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只翅膀,阅读是积累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则是将自己的思维和体验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
  一、关于阅读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真正的阅读教学理念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舞台,它具体表现为让学生愿读、会读、乐读。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就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
  1.让学生愿读,在阅读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
  不爱阅读的学生大都是因为缺少阅读兴趣和动力,所以,在这样一个阶段,教师需要在阅读范围上为学生做一定的指引,几十本好书中总能挑出一两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而只要有了好的开端,阅读就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阅读是文火慢炖,久而见效。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断增强学生的阅
  读兴趣。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语文积淀的厚实程度。当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这是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让学生会读,在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
  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基本还是沿袭了传统的分析阅读法,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教师的主动讲析和学生的被动听记为主要框架,本应最具个性化、人性化的阅读成了僵化的被动阅读,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甚至丧失,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阅读教学不能是功利性的,并不是题目做得越多越好,阅读教学只教答案的方法是最低等的。现在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做“阅读理解”题,这明显与我们的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
  此外,很多老师离开所谓的教参之后已经不具备阅读原文、理解原文的能力,这无疑也是很令人担忧的现象。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敢于去功利化,更应该努力增强自己的阅读功底,有能力有勇气还阅读以本来面目,舍得给足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阅读,让学生摆脱为找答案而阅读的怪圈,在不被束缚的前提下自由体会字里行间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真正的阅读。
  3.让学生乐读,在阅读中拥有思考的力量。
  阅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积累。如果说小学阅读教学重在积累词汇,初中阅读教学重在积累感情,那么高中的阅读教学重在积累思想。
  从阅读中形成独立的思考对学生非常重要。
  读书分三种层次,初层是读故事,二层是读情感,最高层则是读思想。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精神交流、灵魂对话的过程,在这样的对话中,有情感的体悟与生成,更有思想的砥砺和碰撞。
  透过一本书不仅可以学到先人的想法,更可以针对内容做一番自我的省思,提升自我的境界,强大自我的力量。如果学生们在阅读中得到一种享受,一种思考,一种提升,他们就会从愿读、会读的境界上升到乐于阅读的境界,使“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使阅读变成一种内在的自我要求,这将是老师一味灌输所远远比不上的。
  二、关于写作
  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把作文教学教好,语文教学一定不会差。
  写作重于讲读。那么,怎么教作文?
  1.作文教学是重尝试的。
  语文老师在作文的命题方面和写作方面都要敢于尝试。
  在命题原则方面,标准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精心命制,把写作练习和学生倾吐心声的实际需要统一起来,而不是以高考作文为目标,一味地押题猜题,如果太过于功利,往往高一瞄得越准,高三打得越偏。
  教师也要敢于自己写下水作文。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教师只教不写,自身写作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表达能力,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他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2.作文教学是重过程的。
  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一方面要多练,清代唐彪曾提出“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
  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经常让学生动笔写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另一方面要多改,我们应该把写作的真实过程告诉学生,即便教师自己的初稿也不一定有勇气见人,写作是学生包括老师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体悟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好的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一个话题只写一次是有欠缺的。
  所以每个学期里最好有一个写作的相对集中期,在这个时间段里,通过相对密集的写作、修改,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写作方面的感悟。
  当然,作文教学应人而异,优秀的作文教学也不都是按常理出牌的。学生有点心情就可以写,有点想法就可以写。同样,没有心情也可以不写,没有想法的时候也可以暂停。
  3.作文教学是重评价的。
  对学生的作文,如何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文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永远是参差不齐的,各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学生的作文评价方面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种准则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作文教学评价也需要带有激励性质。学生写作是需要激励的,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目光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学生作文中的些许亮点和进步不妨给个高分,即便稍稍放些水又如何呢?毕竟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在干涸的大地上一滴水一滴水的滴下去,静静等待禾苗返青。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不能心急,不能功利,希望能够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语文展开阅读和写作的翅膀,飞得更高更稳。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按照考纲规定,高中阶段除了完成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外,还包括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由于时间紧、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做好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发展时期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于文本,遵循以学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从而不仅能够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得以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一、丰富课堂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充满了各种力量的博弈,国家作为人类政治组织的高级形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发生着利益冲突和力量转移,体现着不同的人类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力量整合,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大国战略。大国战略指的是国家为了达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大规模、全方位的长期行动计划,是对所掌握的国内外的资源的一种配置和运用。
社会抗争过程在本质上表现为权力的生产与运用过程。社会抗争者所塑造的权力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支配性权力,而是反支配的权力。社会抗争之所以可能,其根本原因在于抗争者受到支配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由日本OLYMPUS光学株式会社制造.该仪器每小时能进行400项测试,共有三个试剂Round.每个Round有76个试剂位(通道).如所有检验项目用单试剂,当项目超过
丙酮酸激酶(Pruvate kinase,简称PK,EC.37.1.40)此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之一,它是一种变构酶,在人体内,丙酮酸激酶存在着三种同工酶,即L型又称肝型,M型又称肌肉型和A型。关于PK的研究
价值观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意识形态建设工程,而且有其自身的理念定位,且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社会人格特征。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建设以“阶级斗争”
采用项目浓度区经质量控制(简称函变质控)使IQC“靶值”的测定误差符合总体的概率分布(P〉0.05),克服对方法学的外加误差(即可波动的误差)的控制能力缘由非总体性所致的IQC偏性的影响,结合实验室
”对话”已成为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在语文课堂中的对话以其特有的平等性、理解性和创造性特征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课文情感正是借助师、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掀起一个个情感高潮,催生一次次以真情呼唤真情,以心灵赢得心灵的情感交流的崭新境界。  一、开渠引水,源头活水滚滚来——心灵在开放  作为对话主体的教师努力去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是情感对话的前提。只有在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