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职院校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现状和主要特点,提出素质教育发展要注重发展规划的系统化、教学资源的精品化、管理机制的灵活化和学生参与的全面化,才能有效构建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体系,适应财经商贸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的岗位变迁要求,增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基本路径;财经类
  基金项目:2015年度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财经类高职院校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000Z060)
  作者简介:李俊飞,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唐玉,女,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32-0029-0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创新驱动不足,劳动力市场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供给质量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财经类高职院校应当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适应技术技能人才终身职业生涯的岗位变迁要求,增强人才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一、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校际发展不平衡
  由于所在地域、行政隶属、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等因素的差别,高职院校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校级差别。一般而言,沿海省份、省属或省会城市的财经类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国家示范(骨干)财经类高职院校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效性。
  (二)课程特色不明显
  特色性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最大亮点,但对于财经类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办学资源的局限,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大多数是人文通识型课程,科学技术课程较少,且课程开设比较随意,无法获得与专业课同等的地位,很难形成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师资建设不到位
  正如学者高宝立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1]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很多财经类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主要是“选修课+讲座+社团”的简单模式,学校没有专门引进讲授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高层次人才,素质教育公共课、选修课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
  根据笔者调研,很多财经类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如为了对外展示办学成效或、为了完成示范院校验收项目或为迎合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等情况,学校缺乏专门实施素质教育的管理部门,考核激励机制缺失,缺少对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成效评估机制,造成素质教育的“空心化”和“表面化”。
  二、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重视素质教育主题理念的提炼
  当前,许多财经类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之始,就把素质教育的主题设计为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认为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素质教育,是办学特色的品牌名片。比如,山东商业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是全国著名的财经类高职院校,该校系统设计了以“仁智合一”为主题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突出了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特色定位,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主题理念特色。
  (二)重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
  财经类高职院校由于文科类专业设置较多,通常会开设大量的人文素质课程,有的院校还规划设计了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目录体系。比如,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全面育人”教育模式过程中,开设了文艺审美类、科技生命类、历史文明类、伦理法理类、社会经济类、海派文化传统和城市发展类等不同组合的课程模块,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重视素质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
  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的教师通常兼任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并聘用一定的校外兼职教师作为补充。比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的师资团队主要由思政课、文学类课、艺术类课、心理健康课和辅导员担任专职教师,还从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聘任博士研究生,从地方文化机构等校外机构聘请社会名人做为兼职教师,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四)重视素质教育项目平台的打造
  素质教育活动空间具有高度的延伸性,可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比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推行以“厚德崇商”为核心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浙商文化课程、浙商大讲堂、浙商文化社等平台浸润学生的素养品味,另外,还在张小泉剪刀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建立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养成敬商诚信的观念和行为。
  三、财经类高职院校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路径
  (一)素质教育发展规划要系统化
  财经类高职院校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要办学专业,与工科类高职院校相比,学生在技术技能的掌握方面缺乏明显的展示度,所以,必须更加突出学生隐形的综合素质培养,将素质教育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的发展战略,重视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凝练出校本特色的素质教育主题,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财经类高职院校规划发展素质教育,要突出财商素养、人文情怀、历史视野、哲学反思、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等素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为学生的初次就业服务,而且要服务于毕业生未来职场生涯变迁的不确定环境下生存和竞争的需要。同时,财经类高职院校规划发展素质教育,要把素质教育作为系统工程项目来持续实施,不能因为学校主要领导的换届或改变而发生较大的变化,除了教务、学生、团委等部门,学校的创业就业、校企合作、信息管理、质量诊改、财务、后勤等部门也要全面参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形成系统性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成为财经类高職院校的办学核心竞争力。   (二)素质教育教学资源要精品化
