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脓毒症血流感染致各种并发症的诊治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小儿脓毒症血流感染致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

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入PICU,出院诊断脓毒症血流感染及有并发症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例确诊患儿,均起病不典型,入院病程长短不一,并发症种类多,发现时间各有差异。全部患儿均并发有迁徙性病灶,发生部位有肺、脑、皮肤、关节、眼、心内膜等。3例并发感染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性凝血。少见并发症4例,分别是溶血尿毒综合征、川崎病、海绵窦栓塞、出血坏死性肠炎。先后给予多学科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等。全部患儿死亡2例,失明1例,右眼睑疤痕1例。

结论

对于小儿脓毒症血流感染致各种并发症我们需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合理治疗,有效沟通,才能最大限度改善预后,规避医疗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素体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促进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4+T细胞亚群由Th0向Th1分化的机制。方法分离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4、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肝素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仪和定量PCR检测肝素处理及未处理的DC中Toll样受体(TLRs)分子表达水平。对高表达的TLRs,用TLRs-siRNA干扰处
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预后及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因AIH行肝移植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累计生存率、AIH复发及并发症等情况。累计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16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2.6岁(41~66岁),平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21.4;血清学分析提示1型AIH 15例,2型AIH 1例;3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亡原因为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对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获得部分病毒学应答且HBeAg仍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中获得部分病毒学应答且HBeAg仍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Peg-IFNα-2a 180 μg每周皮下注射1次治疗;所有患者采用个性化疗程,对Peg-IFNα-2a治疗期间HBsAg和(或)HBeAg持续下降者则
目的了解首次发病类型不同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全国26家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符合ICD-10中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1 479例以抑郁为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抑郁首发组)和2 085例以躁狂/轻躁狂为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躁狂/轻躁狂首发组)的临床特征,比较1 277例6个月内
期刊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761)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 T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C)水平的影响,探索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pr
期刊
随着近些年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多种组织损伤中的修复作用也逐步被揭示。而近几年来发现,BMSCs除了能通过直接分化为靶细胞而发挥修复作用,其旁分泌作用也在对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MSCs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对损伤组织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期刊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常常暴发流行,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可以对各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现高度的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导致治疗选择极其有限。临床医生已经开始进一步关注其耐药机制。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