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倾向和情绪状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愿学到爱学、想学,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是提高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25-01
  
  1引言
  
  兴趣是对事物的喜好情绪。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对提高活动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的活动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因素
  
  2.1教学内容把握不全面新地理课程标准增强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以后,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目标、教学建议进行“二度创作”。但这“二度创作”,特别是有关内容目标的方面,却让教师们深感头疼:因为课程标准(即具体的内容标准)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怎样挖掘教材,建设教材,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要求,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能够使学生顺利地通过现在的考试,是每一个教师所关注的。
  2.2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客观的差距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广大农村(包括县城)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有地理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很少,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
  2.3知识与理论脱离实际,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智能教育教学大纲及教材安排实习、实践活动、校外调查研究活动甚少。反映有关人地关系的上述活动更少。如原大纲中规定阅读课外读物,看地理影片、电视节目,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九年制初中新大纲在乡土地理部分笼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缺乏明确的要求与规定。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实施途径
  
  3.1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组织实施教学课的开始,设计一些精彩的内容,如用讲故事、猜谜或激将法开头,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中增加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另外,教师的目光尽可能的关注每位学生,教师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姓名,使学生感到老师很熟悉他,关心他。一旦学生有精彩表演和良好表现,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配合以鼓励、赞许的目光和手势,使其产生满足感。学生偶尔有异常或不好的表现,注意、提示、时机和方法,用宽容的态度“点到即止”。
  3.2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参与的心理前提。在教学中要重视和运用心理学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黄河》、《长江》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后,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就会对地理学习更有兴趣。另外老师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问问学生,“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让他们转变学习观念,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提高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柔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映的表现欲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言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中学生对地理已经基本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教师要加强启发和诱导就能使学生自觉地产生主动的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让他们去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习地理的爱好和兴趣,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认识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4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完成练习,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3.5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借助地图,强化记忆。
  
  参考文献
  [1]冯惠琴.学习初中地理课程新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则应该是具有个性的人,因此,语文教育本应该是具有个性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寻求和创造出适合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紧迫任务。所以,语文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运用班级环境问卷、自我问卷和学校态度问卷对三个省56个班的农村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农村儿童的班级环境可以聚成三类,分别是良好型、一般型和问题型,②三类班级环境下儿童自我概念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班级环境能较好的预测自我概念。③班级环境会直接影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也可间接通过学校态度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  【关键词】农村;儿童;班级环境;自我  【中图分类号】G622.42
期刊
【摘要】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通过近些年的美术教学,我发现在欣赏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而“预习”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又起着极大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欣赏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预习;
期刊
【摘要】学生是防空防灾教育的重要对象,中小学是开展防空防灾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小学开展防空防灾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将防空防灾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重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将教育工作融入校园管理,突出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灾时与战时的生存技能。  【关键词】中小学;防空;防灾;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07-01    我
期刊
【摘要】兴趣决定物理教学的效果,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的去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千方百计的去激发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研究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这样会更轻松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兴趣;激发;情景;契机  【中图
期刊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逐渐被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由于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并伴随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骇的解说,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良好教学情境的设置,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发挥动静结合优势,及时反馈,更好地创设合作探究机会,给学生印象中比较枯燥的数学增添无穷魅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快乐”学习。从而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就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难题,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主张,笔者认为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诗词;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21-01    诗词,它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
期刊
【摘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定位于以教师引导为前提,以学生积极主动练习、改进和提高为主要步骤,以学生自觉体验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促使学生自觉组建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积极参与和敢于表现的主体心态。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疑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14-01  1教学片断  ●小数点认识的教学(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圆点“.”)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像,猜猜它可能是什么?  生1:我想到了小数点。  师:哦!别的同学还想到了什么?  生2:这个小圆点像芝麻。  生3:像小小的眼睛。  生4:像小蝌蚪。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实际管理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无形力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教育执行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但要有爱的情感和爱的行为,还要培养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另外,班主任也有经常研究和观察学生的情感需求,运用各种工作艺术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本文就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引入从上述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班主任;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