  决定高校素质教育成效的核心资源是课程,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加大培育和引进素质教育名师和大师力度,重点开发校本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打造精品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在课程方面,要体现人文化、通识化,开发素质教育在线共享资源课程,提高课程选修的覆盖面,塑造学生的精神家园。从学校办学战略的角度出发,突破教师招聘专业化的倾向,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名师,带动全校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财经类高职院校应当组建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从校外文化机构、地方社会名人中聘任兼职素质教育教师,形成实力雄厚、专兼结合、学科互补的优质教师团队,并产生较大的区域社会影响力。提高素质教育名师的课时津贴,制定素质教育教师考核奖励办法,不能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传统的专业课教师标准来考核素质教育课的聘期业绩,给素质教育课教师留出更大的教学自主权空间,激励教师专心从事素质教育的一线教学,保障讲授课程的精品化。
  (三)素质教育管理机制要灵活化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原因,财经类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化倾向,导致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比较传统和僵化。为了营造素质教育的主题文化,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财经类高职院校一定要创新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展示出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的精致之处。财经类高职院校应该成立素质教育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学技艺的切磋和交流,成为素质教育教师的精神家园;成立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聘用专职的管理人员;进行核心课程开发标准制定,协调跨专业、跨院系学生的课程选修,推动素质教育精品课程资源的校园共享;开展素质教育名师评选,根据学校办学环境的变化持续对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完善和创新;吸引地方文化机构、社会文化企业参与素质教育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开展素质核心课程教学成果的评选和奖励,减少行政化因素对教师教学的干扰,扩大素质教育教学自主权,调动教师从事素质教育教学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四)素质教育学生参与要全面化
  黑龙江东亚学团董事长曹勇安指出:“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其要义是关注人的个性完善,并立足于人的生涯可持续发展。” [2]财经类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修养境界,在物质主义面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协调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把素质教育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育素质教育活动的精品化学生社团,让学生从不同途径感受素质教育的熏陶和滋润。财经类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设置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资源,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素质教育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对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和精品项目开展定期的学生评价,对校友和毕业生开展每年一度的素质教育跟踪调查,把评价和调查结果作为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诊断和改进的重要依据。财经类高职院校要科学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定位,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社会就业单位对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素养的广泛认可度。
  总而言之,财经类高职院校主要以财会金融、经济贸易、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财经商贸专业(群)为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高考生源主要来自高中文科学生,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领域,职业岗位转换比较灵活,是一种独特的高职院校办学类型。财经类高职院校把素质教育的实施成效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地构建一套校本化的素质教育体系,不仅涉及到人才培养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而且影响人才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塑造,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在精神素养和心灵品质方面的“软实力”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5):36.
  [2] 曹勇安.回到原点再认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N].中国教育报,2015-08-10(3).
  [责任編辑 李 漪]
其他文献
按自然规律.人的寿命是120岁。动脉粥样硬化一般自60岁左右开始,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0岁,北京市人均接近74岁。许多人30多岁动脉硬化.40岁冠心病.50岁脑卒中,60岁以上平均有5种慢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国正处于新常态背景下的经济转型时期,外部发展环境的约束性和教育系统内部的不适性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影响。分析新常态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行为扰动因素,指出:(1)劳动力成本变化将对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对象产生影响;(2)城镇化中产业结构调整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理念产生影响;(3)产业发展新要求将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影响。基于此,针对由于中等职业教育
病员女,40岁。某晨起床后感头晕、恶心、欲吐,遂至某市区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给予50%葡萄注射液100毫升加维生素丙500毫克静脉注射。
摘 要:从人生导师的工作思路、工作开展、工作成效和工作方向等四个方面进行人生导师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在实践人生导师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科学制定规划;采取多种指导方式和借助多种载体对每一位受导学生因生指导和提供帮助,同时,展开丰富多彩的人生导师活动;根据工作效果来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以达到高职人生导师工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人生导师;工作思路;工作开展;工作成效;工作方向
摘要:从“操作先行”模式的提出、操作模式的内涵、实施方法、意义和效果等方面,探讨“操作先行”教学模式在“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模式;“操作先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8-0070-02  “电子测量与仪器”是技工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集
创新教育是高等学校跨入新世纪被普遍认同的一种全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联合促销'作为一种新的促销方式,逐渐被企业广泛采用并被普遍接受.联合促销的目的是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功用、目标人群,选定合适的联合对象,达到销售数量、利润最
<正>~~
期刊
准分子激光手术有三个方面的决定因素,第一个是医护人员的经验、配合,第二个是设备,必须有一个高尖端的设备,第三个是就医的环境和手术的环境,需要无菌、隔离等等。
结婚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妻子竟是位精神病人,2003年7月,廖文德以婚检部门在婚检过程中存在过失为由把当地的妇幼保健院告上法庭,要求得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