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官,常以官署对联自勉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新官上任,没有发表施政演说的习惯,宋代开始,新官上任多在官署衙门撰题对联,以表明自己的官风、心迹、政愿。一副对联言简意深,不但醒目,还可久存。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每赴新任,都要两个人扛两块高脚牌作为行队的前导,木牌上写成一副对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这是以民主作风和调查研究要求自己的。后来林则徐任江苏廉访使时,就曾把这副对联写在署院大门上。
  清代宁波府郡署有一任太守写过如下的对联:“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表达了自己重职守、勤政事、兴群言、慎举措的作风。
  官署对联有如就职宣言或施政纲领,也就是自我奉行的做官道德。把它公之于众,是为了让百姓监督,同时争取百姓的支持。
  古人做官,大约有五项内容是很重要的:一曰不贪不贿,二曰爱民如子,三曰法严法慎,四曰克已奉公,五曰政绩昭然。而官署门联,很多都是围绕这些内容拟写的。
  明代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为:“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上联是说,在京城做官,对有人送礼到家里来应该感到耻辱;下联是说,在地方做官,对为携带礼品往京城送给上司应该感到羞愧。表达了要清廉为官的心愿。
  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十五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他大堂上的对联是:“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上聯说自己曾经遭受冤枉,坐了十五年牢狱,当县官后不敢忘记当日所受的痛苦;下联是警告那些贪赃枉法的人,不必奸诈称能,最终会害了自己。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益极大。他的道署对联就是要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对联写得也很艺术:“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四副对联,作为安民告示和施政纲领。其中大堂联为:“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古人做官,常以官署对联自勉。这些对联今天读来,仍有意义。
其他文献
在去年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选手菲尔普斯的新款“纹身”受到大家关注,一个个拔火罐印记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中医现在越来越成为国外炙手可热的神奇医术。中医文化不仅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粉丝”,甚至有很多外国留学生专门来到中国学习中医。要说中医在国外到底有多火?现在就带你一看究竟!  中医在日本  中医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在日华人
期刊
8月10日下午,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路家村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书法培训班举办了“暑假少儿阅读实践活动书法成果展”,共展出了由30位7到15岁孩子创作的30幅书法作品。  放暑假了,为了让少年儿童们能过上一个充实、平安、快乐、有意义的暑假,路家村镇文化站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梁耿华把传承传统文化与暑假结合起来,在路家村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为暑假少年儿童书法班作培训,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精髓。  活动邀请了特级教师给
期刊
“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古拙威严的城堡、雕像,时隐时现的丛林绿篱,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跨过起伏的山丘,在清晨的薄雾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19世纪英国小说家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里描述了英国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  不要以为这是简·奥斯汀夸大的想象,其实小说中“达西庄园 ”的原型就在英格兰谢菲尔德附近的查兹沃斯庄园,
期刊
有人说,“火车是流动空间,是遥远乡愁,是众生相的舞台,是双轨的爱与愁”。九十年代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那个人口开始大量流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年代,背井离乡,混合了对美好生活的盲目想象与新鲜悸动,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无奈叹息与留恋不舍。在那个即时通讯工具还没有大面积普及的时候,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在一节节定员车厢里迅速熟络起来,生活临时交织在一起。  王福春乘坐火车上千次,行程十多万公里,拍摄万余张
期刊
《大地册页》是一部非虚构的纪实文学。作者杜怀超以农民儿子的身份追溯,重构了一个生活在当下的老年农民父亲辛劳勤恳的生活图景,展现了一个(一群)乡村男人的生存史,也是新中国农村的变化发展史。  在苍茫的乡土大地上,多少个父亲,无关各种名义,甚至名字也被淹没?这些具体而真实的生命如何存在?他们如何描述自己的第一次“旅行”?在快速城市化的浮光掠影中,他们像是被时代遗弃了的旧时谜语。  今天,解开这样的人生
期刊
一些正在求学的青少年,对读书感到迷惘,主要原因是没有认清读书的真正目的,从而缺乏读书的原动力。在大多数青少年看来,读书很苦,读书很累,读书很无味,在这样错误的认识下,他们总是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是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  《你在为谁读书》作者赵汇峰,是国内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职业规划师,被国内数百所中学邀请做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心态修炼、个人成长、品质教育的专题专讲座。该书通过哈佛学子的成
期刊
官墙里,在作者笔下只是沉睡在都市里的一条繁华落尽的旧巷子,当旧巷子装满了来自四海八方贫下阶层的人,它便成了城中村,东方的“贫民窟”。这里生的很粗糙,可是这里又活得很热闹。是的,它虽被称“官墙里”,却与官僚毫无关系。  《官墙里:一个人的乡村与都市》只是一本随笔文集。这个随笔写的很随意,主题却是鲜明的:当一个人走出了乡土,又该走向哪里?一个人的乡村和城市,何处又是自己的归宿?  自从城镇化大刀阔斧的
期刊
踏入九月,风是谦逊的,树是儒雅的,连盛开的花朵都收起了傲慢,一切都变得彬彬有礼,只待师恩的沐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三尺讲台上,有几十年如一日的甘愿,也有倾尽全部身心的热忱。90后女教师陈莹丽用真挚的爱呵护山区儿童,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仍忍受病痛的折磨坚持讲课。她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了教师职业的崇高,证明了新生力量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假如天堂有教师,那一定是她的模样。  平凡的90后  “她是
期刊
作者:郑舒文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农村电商运营实战》一书结合作者多年的农村电商工作经验,给出了丰富、详实的答案。该书首先从农产品上行与农村电商下行两个方面讲述,告诉农民如何把自己的产品放到各大电商平台,如何应用互联网自建渠道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如何搭建服务体系;之后,作者详细介绍了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农村电商产业园打造、农村电商资源配置等工作的開展过程,为从事这
期刊
这里,5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有11家世界500强企业,而且从产业到生活充分对接上海;这里,不仅“三治同步”“四美联动”,而且V类、劣V类水质断面已全部绝迹;这里,不仅可享受到各类文化生活,而且“20分钟养老服务圈”惠及百姓。  拥有38万户籍人口的浙江嘉善只是浙北平原上的小县,但又是一个区域要县。2013年,嘉善县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开放:借梯借船借力的共赢平台  嘉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