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材料危害因子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z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作为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制品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增塑剂和双酚A是食品包装接触材料中危害因子的典型代表,建立快速、准确和灵敏的检测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许宙等(2017)以纳米材料为载体以双酚A适配体及互补链为生物识别单元,建立了基于功能化磁纳米粒子及金纳米粒子的辣根过氧化物酶酶联增敏检测平台,可实现对食品基质中双酚A的快速前处理和痕量检测,该方法将可与双酚A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偶联于磁性纳米材料上,再与适配体互补链及辣根过氧化物酶(
其他文献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设置与调整一直是业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高职院校生源的多元化,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探究该领
2016年9月16日,欧委会发布G/TBT/EU/406号通报,颁布委员会执行法规草案,拟批准将L(+)乳酸作为活性物质用于生物杀灭剂产品类型1。该通报的评议截止日期为通报发布后60天,批准日期为2016
"众筹"的风口上,资本追逐,创业者云集.2015年11月12日,91金融旗下众筹平台摘星众筹(izhaixing.com)正式上线.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表示,摘星众筹将深耕出版、影视、娱乐、科技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对葡萄有机酸提取率有影响的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pH值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有
<正>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餐饮业和许多食品的基本辅料,因此酱油的安全性与人民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我国的调味食品工业是个手工密集、技术含量不高
基于1080份粮农调查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粮农参加技术培训影响因素,再利用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间层次关系。研究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水稻种植面积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一个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300∶29∶1法则",它是由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及他的团队在调查数万起重大安全事故原因后提出的。
通过对氮代谢相关透性酶及调控因子泛素化修饰的筛选,为通过改造蛋白质泛素化修饰来解除氮代谢阻遏效应提供参考.对此前建立的一种蛋白质泛素化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改造和发展
研究了超声辅助法提取红曲霉菌体中的红曲红、红曲黄两种红曲色素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红曲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得到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