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来源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id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加明显.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态势呈现出普及化、市场化、个性化、信息化特点.同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就业模式、就业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与服务方式、求职方式等挑战.可以通过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念;提早摸底做好个性化精准求职指导与服务;引导毕业生“进体制”与“下基层”;引导毕业生到新业态领域就业和从事自由职业;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做好智能化精准推送求职信息;加强就业形势分析,鼓励创业等途径提升“慢就业”群体的就业质量.
其他文献
通过对福建省一般家庭进行定性研究发现,在媒介配置丰富的家庭环境中,总体上家庭中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是自然自发形成的过程;围绕着媒介使用,亲子交流较为缺乏、养育者对子女的媒介教育比较缺位、亲子二代存在着媒介文化鸿沟;父母介入方式主要是基于作息表而进行的口头介入,辅之以简单的物理介入等方式.研究也发现了3点积极因素:玩耍是孩子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心需要,包括媒介使用;阅读依然是未成年人喜爱的重要活动;少数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以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克服了自身媒介素养的不足.其中所蕴含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理念,
上供物料作为明清两代正项田赋之外的额外补充,涉及到王朝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诸因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通过梳理福建地方志与时人笔记发现,明后期福建地方推行的一条鞭法在制度层面将上供物料一时瓦解,使上供物料由民众负担的“贡”转变为普通的“赋”.但贡赋合一在时间上存在渐进性,尤其在明清鼎革之际时局动荡,一些在前一段改革进程中已然被消灭的因素如实物上纳、额外加派等重复出现.这一时期上供物料的变迁不仅反映出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惯性,亦是明清两代强烈奉行分散供给、原额主义与地方从属中央的财政理念的缩影.
媒体深度融合引发了新闻生产理念、方式的巨大变化,对从业人员的新闻采写能力要求也不断更新.把“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新闻采写课程,从业界需求出发,反向设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进行重构,突出实践性和实战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将媒体运作场景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对于实现学生融媒体新闻采写能力提升、有效对接当下新闻传播人才能力要求具有较强意义.
应用技术型地方高校的职业导向性内在要求教学方式向实践性转变,英语专业教学更是呼唤对“动手”和“动口”能力教育的理性回归.同伴互评是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发测量工具、策划翻译文本等系列进行针对性设计,将其应用于英语翻译教学.实践表明,同伴互评能激发学生潜能与合作热情、提升翻译实战能力,对应用技术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运用空间叙事理论解读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权力与荣耀》,认为小说将主线故事与副线故事穿插并置,并塑造两个相互冲突的社会空间:异域与家宅,这种空间叙事有利于将白人与墨西哥人的故事相互对照,折射出小说深刻的人性内蕴,威士忌神父的灵魂之旅也是格林自我救赎之旅,体现了格林在塑造异域形象时的独创性.
生态素养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逐渐积累而形成的集生态知识、理念与行为为一体的综合素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素养对于未来生态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在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存在教学目标中素养导向不足、教学对象积极性缺乏、教育内容普适性不够、以及教育方法吸引力欠佳等问题,可从理念更新、师资培养、体系构建、技术支持四方面入手,构建大学生生态素养提升路径.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议题,科学构建重点修复区域识别方法与技术体系是实现精准高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决定性前提.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整合传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效能评测、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等研究方法,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技术框架.设定ESs优先、CER优先以及ESs-CER协同3类修复情景,并采用元胞自动机(CA)动态模拟土地利用扩张趋势,利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块与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并评测综合修复效能.研究发现:ESs-CER协同修复情景能够兼容生态系统保护与城市发展
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教学质量问题的基础上,为达成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中教师端的乘法效应、学生端的加法效应、平台端的除法效应、管理端的减法效应,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标准》为政策依据、朱兰“质量三部曲”为理论依据,构建了由一个全职涯培训、全状态执行、全过程监控和全方位推进4个核心模块组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TDCA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中,“轻混合”教学是实现“全状态执行”的模式创新.
传统单一部门管理下、围绕单一目标的治理方式难以解决系统化、综合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为当前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实践思路.经过长时间自然恢复,或通过适当人工生态修复来加速和促进既有生态区间迁移到高价值生态区间,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生态价值高、自然资本高的生命共同体,可称之为“高价值生命共同体”.通过发挥设计的正向作用,优化生态资源配置,在高价值生态区间内,谋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优价值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价值生命共同体,可称之为“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广阳岛生态修复以建设最优价
矿山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工程视角下的单体矿山修复项目,或是纯生态视角下的修复优先级研究,少有体现国土空间尺度下矿山生态修复的统筹决策思路.以典型的矿山城市江西省丰城市为例,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生态本底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发展诉求,判定矿山中生态-社会复合效益最大化的重点投入区及其他分区,并提出不同区域的修复策略.结果表明:丰城市采矿用地面积大、分布广;具有生态重要性的矿山占比达一半,但其中需要高投入进行修复的区域仅为十分之一;位于自然恢复区与低投入修复区的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