及输入设备等。计算机的硬件可类比于人的身体,是可以衡量质量的实物。一般而言,计算机的每个硬件部分都具备独特的功能,作为一个团体,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相互间的协作,才可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转。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将计算机的硬件比作生活中的一个团队,需要每个成员都具备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在真实的协作意愿和方式下产生真正的积极动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促进团队整体的运作和发展,进行互帮互助,培养团队主人公的责任感,从而促进团队人员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亲和力,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促进全面的自我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团队做贡献。而且,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节约内部的资源消耗,促进团队的发展。
  4.讲授计算机软件时,教育学生给自己一个适合的定位
  在计算机系统中,软件设备也有分类。一般包括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也分为操作软件和支撑软件,发挥计算机的基本功能。系统软件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独立的硬件,促进他们之间进行协调工作,而且系统軟件没有设定特定的应用领域。但是,对于应用软件而言,一般是为某些特定的用途而开发,提供较为单一而又高技能的服务。例如,浏览器的出现,各类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诸多数据库的系统管理等。因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各有用途,延伸到成长教育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对于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努力方向,都要选准位置和目标。学生在学习中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5.讲解计算机的病毒知识,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我国计算机相关法律中可以知道,对于计算机病毒有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毒一般是指在计算机的程序编制中,人为地加入病毒程序,以此破坏计算机的正常功能,导致计算机数据的损坏和丢失,从而妨碍计算机的使用。在现今的计算机发展领域中,很多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为的破坏行为,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进行病毒程序编写,对计算机的诸多用户带来麻烦和损失。然而,病毒制造者不管是基于何种用意,传播和编写计算机病毒是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现实生活中,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知识的讲解,强化学生的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不传播计算机病毒,更好地完善自己,成为一个于社会有益的人。
  6.讲授多媒体计算机时,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成为一专多能的人
  计算机的功能多种多样,正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一专多能。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很难实现真正的“专业对口”,不存在这么多的专业岗位需求。所以,在社会科技进步的指导下,学校要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水平,及时更新知识进行自我钻研。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其他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当网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也暴露了一些不良的信息。需要加强学生自我明辨的能力,让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的好助手。
  7.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改进。成长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部分,而且担任着学生监护的重任。所以,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注重传播道理和知识的主体,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将成长教育的知识渗透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娟.高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成长教育的探讨[J].华章,2012(13)
  [2]李是行.高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成长教育的渗透[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较差,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信心,这种状况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和阻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非常被动,学生不积极配合、课堂气氛单调而呆板,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尤其在英语教学上,学生英语基础悬殊较大,对英语不重视甚至蔑视。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探索一种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
【摘 要】 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语言文字政策,也是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实现普通话更好的推广和普及。计算机与网络是二十世纪的一项技术革命,是让我们坐在家里看世界的一种工具,更是我们拓广学习空间的手段。如何将普通话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很好的结合起来是我们目前需要做好的工作之一,我们需要也应该利用好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为我们的普通话推广和普及服好务。  【关键词】
【摘 要】 职业中学的物理课是作为基础课而开设的,不同专业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点存在差异,学生的基础也不齐,因此决定了物理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惟有如此才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开阔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物理教学;物理现象;教学手段;注重实践  【中图分类号】G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一、近几年《考试大纲》解读  近几年考试大纲保持了相对稳定,一共有131个考点。其中:Ⅰ级考点有63个,Ⅱ级考点有49个,另外还有19个实验考点,每年试题中涵盖所有考点的80%左右。分析近几年考纲及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可以看出今年的命题趋势:物理将继续以考查力、电知识为主,约占试卷总分的85%,
期刊
【摘 要】 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要打好学习基础,还应注重培养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责任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及责任能力对广大初中生而言十分重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平台,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本文将围绕“责任意识”这一话题,重点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责任意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