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鱼与金生》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简介:
  尾生在桥下等一位女子,女子迟迟不来。尾生为守约定,至水涨潮也不离开。尾生脚下是一片奇特的海水,人入水中就会变成鱼,于是,尾生化身为一条鱼,在水中漫游。尾生在水下结识了一条金鱼,他与金鱼相爱,并生出了一条小鱼。不久后,潮水退去,当尾生重新显露出人形时,发现那只金鱼正是他当时等待的女子。二人相认,却发现他们的小金鱼不见了。为了找到孩子,他们决定每天到集市上救一条金鱼,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可是天不遂人愿,尾生和妻子每次救出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但他们仍然不辞辛劳、不远万里地把每个人送回家。时间一天天过去,尾生和妻子救了很多人,却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一场大水袭来,尾生重回水中……
  阅读心得
  阅读推广人
  魏雪梅
  北京市通州区新城东里幼儿园
  爱是永恒的主题,但又是抽象的、不可言传的,怎样能让孩子们体会与感受呢?《尾生与金鱼》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门。
  拿到《尾生与金鱼》这本书,看着“尾生”两字甚觉眼熟,蓦然想起《庄子》中“尾生抱柱”的故事。怎样的画风才能很好地诠释这个题材呢?封面唯美的画风一下子吸引了我。一席长衫的年轻人、红艳夺目的金鱼,突出了绘本的主题。翻看间,简洁、明快的色彩,水墨画般的画面让我欲罢不能,奇异而又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感动了我。
  《尾生与金鱼》选取了“鱼”的形象作为主人公的化身,中国的鱼文化源远流长,年年有鱼、鱼跃龙门、鱼水相欢,彰显着国人对魚的偏好。在一片出水是人、入水为鱼的神奇海洋中,尾生爸爸和金鱼妈妈,为了找到失散的小金鱼孩子,奔波于杏花春雨的江南,苦寻在大漠孤烟的塞北。从春暖花开到白雪皑皑,寒来暑往、历尽艰辛,一路救助不同人群,一路播撒仁爱的种子。在一次洪水灾难中,惊奇发现原来被爸爸妈妈救助的小书童,竟然就是他们苦寻的小金鱼。尾生爸爸与金鱼妈妈在寻找小金鱼时,把对自己孩子的爱给予了需要救助的每一个人。这种博大的爱又回报给这一家人,一家人最终团聚,在水中嬉戏玩耍。
  《庄子》中尾生抱柱而死,而作家席璟将它改编成一个爱的故事。守时守信的尾生获得了金鱼妈妈的爱,助人为乐的尾生获得了朋友的爱,积极乐观的尾生得到了生活的爱,坚守初心的尾生得到了家庭的爱。绘本中的每一页都在传递着爱的主题。
  尽管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我们坚守诚信、善良、友爱,保持乐观的心态,一定会收获自己的“爱”。
  凝视着灰砖黛瓦、远山明月的水墨山水画面,感受着一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这一动一静间,爱的主题旋律在心中奏响、回荡、共鸣!
  阅读推广人
  赵福葵
  北京市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
  《尾声与金鱼》是儿童文学作家席璟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故事。这本绘本改编自庄子的名篇《庄子·盗跖》,传递了“守信”与“利他”的价值观。通过对经典的改编与重现,极大地发挥了传统故事的吸引力,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映入眼帘的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技法的交织,徐徐把我们带入这个故事,去探究一个充满意境的世界。故事中优美、有韵律的语言,生动与传奇的情节内容同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绘本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尾声的男子一生曲折的经历,他先是在岸边等一位女子,后有化成鱼,在湖中又与已为鱼形的妻子相遇,组建家庭,但重新变为人形后又与儿子走失,在寻找儿子的路上帮助了许多人,又经历得到财产与丧失财产,最终与儿子重聚的故事。从尾声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尾声虽然拥有一波三折的坎坷生活,但是他重情义,守信誉,执着与善良,困难并没有把他击垮,他还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陌生人,最终收获了幸福圆满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绘本的主线充满着曲折的奇幻色彩,一个又一个转折点创造了许多让儿童发挥想象力、预言与推测的空间。在阅读之前,可以与儿童展开有关封面内容的对话。通过引导儿童细致观察封面的图画,激发儿童思考能力,去推测人物关系,预言故事的情节。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儿童对于绘本内容的前经验,更可以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提升他们的专注力。根据不同的故事节点,可以让儿童通过插图和前文的提示推测故事的内容,随着故事的推进,儿童可以不断想象与印证自己的观点。通过对于故事内容的深入理解,儿童会产生自己对于绘本的解读。通过感知儿童对于故事的感受,我们逐渐可以通过儿童的视角去看待绘本,从他们的角度产生共情,一起读懂这个故事。
其他文献
10年前闷热的暑假,在全省小语习作教学培训班上,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认识了周跃东老师。13天接地气的创新互动、听课观摩、当堂评点作业、专家讲座互动研讨、评选优秀作业、会议主持介绍、伙伴创新教学方案呈现……的确,天天是挑战,时时学创新,累并快乐着。周跃东——特级教师金剑辉老师学校的骨干,给我留下了低调、专注、勤奋、独立的印象。  三年前,根据桐乡市教育局名师工程的安排,我有缘和周跃东成了互助的师徒,有更
