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听众社群刍论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的快速发展,和与新媒体的日益融合,使广播形成了新的听众社群,进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广播事业的发展,既给广播拓展了提升空间,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使广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培育听众社群,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关键词:广播 听众社群 组织特征 管理与培育
  近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广播影响力的提升,催生出新的社会互动模式——听众社会群体,简称听众社群。这一互动模式不仅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广播业态的变化,并和推动着广播事业的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如何认识和评估日益兴起和壮大的听众社群以及给广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听众社群的概念及形成
  社群,即社会群体,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知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既包括像企业、学校、机关等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大规模群体,也包括诸如朋友圈、俱乐部等交往密切、关系松散的小规模群体。
  广播的听众社群是指人们通过广播媒介的个性化、互动式传播而形成的,通过收听广播节目,共同活动,相互影响的集合体。尽管社会关系相对比较松散,却交流广泛,既不需要以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作为基础,又是现实社群的扩展与延伸。
  如今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广播正在成为传统媒体中最开放的个性化即时互动平台,听众不仅可以通过收音机、音响、有线喇叭、制式广播以及车载收音机、网络、手机、iPad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随处收听广播,而且还能够通过电话、手机、iPad以及BBS、QQ、MSN、博客、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与主持人以及其他听众就感兴趣的事情或话题进行交流、沟通和讨论,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这种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并不是偶尔为之转瞬即逝的,而是随着广播节目经常不断地进行,使成员间在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中有了某种程度的共性,有了一种融入其中的感觉,渐渐便形成了交往密切却关系相对松散、规模不一却又相对稳定的听众社群。
  二、听众社群类型
  听众社群按照互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共时性互动——与节目播出共时同步互动的听众社群和异时性互动——与节目播出时间异时性但全天候互动的听众社群。
  在现实中,听众社群的互动方式时常是交叉并存的,即以共时性参与节目的广播,并以异时性延伸到网络的全天候互动。因此,听众社群的类型,在更多的时候是以广播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来划分的,以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时事类听众社群
  依托《浙广早新闻》、《特别关注》、《阳光行动》、《新闻110》以及《方雨大搜索》、《今日大热点》等节目的听众社群,主要由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白领以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文化界人士组成,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人数众多。像《方雨大搜索》和《今日大热点》节目的主持人方雨,其微博粉丝就达数十万,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听众社群。
  时事类听众社群,既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重大事件以及各类社会热点,也注意身边的各类新闻事件,既热衷于就某个事件、某种现象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也时常直接新闻爆料,成为广播新闻类节目中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
  2.兴趣类听众社群
  依托《维维说房》、《我们都是汽车人》以及《三味书屋》、《咖啡时光》等节目的听众社群,分别由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组成,如《我们都是汽车人》的听众社群显然是由汽车发烧友组成,《维维说房》的听众社群聚集了众多的购房者以及房地产业人士,而《三味书屋》的听众社群则是由书友、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组成。
  与时事类听众社群相比,兴趣类听众社群的成员忠诚度更高,对节目的关心和参与程度也更高,几乎每天都有人直接参与节目的互动,并且为节目出谋划策。像《咖啡时光》,每到夜半时分,听众社群便热闹起来,或诉说、或咨询,或交流讨论,是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3.娱乐类听众社群
  依托《超级开心GO》、《麻辣串串烧》等广播娱乐节目的听众社群,主要由充满青春活力,喜爱娱乐的年轻人组成,参与节目互动和娱乐的热情高涨,还时常创造性地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娱乐,像《超级开心GO》主持人小露露的粉丝超过数十万,不仅每天BBS、QQ留言、博客和微博跟贴数成百上千,而且每天在线收听并参与互动的听众也以成百上千计,甚至节目的许多创意都来自听众社群,从某种意义上撑起了节目的半壁江山。
  三、听众社群的组织特征
  广播听众社群组织结构相对松散,但同样也是一种真实的社群存在方式,一样具备社会群体的特征。
  1.互动的开放性。听众社群人们借助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通过广播随时随地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话题,在无限的范围内与他人及多人进行交流、探讨,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式的互动交流。
