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疑案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上课铃声一响,张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好!”
  “张老师好!”
  “又到了本周的生活与劳动课了,上周布置给同学们的家庭作业都完成了吗?大家有没有带上自己做的饭菜过来呀?来,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让张老师看看。”张老师走下讲台,和同学们亲切地说着。
  顿时,教室里传来“噗嗤噗嗤”揭开饭盒盖子的声音,什么咖喱土豆、土豆肉丝、红烧土豆、油炸土豆条,应有尽有,真是色香味俱全。瞬间,教室里飘着浓郁的食物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张老师笑得眯开了眼,“看来同学们都完成得很棒,按照上节课公布的规则,我们会成立一个评审小组,评出三名最美佳肴,晋级的同学有奖励哦。你们说,这个小组的成员由谁来担任呢?”
  张老师的话音刚落,急性子李洋“唰”一声站了起来,“张老师,我认为由现任的班干部、少先队干部组成评审组比较适合。”
  “嗯,其他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吗?”说完,张老师往教室里扫视了一圈,见大家不再言语,便招了招手,“那么,请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还有大队长、副大队长上台。你们每人可以找一个助手,你们品菜打分,助手记分,最后算出平均分进行排名。”
  于是,班长夏静子、副班长艾松和学习委员等七个人,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和助手一起对每一道菜品尝打分。班上只有28名同学,评审很快结束,助手们进入了最后的统计阶段。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张晓获得最高分98分,其次是李航97.5分,第三名是陈冰96分。
  突然,夏静子捂着肚子喊了起来,“张老师,不好了,我的肚子好痛……”紧接着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和体育委员,少先队正副队长都感觉肚子不舒服,干呕起来。艾松感觉情况不妙,走到张老师面前,“张老师,他们好像中毒了……”
  张老师顿时紧张得额头直冒汗,赶忙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不一会儿,救护车来了,艾松和张老师一起把六位同学送上了车。
  2
  经过医生的急救,六位同学的病情有所好转,医生初步判断是土豆中毒引起的。听到这个消息,张老师怀疑地看了看艾松,“你们七个人,就你没事,不会是你知道自己的土豆有问题就没吃吧?”
  “张老师,您怎么会怀疑到我的头上呀?”说完,艾松拿起电话,“郝大猫,我的土豆烧肉还在桌子上吗?”
  “啊,还在的。侦探大团长,你有什么指示?”
  “郝大猫,你把我的土豆烧肉吃了,然后立即来医院!”
  “好嘞!”不一会儿,郝大猫气喘吁吁地跑到艾松面前,“侦探团成员郝大猫报到!”
  张老师见郝大猫神气活现的,打消了先前对艾松的疑虑,可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对艾松说:“那你觉得,谁的土豆会出现问题?”
  “这个,这个,李洋似乎有嫌疑!”艾松的语气并不坚定。
  郝大猫歪头看了一眼艾松,又看了看张老师,说道:“我想起来了,当时就是他建议让几个班干部来当评审团成员的。”
  “那他有什么动机呢?”张老师疑惑不解地问道。
  “也许就是见不得班干部们平时招老师和同学们喜欢。”郝大猫嘴快道。
  “可别乱说,几个班干部和他之间也没什么矛盾,平时相处也很和谐。张老师,我建议让李洋把他的菜拿到医院来化验一下就明白了。”艾松说完,张老师沉默不语,只是点头同意,又电话通知李洋把他的菜拿到医院来。
  没过多久,李洋就赶来了医院,他们几人一同将饭菜送到了化验室,开始了焦急的等待。一个小时后化验结果出来了,艾松一把夺过报告,报告显示:李洋的土豆不但没烧熟,用的还是发芽的土豆,其中含有的龙葵碱,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艾松想起来,自己压根没有吃李洋的菜,因为刚放到鼻尖,就闻到一股酸味,便打了55分,怪不得自己没中毒呢。想到这里,他把单子拿到李洋面前,“大家都是同学,你为什么这样做?”
