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师为语文教学的革新进行努力的同时,初中作文的教学指导却被忽略了。语文学习,是写作的根本。可是,写作却是众多初中学生的软肋。文章立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现状 源泉 教学策略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新课程改革也稳步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进与实施。在这个教育背景之下,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是层出不穷,不论是公开课的讲授,亦或是邀请国内优秀语文教师来校进行访谈,都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精进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师为语文教学的革新进行努力的同时,初中作文的教学指导却被忽略了。下面就从初中作文生活化角度来谈谈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初中语文这一学科,不论是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亦或是在中考的分值比例中,都是应当引起初中语文教师与学生給予足够重视的。初中语文的学习,既包括阅读,也包括聆听、讲述和写作等多种方式。初中生学习好初中语文,并不仅仅是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单纯学习,也是为学习好其他学科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石。阅读以文字作为载体,不论是在其他哪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对文字的阅读,因此,学习好初中语文与有效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是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自从出生之时开始,我们便生活在语文的世界之中。我们所学习的语言,我们身边的文字,无一不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提炼,学习好初中语文知识,也可以让我们更懂得生活。然而,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作文的写作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老大难”。在语文考试中占据较大分值比例的作文写作,虽然说只有几百个字,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去写,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写作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初中生作文写作的指导与训练教学。写作离不开生活。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使得初中生被困于试题与教材之中,缺少空闲的时间去感受生活,文章自然写的生硬,缺乏初中生的真情实感在其中。初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初中生写出生动文章的源泉。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抓住特点介绍动物》部分的写作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养的小动物,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家中没有小动物的同学与养着小动物的同学同组,使每位同学都有观察对象。在学生对小动物进行一星期的观察之后,再进行写作。在这一星期之中,每位同学都会通过自己陪伴小动物的过程中对其产生一定的情感,这样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就不会无话可说,既可以描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喜好吃食,长相特征,也可以在文字中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促进沟通,是写作的源泉
  当前我国的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真正实现了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的数量与前些年相比有了明显增加。可是,初中生的课业却没有因为义务教育的普及与素质教育的推进而有所减轻。在当代的中国社会,考试作为升学方式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一个较为公平和易于实施的主要方式。因此,不论是在学校时的老师,还是回到家中后的家长,乃至学校的制度安排和课程安排等,一切都是向分数看齐,一切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考试成绩做出最大的努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初中生除了每天的八节课程之外,还有不少学校增设了早晚自习。初中生在经过一天辛苦的课程学习后,回到家中,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初中生除了课间能有短暂的休息之外,一直在为学业努力。这种现象,不仅使得初中生和家长、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即使是同学相互之间,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相互诉说与聆听。然而,写作是对文字的书面化体现,学生如果只知道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缺乏与他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也难免会出现在文字写作时无话可写的现象。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促进初中生与他人的沟通,以求有效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写参观游览的文章》部分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先由之前举行的一次班级参观游览活动作为课堂引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自己的写作思路与侧重点,如有的学生想以参观的时间顺序作为写作主线,而有的学生想以主要建筑物作为写作内容,学生的写作侧重点不同,自然写作内容也不尽相同。因为是讨论主题是班级活动,每位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说一说自己对参观游览活动的体会。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大概叙述之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既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完善写作,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同学情谊升温。
  三、增加阅读,是写作的源泉
  增加初中生的阅读量,对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大有裨益。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其写作文章质量的好坏。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生难免会喜欢阅读一些课本之外的书籍来缓解学习压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生的课后时间,教师都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初中生在课后阅读并不是坏事,但应当慎重选择阅读文本,以免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学期内读完《水浒传》,并对《水浒传》的阅读任务进行分阶段的安排,一个月中分出一节写作课让同学们沟通交流阅读体会,并可配合苏教版作文教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部分,让学生模仿学习《水浒传》中对人物的描写方式。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课下阅读进行指导,既可以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更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 语】