  2.交往的平等性。听众社群中人们的身份标志淡化,相互的交流和互动不存在任何等级结构,相互间的交往、沟通、探讨都处在平等的位置上,使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个体的虚拟性。在听众社群中,由于交流和沟通并不需要面对面地互动,人们可以采用姓氏,甚至代号或符号来代表其身份,部分或者全部隐匿真实的身份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从而在互动中因其个人身份一定程度上的虚拟性,往往能够消除现实交往的隔阂和障碍,放下许多在现实生活由于各种条件造成的限制以及心理负担等,更真实、更直接、更坦率地阐述观点,表述情感,宣泄心理,避免了诸如现实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尴尬和胁迫感,使得互动交流具有一定的安全感。
  4.时空的超越性。在听众社群的交往中,不仅物理空间的限制被突破,而且时间的限制也随着与新媒体的融合被突破。在任何时间、地点,人们都可以通过电话、手机以及iPad等与主持人以及其他人交流,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互动,时空界限的被模糊、消除,交流互动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5.成员的异质性。在听众社群中,依托某个节目或主持人,仅仅是因兴趣爱好或某个共同关注点聚集到一起,彼此的差异往往很大。如浙江之声《我们都是汽车人》的听众社群,既有F1的发烧友、漂移爱好者,又有中低档车主,还有各类豪华车的追捧者,彼此间的差异一目了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一起,在同一个广播节目中就某一个话题聊得十分火热、投机。
  6.群体边界的模糊性。在听众社群中,进入和退出是完全自主的,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地加入或者退出某个听众社群,其他人或组织都无权干涉或支配。而且听众社群的加入或退出,成本十分低廉,完全可以今天加入,明天退出,后天再加入。这使得听众社群的成员构成,在某种意义上是模糊的。一个听众社群可能有无限多的成员,也可能都分别是另外一个或多个听众社群的成员,但在特定的话题阶段,其成员规模又往往是有限的。更况且,每时每刻都处于开放和变化状态中的听众社群,从规模到成员都很难有明晰的界限或尺度。
  四、听众社群对广播的影响
  听众社群的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广播事业的改革、发展,并已经成为广播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由单向传播走向互动交流
  作为广播节目参与者的听众社群,既是节目的受传者,又是受众意见的表达者和传播者。作为传播者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也具有了双重性,既代表媒体发布信息,又代表受众提出各种意见;既代表受众发问,与受众一起聆听采访对象的意见和看法,又代表传播媒体设置话题、引导讨论、适时点评、开掘意义,完成媒体所要达到的节目意图。这种同步生成、同步传播、同步接受、同步反馈形成全新的互动交流,使得广播作为信息传播中心,最大限度地汇集各种信息,在交流中加以整合、梳理、归纳、汇总,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在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凡是互动交流相对活跃的广播节目往往拥有较大规模并且忠诚度相对较高的听众社群,而听众社群的规模及忠诚度则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广播节目的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2.由“广播”走向“窄播”
  在媒体迅速发展并且日益融合的趋势下,新闻资讯和传播渠道都不再是稀缺资源。面对市场竞争,广播瞄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细分市场,在社会渗透度、听众忠诚度上下工夫,力求以更符合听众需求的个性化、精细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与互动交流来吸引听众,赢得市场,由此创办了许多富有个性特色的广播节目和品牌,拥有了一批稳定的忠实听众,形成了听众社群。而听众社群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着广播针对社会各个阶层、各种人群由于自然、经济和文化等的多元化所形成的不同诉求,不断地调整、改进节目内容以及形式,以更大限度地满足目标听众的诉求,呈现出日益走向“小众化”、“分众化”的“窄播”趋势。
  “小众化”、“分众化”的“窄播”不仅针对特定的听众,即针对听众社群播放特定类型的节目内容,满足这个群体迅速、准确获取有用信息的诉求,在编排上也呈现不同的个性特色,尽可能地以更鲜明的特色迅速抓住有效的收听人群,巩固和发展听众社群,占领和扩大目标听众市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由快速传递走向即时播报
  听众社群的形成和发展,每一个成员都是信息源头渠道,每个人都是播报者,每时每刻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即时播报信息,使得广播的信息资讯源头和渠道大大拓展,快速的信息传递进一步走向了新闻现场的即时播报。
  4.由区域走向广域
  长期以来,广播的播出往往都局限于一定的地域,这既囿于管理体制,也限于广播技术,大凡都只能覆盖一定的区域,再加上各地的听众口味、需求不尽相同,服务信息、交通资讯也只适用于本地的听众。随着广播个性化节目的日益丰富多彩和听众社群的形成,这种地域化的局限正在被不断地突破和淡化。2009年,浙江电台浙江之声创办个性时事类专题节目《方雨大搜索》和《今日大热点》,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关注时事焦点和社会热点的听众,其听众社群成员很快从浙江各地扩展到江苏、上海、福建、江西等华东各省市乃至东南亚地区,纷纷以各种方式参与节目的互动交流。
  五、听众社群的负效应及对策
  与许多事物一样,听众社群的影响力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广播事业改革、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负效应。
  1.不当言论的混淆视听
  在听众社群中,并非所有的言论、观点都是正确的。当某些不当言论“先发制人”,并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时,一些负责任的声音时常就会被淹没在狂躁且有煽动性的言论之中。这时,听众社群就成了混淆视听的扩音器。这类事件在各地都曾发生过。
  2.容易失控的即时播报
  在广播节目中,听众的大量参与,即时播报,固然活跃了节目,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节目的时效性和可听性,但由于听众社群成员播报的大多是火灾、车祸、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过多、过于集中的播报,尽管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是真实的,但汇集到一起则往往给人造成整体不真实的社会影响。而如何控制这类突发事件播报的数量与规模,往往又是很难界定的。
