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有效途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l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中,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应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尝试将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与活动中,通过观察探究、游戏表演等方式表达对节气特征的认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品读节气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幼儿园活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漫长的历史不仅记载了数千年的华夏文化,更记载了大量节日节气的来源,内含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变迁,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也逐渐被边缘化、多元化、模糊化。很多人沉迷于西方的各个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却忘了我国传统节日(如:小寒、大寒)。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应该从幼儿教育开始,让我国新生代儿童以此认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感同身受,成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一、 现今幼儿教育中二十四节气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 幼儿园教师问题
  幼儿园教师对于二十四节气了解不多,部分教师了解二十四节气,但只是最基础的了解,对于其中的意义,内含的文化了解不够。且一些教师对于二十四节气教育并不重视,没有深入学习二十四节气,也无法与时俱进。即使部分教师开展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课程,但课程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各种小图片、小故事以及其他辅助道具来实施二十四節气教育,无法给幼儿带来深刻的影响,也没有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与现今时代特征。幼儿在学习二十四节气的时候,多数只学习到最为浅显最为基本的二十四节气知识,对于二十四节气中内含的文化精神,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领悟不多。
  (二) 幼儿与自然脱轨
  二胎政策开放后,孩子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健康。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幼儿与社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却不断减少,缺乏一定的锻炼,抵抗力下降,对于四季天气变化无法适应,很少出门,幼儿对待事物的理念也逐渐改变。
  (三) 长辈影响
  现今幼儿的父母多是八零后、九零后,父母本身对于二十四节气了解不多,了解方向多数来源于手机日历提醒,只有爷爷奶奶这些老一辈人对于二十四节气有更多了解,但是他们却很少会与幼儿谈论二十四节气。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鼓励幼儿学习古琴、琵琶、毛笔、古筝等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并不重视。即使幼儿园提到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多数家长也只是让幼儿多背诵各种经典古诗词。
  二、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 顺应幼儿的学习方式
  幼儿园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从亲身感受、体验、实践活动等方面帮助幼儿获取知识与经验。幼儿园教师想要顺利地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也应该结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幼儿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实施教育过程中,让幼儿能够最大程度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可以开展合作讨论式学习,并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连,整合教育与实践活动,让幼儿深切实际地体验,促进幼儿学习到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在春分时节,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身边自然景物的变化,以漳平永福花乡的特色景观和地方习俗为依托,图文并茂使其在幼儿心里留下春分的含义。同时,充分挖掘与春分有关的教育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以“戏春”为小主题的竖蛋、小花圃等活动;有以“绘春”为小主题的送春牛、巧手簪花、制作风筝、百花创意拼摆等活动;有以“咬春”为小主题的粘雀嘴儿、制作鲜花冻、清明粿、糍粑、春卷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春分的传统习俗。再如:在冬至节气,通过语言讲解、图片分类操作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家乡漳平冬至时节吃红糖汤圆、包冬至包等习俗,使幼儿对“冬至”这个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萌发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二) 开发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季节更替变化,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让幼儿实际体会到之后,甄选适合幼儿发展的二十四节气教育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实施相应的主题活动。比如在秋分的时候,以有趣的绘本《地底下的秘密》为切入点,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索发现,了解地底下常见的农作物。让幼儿与家长参加户外活动,尝试动手采摘农作物,并参与清洗与烹饪,最后再跳一曲丰收舞,加深幼儿对于秋分的印象。
  (三) 自然观察
  想要幼儿更好地学习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进行自然观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观察每一个节气的变化,每一个节气的天气表现形式,才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才能对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因为季节的不同,气候变化与自然现象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在立春节气,结合漳平永福“花乡”的地理资源,带领幼儿身穿汉服到樱花茶园里赏樱;在谷雨时节,结合漳平南洋“茶乡”的有利资源,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附近茶山中的茶树成长变化。加强幼儿与自然的接触,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感受大自然,感受四季变迁,节气变化。
  三、 结束语
  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充分挖掘身边的传统文化知识与习俗,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幼儿个体成长与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人。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幼儿教育,2017(Z4).
  [2]周红.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作者简介:刘莉丹,福建省漳平市,漳平市宝娘幼儿园。
其他文献
水分利用率—花生及其它豆科作物抗旱的重要指标G.C.Wright等解决缺水的传统方法是灌溉,然而在许多耕作区灌溉受到限制,或是因为无灌溉水源,或是因为灌溉设施花费太大,从而妨碍了其广泛应
粘土地菘蓝栽培丰产经验夏景峰①夏玲②①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236000;②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计划生育服务站236000十字花科菘蓝Isatistinctoria的根和叶都供药用,根叫大青根(又名板蓝根),叶叫大青叶,是清热解毒
摘 要:作为德育的实施者,班主任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导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缔造者。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情形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德育,这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其中德育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必须要对此提高思想重视,改变以往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落后观念,要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建设。小学班主任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更多地尊重和关爱学生,坚持正确的批评原则,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还要注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这都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摘 要:高校辅导员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质量,对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是打造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举措。本文简要介绍了沃尔比重评分法在辅导员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并就辅导员工作评价结果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沃尔比重评分法;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2016年12月7日-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议在京召开,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把思
摘 要:幼儿园园长如果想要让幼儿园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幼儿的学习成绩优异,幼儿园的教师关系和谐发展,那么园长就需要在管理幼儿园时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争取让幼儿和教师都能在幼儿园中快乐地成长和快乐地工作。在此,我将对幼儿园园长在幼儿园和谐化的管理中采取怎样的措施达到高标准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加强;发展;关系;相处  想要一个学校能够获得好的发展,首先要让这所学校内的人员都能够和谐相处。在幼儿园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水粉画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形式之一,水粉画活动也是一种感受、思考、想象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在幼儿园水粉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水粉画作品能更好地表达内心的兴趣爱好和情感愿望。而幼儿在水粉画活动中可以在不同方面获得不同能力的发展,如语言发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整理物品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作能力、审美能力及自信心等。而这些能力的发展恰恰也是幼儿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同時也是广大教师和家长
介绍了棉花生产管理系统研究的概况(包括棉花生产模拟模型、专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棉花生产管理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The general si
摘 要:本文以幼儿园户外分区混龄活动的开展及积极作用思索为重点进行阐述,以混龄活动开展的具体策略为依据。从正确规定活动区域,合理制定活动流程,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适时指导活动进度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意在于利用相应措施提高混龄活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实用价值,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积极作用  户外混龄活动是幼儿园所有活动中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活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