  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的长期努力。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以生活为依托,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促进与他人的沟通,提升个人阅读量,都是提升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洪梅.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6(02)
  【2】申明富.灵动教学 快乐写作——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成功之道【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1)
  【3】刘世铭.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
其他文献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有一个专题,叫“是什么叫我们感动”,专题择选了中外经典的抒情散文,将目光投向内心的“真实”“纯粹”和“复杂”的感情。教读的过程中,师生均有一种深深感动的体验。萧红二十岁时,对日抗战从她的家乡东北开始,而她的余生就是一直在逃离战乱中度过的。奔波的生活,混乱的年代在这篇散文中细细道出。  萧红,黑龙江人,1911年出生在中国最东、最北部的小县城呼兰县的小地主家里
期刊
【摘 要】  低年级是识字写字的关键期。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会学习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研究汉字本身的规律,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关键词】  方法 兴趣 汉字教学  研究结果表明“(掌握字形的)第一个转折点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汉字后约一个月左右。这一转折点表现为对字形的认识、大致综合、熟字的辨认都有较大发展”,“第二个转折点,在一年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课改以来,故事教学法成为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语文教师讲故事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本文则从“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故事教学法”,“使用故事教学法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希
期刊
清·张问陶说:“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写诗如此,写文章亦是如此。一篇文章不仅要做到赏心悦目,更要有能激发读者共鸣的“情”。而在学生做文中,真情的缺失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地表达。  一、真诚:关注琐屑,展现人情美  《爱之链》中的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意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发着我们关注生活中动人的琐屑之美。狄德罗说过,艺术就是平凡中找到不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教学中,教师的“活动”意识的确在不断加强,各种活动五彩纷呈,但是,活动之后,学生学习的收效却微乎其微,活动明显成为课堂的“摆设”,课堂的“形式”。近日,笔者有机会听了一节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我的好习惯》。这次听课,我不仅仅关注老师教学流程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上的孩子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一、有效的学生活动是什么样儿的  我想,判断教师组
期刊
【摘 要】“班级小报”作为一种综合性习作训练手段,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养成具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传统的“班级小报”仅仅是充当了习作展示、修改的媒介,没有充分挖掘其功能价值。基于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班级小报”的功能革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班级小报 需要层次 功能革新  一、背景分析  1.功能革新灵感起源  近年来,我和许多一线语文老师一样热衷于将学生的习作汇编成“班级小报
期刊
思辨一词,最早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与“明辨”强凋的就是周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思辨性阅读的组织策略与实施几乎还是一个盲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笔者认为思辨性阅读必须要挖掘文本中沉睡的语言训练点,搭建丰富的言语实平台,实现文本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在已知与未知及新知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进行人文思辨,表达看法,积淀言语,发展思维,以期达到“立言立人”
期刊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反思则是自我教育的第一道门户”,反思型教师是指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研究和批判的态度不断分析、反思教育现象,及时调整自己,创造教育新经验,提出教育新思想的教师。反思型教师是学生、家长、社会时代对教师的期盼,那教师如何开展反思,怎样才能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呢?不妨从以下途径中进行历练。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经验的积累过程、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教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纵观作文教学课堂,不少学生搜肠刮肚,假话、空话连篇,作文千篇一律,导致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新课标倡导个性化表达,强调让学生写出有自己思考的作文,个性化习作成为了习作课堂的重要目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融入个性化思考,让学生在习作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从而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一、营造自由习作氛围,为个性化习作注入活力  在小学作文教
期刊
【摘 要】本文分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图标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1.引导幼儿学习规则;2.帮助幼儿认识规则;3.促进幼儿理解规则;4.增进幼儿记忆规则;5.便于幼儿执行规则。通过绘制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图标促使小班幼儿理解规则含义并促进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图标 小班幼儿 规则意识  小班幼儿入园不久,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许多幼儿身上存在着这样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