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多任务学习的图像美感与情感联合预测研究

来源 :软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byc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美学评价和情感分析任务旨在使计算机可以辨认人类由受到图像视觉刺激而产生的审美和情感反应.现有研究通常将它们当作两个相互独立的任务.但是,人类的美感与情感反应并不是孤立出现的;相反,在心理认知层面上,两种感受的出现应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受此启发,采用深度多任务学习方法在统一的框架下处理图像美学评价和情感分析任务,深入探索两个任务间的内在关联.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特征交互模块将两个单任务的基干网络进行关联,以完成图像美学评价和情感分析任务的联合预测.该模块中引入了一种特征动态交互机制,可以根据任务间的特征依赖关系自适应地决定任务间需要进行特征交互的程度.在多任务网络结构的参数更新过程中,根据美学评价与情感分析任务的学习复杂度和收敛速度等差异,提出了一种任务间梯度平衡策略,以保证各个任务可以在联合预测的框架下平衡学习.此外,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图像美学情感联合数据集UAE.据已有研究,该数据集是首个同时包含美感和情感标签的图像集合.本模型代码以及UAE数据集已经公布在https://github.com/zhenshen-mla/Aesthetic-Emotion-Dataset.
其他文献
我国对常规污染物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以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来源的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仍然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中缺乏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的要求,对于现有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控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未来环境法典中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立法应当坚持风险预防原则,但风险预防原则并不以追求“零风险”为目标。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立法总体上应当遵循“风险筛查→风险评估→风险管
实现海河流域水安全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着眼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发展需求,分析了现阶段海河流域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数据模拟预测了2035年海河流域水安全发展趋势;据此提出了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总体构思:对照“十四五”时期的治水目标,落实“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治水方针,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重
为强化学生对新污染物处理以及以废制废的环保意识,在双碳背景下,提出臭氧催化氧化协同光催化(COP)技术强化对新污染物的降解。以非金属原料氮化碳纳米管、改进的水热浒苔生物炭和改性硅藻土制备催化剂,得到生物炭基非金属中空多孔球负载CN(HSC-CN)材料,构建了非金属臭氧催化氧化协同光催化系统(HSC-CN/COP),基于臭氧催化氧化协同光催化的耦合效应,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20min内对新污染物四环
阐述变电一次设备出现连接部位螺栓松动造成连接不良,最终导致设备发热,迫使设备停电检修,降低变电设备的运行效率,探讨螺母松动机理,提出螺母防松动方法。
<正>英语在初中科目中相对于物理、化学来说是一个比较基础的科目,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目。因为有语文和英语这两个科目,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形式,让他们理解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那老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高效率的学习英语。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
期刊
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服务组织,具有公益性属性,整个单位运营往往依靠国家财政支持,很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为事业单位建设带来一定阻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发展所面临的难度有所增加,会计制度的优化与调整也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带来全新挑战,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梳理了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70年的理论嬗变与发展特点。从外语电化教学到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再到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外语信息化教育的语言习得观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社会认知主义动态演进;教学观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再到新型建构主义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实现了从技术媒体观到认知工具观,再到技术生态观的历史跨越。外语教育信息化70年与时俱进又初心不改,体现在历史使命、政策更迭、产业升级和
探究学校建筑设计特点以及建筑设计创新情况。方法:通过阐述学校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多样性、人文性、安全性和和谐性等特征,遵循地域文脉、功能分区和饥绿色节能原则进行设计,创新设计学校建筑设计理念、文化魅力、建筑实用环境,完善学校建筑设计工作。现代学校建设逐渐趋向于理性和技术,促进了高新技术应用,但是导致建筑人文价值有所削弱,因此,学校建筑设计既要满足居住需求,也要体现人文价值,实现创新设计。学校建筑设计
以组串型光伏逆变器为背景,从系统构成出发,设计目标为导向,阐述了组串设计,排布设计,倾角设计,间距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光伏子阵设计;然后通过分析单元电气拓扑与单元通信拓扑,得出单元系统成本和精细化设计价值,全过程阐述了基于组串型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的精细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