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从课堂走向实践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398622409xie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尤其是学生围观起哄、凑热闹、拍视频等行为,更是让我们深思。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学校作为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中继站”,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性格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学校工作,笔者认为中小学德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正面教育引导学生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德育的主渠道。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主阵地,绝不能把这门课当副课,或被其他学科挤占。科学设计和规划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从正面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思想品性。其次,其他学科教师也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品质和情操,在教学中,不仅重视知识传授,更注重思想道德的影响。
  言传不如身教。学校德育工作,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直接输入,教師的行为表率更是一种引导和模范。这就要求教师注重的日常行为规范,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语言上讲文明,不说脏话;行动上遵纪守法,诚信守时,说到做到;仪表上不穿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二、搞好班级管理,突出班主任作用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拥有遵纪、好学、文明、团结的良好班风,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每一位学生的行为。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班主任要做学生最贴心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要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保健医生。
  切实抓好班级管理,创新评估机制。以集体的荣誉感来激发学生的团结意识、集体意识,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规范,提升思想品德。
  强化主题班会,发挥同伴影响。活动和同伴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主要环境。要充分利用每周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道德行为的教育。同时,在班级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同伴间互比互看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内化。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合德育资源
  优美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因此,学校要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整合德育资源。
  1.每周一的晨会、升国旗仪式。认真组织,精心准备好国旗下的讲话,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
  2.广播、画廊。充分利用广播、画廊、橱窗、黑板等,进行信念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板报由学生自己编辑、撰稿、书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家长会、家长学校。积极开展“校家同创”活动,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孩子,让教师更细致了解学生,取得家庭、学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四、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社会实践
  第二课堂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优秀书刊,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读后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爱好特长,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才干和知识,陶冶情操。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学生作法制报告,组织学生参与“学法、用法、遵纪守法”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聘请心理专家、心理医生对学生进行咨询、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倾吐心里苦闷,学会调整心理状态。
  注重实践。德育不是口号而是实践,不仅要把优良品德铭刻于心,更需要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学雷锋日”等节日,组织学生到社区拣拾白色垃圾、义务植树、帮扶老人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感恩意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琉璃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想像的翅膀,提出自己的主见,能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鼓励满足需要    1 让学生自由地想     一位哲人说过: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思想。为此,在语文课
摘要本文针对提升初三语文教学效果这一命题,阐述了要夯实语文基础,确保学生稳中求变;有效延伸阅读、开阔学生视野;着力提高写作、提升学生文笔。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对语文学科而言,“课堂讲的”和“考场考的”相差得实在是太遥远了。在初三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从课本里跳出来,从语文里跳出来,把课本放大,把语文放大,使学生的知识背景广阔一些,知识积累丰富一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从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让学生在全面学习中掌握知识、体现教学知识的生活性,让学生在解题中提升应用能力、体现教学习题的灵活性,让学生在思维中提高发散能力、体现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动手中提高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初步论述。  关键词有效教学内容整体性知识生活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
摘要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课探索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
摘要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这是许多老师所关注的。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1 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
摘要许多学生都觉得写作难,究其原因是学生积累的太少,缺乏习作的素材。据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发表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积累素材阅读    1 加强生活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观察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实际上是他们不善于观察,对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发生在身边的事熟视无睹。为此,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并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活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每一位教师都受到了洗礼,其对课程的改革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为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质量,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从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有效教学分析三个方面着手,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重点突出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摘要作为教育者不但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  关键词中学数学环保教育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1 转变教学观念,打破学科界限    提到环保教育,不少教师都认为是化学学科的内容,而数学学科则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认识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