  “艾松,发生了什么?”李洋似乎不明所以。
  “李洋,你自己看看!”艾松把化验单放到了他的面前。李洋拿过单子仔细看了看,吓得直冒冷汗,“张老师,艾松,土豆是妈妈昨天去菜场买的,菜是我亲自做的,绝对不会有问题的。”说完,李洋慌张地朝大家看了几眼,见大家都不吭声,一副不愿意相信的样子,他又拿起手机:“妈妈,你把我做土豆炒肉丝的情况和张老师说一下,好吗?”说完,李洋把手机递给了张老师。
  张老师接过电话询问了李洋饭菜的情况,没想到李妈妈和李洋说得一模一样。艾松听后,心里嘀咕起来,莫非真错怪了李洋?他问:“李洋,你的饭盒有没有和其他同学搞混?”
  “没有!”李洋回答得干脆。
  “那你有没有和其他同学讨论过自己是怎么做土豆肉丝的?”艾松询问道。
  “有啊,我和同桌章强讨论过,我们还聊了土豆该怎么挑选,肉丝应该怎么切,选用什么样的饭盒最能保鲜……”李洋摸了摸脑袋说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我明白了,章强一向不满班上同学的成绩排名,自己又不愿意认真学习。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这个家伙很可能希望我们几个人都不能参加考试,自己能进前十名。”艾松暗暗握紧了拳头,很是生气,又追问道:“这么说,章强很有可能和你用了同一款饭盒,然后把你的饭盒调包了,你的饭盒有什么特殊的标记吗?”
  “为了防止和同学们的饭盒搞混,我特地在饭盒底部刻上了我的生日:20100307。”话音刚落,艾松和李洋一同把手上的饭盒翻了过来,果然没有看到那串数字。
  “走!我们回去找他算账。”说完,艾松拉着李洋往学校跑去。
  3
  两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艾松一把抓起章强的衣领,质问道:“章强,你为什么这么做?”
  “艾松,我做什么了?”章强并没有承认。
  “既然你不愿意承认,那我只能用证据说话了。”艾松一边说着,一边从章强的桌子里拿出了他的饭盒,“这个饭盒是你的吗?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饭盒的底部刻着我的生日,这明明就是我的饭盒,你居然如此心狠手辣,毒害同学,还嫁祸给我!”李洋指着饭盒底部的刻字质问章强,章强一时无话可说。
  “你太有心机了,亏李洋平时把你当兄弟,什么事情都愿意和你分享。可你竟然买了个一模一样的饭盒,做了一模一样的菜,把同学们都算计了一把。你为什么要這么做?”旁边的同学也围了过来。
  “谁叫你们几个人每次都比我考得好,让我在父母和其他人面前一点面子都没有,我就想让你们尝尝中毒的滋味,想让你们不能参加期中考试。”章强一副别人亏欠了他的样子,似乎并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伤害了同学。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他们六个经过及时治疗,稍加休息身体就可以恢复了,期中考试也不会耽误!你做下这样的事,必须要接受学校的处罚,你就等着吧。”
  艾松说完愤愤离去,章强垂下脑袋,脸涨得通红。也许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其他文献
1941年的1月很冷,山风吹到身上,带来彻骨的疼痛。这个夜晚很黑,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只听得那山洞口枯草窸窸窣窣。年轻的新四军女战士施奇,扶着洞壁警惕地四下注视,在黑暗中跌跌撞撞走了出来,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山下摸去。  1922年,施奇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陈姓工人的家庭,一个孩子的呱呱坠地,使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12岁时,她被送给一个施姓地主家做童养媳,更名为施奇。施奇性格倔强,不久便偷偷逃到上海
期刊
一群人在聊天,轮到卓芸时,她出言简洁,笑容淡淡,但眼神特别明澈。有人走动,灯光一晃,那眼睛越发如深山幽潭。  卓芸身上有股静气,不枝不蔓,不漫不溢。她20岁进紫砂厂上班,如果没有严于律己的狠劲,泥凳上一连六七个小时是坐不住的。做五把壶可以拿到36元钱,之后每做一把可以多7.5元的收入,卓芸全身的劲凝于指端,一刻不停,壶做得比同时进厂的姐妹又多又好,每个月最多时可挣到90多元钱,她松了口气,能减轻父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端于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学也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对新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道路、呈现方式和基本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体系的一部分,中国新文学也以特殊的形式深度參与了20世纪中国革命史和社会发展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