写人的记叙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经历的事件来反映人物特点的文章。人物的特点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品质方面的特点,二是性格方面的特点,三是技能方面的特点。写人记叙文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所写人物可以分为写自己和写他人两类;按照所写人物的多少可分为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如:谁和谁)、写几个人或一个群体;按照所写事情的多少可分为一件事情表现一个人物,几件(两件及两件以上)事情表现一个人物。  写人的
摘 要: 称谓语系统在人类社会交际中必不可少,且与民族文化联系密切。本文通过对阿、汉称谓语中的亲属称谓,特别是姻亲称谓进行对比研究,运用文化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探寻阿、汉两个民族不同的婚姻观和宗族观。  关键词: 姻亲称谓 婚姻观 宗族观 汉民族 阿拉伯民族  1.姻亲称谓简介  “血亲和姻亲是人类亲属分类的两项最基本的标准。”①所以人类的亲属关系分为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使得人类之间的亲属称谓也
摘 要: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响应教育部的《留学中国计划》,从2013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发展迅速,尤其是学历生。根据《来华留学生高等教学质量规范(试行)》要求,该校国际教育学院对学历生汉语课程设置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剖视了现行的课程设置不足之处。  关键词: 留学生 汉语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学质量规范》  引言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
摘要: 时代在发展进步,教师要与时俱进,增强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为教学服务。信息化时代,提高教师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中职教师也不例外。本文以《前厅服务》课程教学为例,从教学理念、课程资源和教学流程三方面阐述教师的本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并总结通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改进给课程教学带来的益处。  
摘 要: 贾惜春的人生选择和归宿在红楼梦众人物中有着特殊意义。本文试图站在超越世俗的宗教角度解读惜春向佛、念佛、寻求解脱之路的心路历程与自觉选择,对惜春人生觉悟与解脱境界进行分析,以期对《红楼梦》一书的精神、哲学境界的认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楼梦》 贾惜春 解脱境界  惜春是《红楼梦》诸多女子中看似较平淡的一位,然而惜春这个角色,其人物性格、人物命运在十二钗当中都不容忽视,她代表着一
王鼎钧先生,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40种,在台湾畅销至今,被誉为 “文坛的常青树”“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作为语文教师,我对先生上世纪80年代就风靡台湾的“作文四书”情有独钟。  谈起“作文四书”写作初衷,先生回忆,他20岁左右曾向一位大作家请教写作方法。大作家反问他:“谁说写文学作品有方法?难道这是木匠做桌子吗?”先生颇为气馁,但仍相信,文学创作虽然不比做桌子,但也一定有基本的方法。于是
摘 要: 张悦然在长篇新作《茧》中塑造了两位主人公形象,作家透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剖析了李佳栖、程恭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出病态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造成的影响之深、之痛,以及成年后主人公自我认知困难,无法真正完成自我救赎的迷茫。张悦然在书中利用两位主人公分别讲述历史的叙事方式巧妙的将小说人物病态的心理与人格抽丝剥茧般展现给读者。本文试图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来解析两
摘 要: 健全人格是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普遍性目标,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心理行为基础。本文针对“95后”大学生人格素养现状,提出提升“95后”尤其是“00后”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活动设计和方案,探究培养的具体措施,构建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95后” “00后” 大学生 人格素养  2018年、2019年全国高校开始全面迎来“00后”大学生群体。当前大学中
摘 要 介绍如何应用层次分析(简称AHP)的方法对中小学实验室评估进行科学地量化,最终得出可行的评估指标。  关键词 层次分析;实验室评估指标;MATLAB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8-0001-05    普及实验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新课标的制定,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中小学实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