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赏析复习要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赏析应当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复习。依据历年各地中考试题的考查要点,解说这类考题解答的常用步骤及要领,并由此引发对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赏析;要领
  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在历年的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乎没有哪一个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没有这方面的阅读赏析题,并由此一直延伸到高考。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的能力培养和技巧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文学类作品赏析的要点表述
  《課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文“7—9年级”阅读部分,对“文学作品”
  欣赏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只有明确了《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历年各地中考文学类作品(记叙文类)考查的要点
  就初中学生而言,一般在试卷中经常出现的文学作品类考题体裁类型(不包含古诗词赏析和文言文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小说和散文。诗歌和戏剧很少出现。其中散文又可以细分为三类:写人叙事类、状物抒情类、托物寓意类。其主要考点可以归纳为:①对作品的整体感知;②重点语段、句子、关键词语的赏析;③人物形象的分析点评;④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与评价;⑤作品主题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融合等等。
  综合观照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考生的文学类赏析题答题情况,失分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其失分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文章没读完或者没读懂,就盲目答题;不能将问题放到文本和时代文化背景中整体感知思考,而是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就题答题;思考问题不周密全面,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不能拿全分;答题不规范,答案指向不清晰明确,主次不分;文体概念不清,乱用或滥用名词术语和答题“套词”。书写杂乱,字迹潦草,乱涂乱改,卷面不整洁。
  三、文学类作品赏析解答的常用步骤及要领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必要时做一些圈点、勾划,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感知,采集丰富、正确的信息,为后面的解答考题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源性要素。
  ①时代文化背景。时代文化背景往往会在作品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重大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典章故事等文字中透露出来。
  ②主人公及其主要性格特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往往是通过精彩跌宕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表现出来,有时甚至是在典型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描写中凸显出来。
  ③表现的主题。文章的主旨有很多时候就在文章的题目、故事的高潮以及结尾处表达出来,但更多的是在故事的叙述、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需要考生自己感悟。
  ④表达的情感。文章集中抒发情感的地方,往往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倾向,当然,不少的作品并没有集中抒情的文字,作者的情感是蕴藏在娓娓道来的情节叙述之中的,其实很多时候,人物的情感就是在平淡如话的文字里显现出来。
  ⑤较明确的写作技法。
  文学作品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必须掌握,如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渲染铺垫、前后照应、卒章显志等等,在初读文章时,就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出文章运用了哪种手法,并标注出来。
  ⑥关键语句及含义。很多文学作品在文章的开头、过渡段、结尾处等地方会有一些揭示人物性格、凸显文章主旨的句子,要敏锐发现,及时圈画出来。
  ……
  2.浏览考题,带题突破。
  ①将有把握的题目暂放一旁。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难易比例通常为7:2:1,真正有难度的题目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大多数阅读分析题的答案是较浅易的,这些题目可以暂时放置一旁,待有难度的题目思考成熟后,一气呵成地解答。
  ②没把握的题目要带在大脑中,以点带面、全面兼顾、重点突破。a.重点关注初读文章时筛选的有价值的各类信息,与题目中关键的考点、思维点结合起来,精读与考题关系最为密切的段落、语句、词语等;b.思考时要将全文内容及文字主题兼顾到重点语句的分析过程之中,以一斑而窥全豹,切不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考虑要周密。c.有时候还要考虑该题目和前后考题的关联,并从中捕捉和获取有联系、有价值的信息。
  3.周密考虑,规范答题。
  ①对每一题的答案的思考都要周密细致,考虑要周密,采点判分,按步给分,仍是目前中、高考阅卷的评阅方法,因此,要将要点一网打尽。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答题:a.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品主题组织答案。b.结合人物形象以社会意义组织答案。c.结合全文内容,开头结尾,前后呼应的语段组织答案。d.结合重点语句(点题、扣题、升华主题……)组织答案。e.结合题中要点,周到地组织答案。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则必须引述文字内容,作简要分析;“结合自身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必须将文章内容与个人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体会不能离开文本乱谈一通,即每时每刻心中要有作品,脑中要有文本。f.结合题目分值,确定采分点,分点答题。
  ②答题要规范。a.要写“答”和冒号。b.尽可能分点来答,或用分号分步答题,或用总分结构答题。c.要尽可能将所留的横线和空格答满,答题不宜单薄。d.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字不要太大,靠线书写,留有修补空间)。e.规范、适度使用“套话、套词”,如:“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深化了文章中心,升华了作者情感”、“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前后照应,紧扣主题”、“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突显人物形象,揭题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蓄势”、“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总结全文”、“承上启下”、“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等。
  在复习中还要有意识地关注文体知识和表达术语的区分。例如,记叙文——记叙了……的故事,描写了……的人物形象,抒发了……的感情,表现了……的深刻主旨等;议论文——增强文章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文章中心论点等;说明文——加强语言严密性、准确性,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等等。
  四、关于文学作品阅读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1.要关注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形成终身读书的学习品质。
  2.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和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适当灌输一些被事实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3.复习期间的文学类阅读练习的训练,宜精不宜滥,宜少不宜多。
  4.对文学类阅读赏析题练习的评讲,应当精细分析,找出问题,归类整理,重点突破。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方法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掌握和吸收,这是一个润物无声、杏雨沾衣、水滴石穿的过程。因此,每一个语文人都应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用我们对文学的热爱痴迷和执着,去濡染每一名孩子,让文学融进他们的生活、生命之中,再导之以适当的方法,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顺利地跨过中考、高考的文学作品阅读赏析这个坎,并以蕴藉深厚的文学修养成就其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经典英文电影片段活化课堂。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海报,并要求学生进行听前预测,然后为学生播放电影片段,要求学生简要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填空练习,并展开听写活动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经典英文电影;电影片段;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36-02  在初中
以Span80(山梨糖醇酐油酸酯)和Tween8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作为复配乳化剂,利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含油率(v/v)为5%~50%的煤油/水乳状液.以油水分层效率和乳状液液滴的粒度分布
《排序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属于选修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是高中数学竞赛的热点.此教材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文章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实例引
[摘 要]在落实新编教材“想象与联想”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想象与联想”教学被文体教学替代,“想象和联想”教学的落实过于形式化等问题。落实“想象与联想”教学需要理性思考作为解读导航,需要生活体验作为基础,需要理想作为生发源泉。当学生知道想象与联想不仅需要生动的生活经验,还需要理性的思考作为支撑支架,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去生活中积累想象的细节,在写作时多点理性的构思,让自己的习作成为心灵的表达。  [关键词
1960年,钱翰城由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大学任教,担任机械制图和材料力学的教学工作,1961-1963年又至西安交通大学进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场论、高等传热学等研究生
徐章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他长期从事对称电磁场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有3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承
2005年已经结束,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要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十分必要。因为成本管理成为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
[摘 要]体操是中学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锻炼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学阶段,学生更多接触到的是组合动作,而组合动作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体操组合动作的教学质量。为此,体育教师应精心编排教学内容,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鼓励创编组合动作,开展组合复习,有效利用组合器械。  [关键词]中学体操;组合动作;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首先统计分析2018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考查情况。然后阐述2018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4个主要特征:点面结合,全面考核;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突出“三会”,关注细节;侧重设计,重视探究。最后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一些思考。[关键词]2018年高考;物理实验;统计分析;启示[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0040-03一、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