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然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想起来了,那是因为我贪恋报纸上的几条消息,竟然看着看着睡着了。灯可能是在我睡着以后女儿悄悄关掉的。
  月光透过没有挂着窗帘的玻璃射进屋子里,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对着窗户的那个酒柜显得格外真切。里面摆着的那一瓶瓶形状各异,品种有别,产地不同的白酒、果酒,反射着月色的光亮,个个透着晶莹。
  看着这些酒,我完全失去了睡意,身不由己地站了起来,走近它们,抚摸它们,一阵酸楚不禁涌上心头。
  20多年前的一次工作调动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打乱了我家的正常秩序。原本连火车都不太会坐的我,突然走出家门,成了“海陆空”全能的出差族。离家三五天是常事,十天半个月也不稀奇,甚至有时一个多月都在外面疯跑。然而我喜欢这种工作,每当一路的辛苦,变成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时,我心中的那份愉悦是无法形容的。成就感、归宿感让我快乐,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份愧疚。
  中国有句传统的语言叫做“男主外、女主内”。但自从我那次工作变动以后,我家却变成了“男主内、女主外”了。丈夫不仅经常在家独守空房,而且还要做一些家务。这让我于心不忍,所以竟自作聪明地想出来一个能够“慰藉”双方心灵的办法,那就是外出时尽量买上几瓶当地比较有特色的酒带回家中,以便在丈夫独自把盏时能有我在他身边的感觉,甚至是让他体会到我心里是有他的。就因为这个,我这个不会喝酒的女人竟然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走到哪里都打听那里是否有好酒,也不管出席什么宴会,那眼睛总是悄悄地瞄着餐桌上的酒。不管别人怎么看,我的的确确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不会喝酒而钟情于酒的女人。有时为了弄到一瓶酒,人也变得“小气”了。
  记得有一次我出差去湖南湘西,那里有我一位要好的女友。在女友请我们吃饭时,餐桌上摆了几瓶湘泉特曲。她说:“这是湘泉酒厂推出来的新产品,虽然没有酒鬼酒那么有名气,但喝起来味道相当不错。我问人家这算不算名酒?人家说:“也算吧。”可能是我当时对酒那种好奇劲儿或贪婪相吸引了女友,第二天她陪我们游凤凰古城时,就偷偷塞给我一个苗族的刺绣包,里面装着两瓶湘泉酒。当时同车的还有两位男士,所以我也没敢正眼看一下包里的酒,就把它们躺着放在轿车档风玻璃下面那个台上了。也不知是酒封得不严还是一路上的颠簸,或许是没有立着放的缘故,美丽的刺绣包里时不时发出阵阵的酒香味。同去的一位男士可能猜出几分,所以偶尔冒出一句:“好香的酒啊!谁带来的?”我知道他是有些明知故问,但是我可是真的装聋作哑,任凭怎样就是不搭茬儿。当时确实怕说出来,人家会把我这两瓶酒“抢”去似的。我就是这么神神秘秘、小小气气地躲过了与我同去的两位男士,终于把酒带回到家中。
  我去过许多地方,也带回家中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酒,比如新疆的伊犁特曲;青海的青稞酒;内蒙古的宁城老窖;江西吉安的米酒……
  说实在的,多年下来我家的酒也储存不少,丈夫也喝了一点,也送给朋友一点,但大部分还是留了下来。有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丈夫多数时候竟然花钱去买酒,而不喝家里这些有特色的酒呢?