  面对听众社群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如何趋其利、避其害,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培育听众社群,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首先要全面加强听众社群的管理。全面加强听众社群管理是培育和发展听众社群的前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加强不良信息过滤和建立健全信息监控体系两方面入手,构建起听众社群健康发展的技术防控体系。不仅要通过实时监听、延时播出等严把播出关,而且要建立和完善网络的安全防护系统,利用过滤性软件等对QQ留言、BBS 论坛、微博、博客等实现不间断监控,有效地把涉及黄色或反动的垃圾信息等敏感内容检测出来,并及时关闭;删除恶意、诽谤他人的信息以及不当言论,对一些反动言论传播者要一追到底,严肃查处。同时,更要加强听众社群的队伍管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社群成员以及所发表的言论及表现进行深入的挖掘统计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封堵,并适时进行主动出击,坚决剔除害群之马,把危害阻挡在听众社群之外,做到防范于未然。
  其次,应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听众社群。听众社群出现危机事件,往往是因为部分听众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听从不当言论盲目跟风,引发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听众社群健康发展。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主导作用,在听众社群建立起权威的言论中心。听众社群的形成和发展大多以主持人为中心,其价值取向和导向作用十分重要。主持人不仅要政治素质过硬,更要具有敏锐的舆情收集分析意识和较高理论水平,善于从社群中捕捉倾向性、苗头性信息,熟练掌握引导技艺,循循善诱地引导社群,为办好广播出力,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谋划出力。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听众社群,要善于在社群中发现和培养出一批能“传”、“帮”、“带”的领头羊,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在每个听众社群,都活跃着一批骨干听众,不仅对听众社群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群体的言论倾向和价值取向。发现和培养好这些领头羊,就能够将听众社群纳入健康、规范发展的轨道。
  再次要强化听众社群的自我治理和协商能力。听众社群作为一种具有自发性、松散性、动态性的新型群体,具有泛功能结构和快速组合或衰减的特点。成员之间的松散联系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群中,成员的共同认知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加强听众社群的自我治理和协商。要让新进社群的听众,充分了解所依托节目或主持人的主旨,并在自治与自我调适的基础上取得共识,形成社群规范,共同遵守。在参与节目以及网络等社群互动交流中,既要让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又要明确规范,树立伦理观念。对违反社群规范或道德的成员,不仅要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发言,而且要在社群中形成共同谴责和抵制的良好氛围。只有通过自我治理和协商,才能真正有效地净化社群环境,保证听众社群健康发展。
  应当看到,听众社群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它的管理和引导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工作。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才能构建出一个“诚信听众、和谐广播”的“绿色”听众社群。
  (作者单位: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浙江之声驻嘉兴记者站)
  (本文编辑:吕晓红)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视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庞井君主编 《广电蓝皮书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断喙是雏鸡饲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正确的断喙可以有效的防止啄羽、啄肛、啄蛋等啄癖的发生;能避免雏鸡勾抛饲料,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但断喙也会使雏鸡出现一些应激
目的探讨乳腺癌拓扑异构酶ⅡA(TOP2A)基因表达与含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91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
导读教育是图书馆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吸引读者,使其产生阅读行为,并积极影响其阅读行为,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广播联盟、中国之声联合推出特别节目《小城大事两会说》。从3月5日起,每天晚上20:30至21:30直播一小时,邀请地级市市委书记或市长就当地最受关注的民生话题进行
种植支持式固定修复体的固位方式主要分为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学者们对于二者的选择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从这个问题出发,就其各自在种植修复体加工难易度及成本、修复体被动就位、
2011年12月17日,由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传媒—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北京世纪财富中心举行。全国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代表和专
抽象思维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作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利用抽象函数的模型、函数性质
当前,高校《思想品德与法律》共同理论课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运用"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中的"设置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整合内容,改革传统教
舍饲养羊技术的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和养殖户的重视,并得到推广.舍饲养羊就是将羊群置于圈舍之内,和其它家畜一样进行人工饲喂,这是由散养放牧、粗放经营、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传
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会对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英语产生干扰.文章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比较,阐述了迁移的概念,分析了产生迁移的几种现象,同时,分析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