期刊
农村土地承包责仼制刚开始时,人们的干劲和热情特别高。天寒地冻的,一大早父亲便将我们姐弟三人叫醒,让我们同他一起下地砸土坷垃。头天,父亲已经用牛翻耕过土地,今天是耙地、撒麦种。  父亲是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庄稼把式,本来撒上麦种,横耙、竖耙、再斜耙几遍就可以了,但是父亲种地却认死理,相信那句老话“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他自己喊着号子驱赶着耕牛耙地,要求我们见到大的土坷垃就要用爪钩砸碎。从那时起,我便
期刊
一转眼,我调到光明小学任教已经一个多月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暗中观察,我确认裴小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她的少年老成。虽然都是农村娃娃,但裴小卉细心老练,甚至稳妥得超出了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该有的本真。  裴小卉,身材有点单薄,是班上个头最高的,鹅蛋脸上嵌着一个调皮的蒜头鼻子,一双杏核眼里闪现着若有若无的忧郁,这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称。我把心中的疑惑求解于数学老师吴倩。吴倩在光明小学任教已经三年多
期刊
今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100年。百年征程披荆斩棘,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历史苦难辉煌。  不久前,我到贵州遵义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看到了红军长征的一幅幅画面和一组组数字,心灵无比震撼。是什么力量,让几万名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红军战士,突破围追堵截跨越14个省,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走过荒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翻过绵延起伏的40余座高山险峰,行程25000多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盛夏的午后,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载着我们全家五口和全部家当,驶进了位于泰兴黄桥西北方向的一个叫作周庄的村子。  因为父亲所谓的“历史问题”,我们全家从扬州下放到了父亲的祖籍地。我记得,那天的太阳特别辣,路边的玉米叶似乎弥漫出一种被烧焦的味道。  我在县城读完了两年的高中,父亲通过熟人关系,将我介绍到当时正在兴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当电工。火热的工地对于刚踏入社会的我,充满了无限的向
期刊
1980年春天,商洛革命博物馆开馆仪式上,铁蛋特别高兴,他是作为特邀嘉宾去参加开馆剪彩仪式的。他一件件地观看着展出物品,感觉很亲切,很熟悉,其中有一顶旧军帽,像一道闪电击中铁蛋的神经。  那是1943年初冬,敌军在商洛地区扫荡。十六岁的新兵铁蛋在队伍行军转移时身负重伤,流血过多,昏倒在草丛中。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炕上,一位大婶正小心翼翼地为他清洗伤口。将他救回家的是一对农民夫妇,家里一贫如洗
期刊
1  村庄在山中,村头是树林,村脚是梯田。  站在村中的任何一个角落放眼看去,前方都是一座山连着一座山。每座山的脊梁,遍布着一片一片的稻田,一丘连着一丘,像阶梯顺着山势次第而下。这就是故乡的梯田。  在广袤的梯田间,零星散落着一些茅草屋,那是哈尼人家特有的田棚。  哈尼人家的田棚,每户都不同,有土墙盖着茅草屋顶的,有竹篱笆抹上牛粪做墙再盖茅草的,有杉树木板搭建的,有简陋,有精致,不管是哪一种,点缀
期刊
每一个村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荡气回肠的沧桑往事,只不过大多都被岁月的河流淹没,或被后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毫无疑问,我从小生活过的壮志公社红星四队,就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我的这些漫漶而遥远的记忆,都是父亲老了之后和我闲聊,才在我记忆的储存卡上确认并铭记的。六年前那个北风呼啸的凄厉酷冬,父亲满脸通红,大口大口地拼命喘着气,被无情的寒冷彻骨的西北风刮走了,留下了母亲和我们兄妹仨,以及红瓦砖墙的四间老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