  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他还没来得及喝完这些酒时,特别还没来得及告诉我他为什么不愿意尽快喝完这些酒的时候,却匆匆离我而去了。但离别的凄苦也终于让我明白了他之所以不喝这些酒,他不是不愿喝,而实属是不肯喝,舍不得喝。因为他把这些酒看得太重要了,他珍惜我对他的这份情意啊,说到底我觉得这其实是他对我的一份情意啊!如今这些酒摆在这里,已成了默默的无言之物,我并不知道它们到底都是什么味道?也许这需要我在有生之年用心去细细品尝。
其他文献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酒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饮酒已成为国人生活中极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以当今而论,友谊少不得酒,爱情也少不得酒;节日少不得酒,休闲也少不得酒;庆功贺喜少不得酒,解忧消愁也少不得酒;婚丧嫁娶少不得酒;经济往来也少不得酒;迎尊送贵少不得酒,甚至调转、升迁、祝寿、开业、搬家、参军、入学等等几乎都少不得酒。难怪一打开电视,酒便像滔滔海水一般扑面而来。  据说全国有多少条江河溪流,就有
期刊
一般来说,酒后干不成任何的“正事”,能不捅娄子就不错了。比如《水浒》中那些好汉,不少是因为酒后捅了大娄子收不了场只得上梁山,诸如宋江酒后在墙上写反诗,鲁智深酒后醉打山门,武松酒后打架……当然他也打虎,关于武松酒后打死一只老虎这个事我有点信,在酒后,人偶尔会干出一些超水平发挥的事,但只是偶尔。  我天生胆小,这辈子就没打过架,但在酒后,我曾面对数十名来势汹汹的小混混儿,空手夺刀,平息了一场群殴。  
期刊
金秋10月,酿酒系的学子为郭教授举办了一场“从教40周年”的庆典活动。参加的大都是国内酿酒业的骨干精英及企业集团的老总和董事,他们大多是教授教过的弟子。教授反对张扬,但当他回眸这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时,自己也惊讶:什么时候,真的已“桃李满天下”了?   庆典会上,弟子们说起郭教授的严格,都要互相笑问:“谁还没哭过?”哭,是指教授批评狠了,女同学都有抹鼻子的记录。男同学虽然不好意思“轻弹”眼泪,却
期刊
见到老公的外婆,是老人家已近90岁高龄的时候。因摔伤而导致半身不遂以及失语,便常年坐在小院的藤椅上晒太阳。只有从她那异常深邃与锐利的目光中才可寻找到一些和谢觉哉们曾经有过的革命接触。外婆的目光是她被公认的特点之一。  老人家的另一个被公认特点是,常年喝酒。但是那种有节制的喝。每顿饭前都必不可少地喝一小杯,只是一小杯就可以了。这可能是从湖南老家带来的习惯,已经无法改变。外婆讲过,她们小时候在乡下,没
期刊
昔日的孔乙己,花胡子,破长衫,一副寒酸相,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今日的“孔乙己”却神了!神得简直让你想象不出那是昔日的孔乙己。绍兴咸亨酒店门前,有他的塑像,是供游人瞻仰的。少男少女们,私企的老板们,还有别的什么人,无不在其像前合影留念,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孔老先生也似乎很随和,不因身份有变,有什么架子,而是来者不拒,统统接见。对此,除了“今非昔比”,还有什么可言呢?!  笔者也到过咸亨酒店,
期刊
向来有“浊酒一壶论英雄”之说,可见饮酒笑谈多为男子汉一吐胸中激情、纵论天下大势的既传统亦流行的方式;巾帼美眉若也仰脖豪饮千杯不醉,更被刮目相看,视作女中英杰。翻开一部历史演义,似乎岁月就在酒波奔涌中流淌,人物都在推杯换盏时闪光;一个有着五千年甚至更为久远酿酒史的伟大民族,就这么挟着酒坛举着酒杯,有时踉踉跄跄、有时大步流星地走过了或昏暗或辉煌、或崎岖或宽广、或山重水复或柳暗花明、或屈辱凄凉或扬眉吐气
期刊
中国戏剧家协会大会刚刚结束,马少波先生在家中欣然地接受了我的采访。马少波先生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组织领导、理论研究工作和文学艺术创作,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戏剧理论家、戏曲改革早期开拓者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多次约见马少波谈戏曲创作和改革问题,马先生的有关戏剧创新的思想得到了周总理的充分肯定。  年届88岁高龄的马先生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才思敏捷。当我与他谈到酒文化时,老先生好像
期刊
“四大文人”酒瓶的造型为“青花彩瓷人物纹扁瓶”,四个一组。瓶上彩烧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文人—王羲之、陶渊明、李白和周敦颐。画面上分别题写有“羲之爱鹅”、“渊明爱菊”、“李白醉酒”和“茂叔爱莲”。每幅画面中的文人旁边都陪有仙童一位,文人性情恬淡,怡然自乐;仙童稚趣毕现,活泼可爱。在四幅优美的画面中,人物感情淳朴真挚,景物意境清幽淡远,表现出文人们热爱自然,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和旷达心境。四位儒雅文士,
期刊
黄磊  职业:演员、老师  喜欢的酒吧:我平时一般去河(三里屯南街)、左岸(后海)、豪运(对外经贸大学南门以东),和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喜欢的酒:就喝啤酒。    胡兵  职业:模特、演员  喜欢的酒吧:幸福一村的水印酒吧、国贸的亨利酒吧都常去。我的胃不好,所以不太喝酒,主要是与朋友聊天,再就是呆一会儿就走。    林依伦  职业:歌手  喜欢的酒吧:常去亮马河一带的哈丽卡或燕
期刊
六次走访诸葛村,自以为对它已经很熟悉了。不料在即将离开的前一天,突然发现诸葛村有“家家酿红酒”这一传统。看来要对古村落有真正的了解,我还得继续深入下去。  诸葛村是全国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地处浙江省兰溪市境内,以全村保留着200多座元明清古建筑及诸葛民俗文化而知名全国;其中的人公堂和丞相祠堂,气势磅礴、构筑精致且文化内涵丰富;村落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此,小小的诸葛村,每年要接待20万左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