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单戏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被单戏(饣胡)口江湖走,一人即戏班。手中多傀儡,自喜掌王权。就清末所见,已改此立势为坐势,两足击以乐器,五体并用,锣鼓喧天,热(口巿)非凡。以一人成为一戏班,双称[一人班]。
其他文献
这件铜铃于1957年贵县(今贵港市)粮库19号汉墓出土。铃呈半截橄榄形,顶置半环钮,上端开长方形孔,内悬一铜条摆。器形柔和,从上到下缓慢外侈,器表光素无纹。发掘出土的铜铃在广西较为多见,武鸣、平乐、西林、贺州都有发现。最早的是武鸣马头元龙坡墓葬出土的5件铜铃,年代约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
龙胜红瑶妇女所运用的刺绣手法是反面绣法,其工艺别具一格,既不需要描图打稿,也不需要模具,全凭一双慧眼,一双巧手。一般先在底布上按纱路经纬线确定图案位置,然后用各种丝线挑绣出绚丽多姿、纹饰繁复、极富想象力的图案。有些花纹暗含寓意,不可或缺。
中国古代石雕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观念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不同学科研究的目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尤其随着近代“西学东渐”,中国古代石雕观念经历了从金石学着力考据,以古器物学为过渡,到有艺术及古物属性的石雕观念确立,完成了中国古代石雕观念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向。
首饰龙,民间扎作艺术,主要流传在浙江温州的乐清、永嘉等地,相传起源于明代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说是“首饰龙”,其实和龙并无太大关系,其基本造型为一船形,通体用竹条和篾丝糊纸扎成,一般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龙身。
我于1963年出生在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盘杠村,这是一个非常偏僻边远的侗族村寨,当时没通公路。我父母亲都是盘杠村里的农民,祖上没有读书人。我从6岁起开始离开村寨到外地求学,一步一步远离家乡,到17岁考上贵州民族学院,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个大学生。
八风从律、乐操土风、音官风土等理论阐释及其实践应用,阐明了上古音律形成的两个维度:地分南北,物候时令有先后;土分五色,民风民俗有不同。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因为阴阳变动体现在风气、音律的差别,被视为风土之音形成的基本乐理。周秦通过音官风土的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地域音乐形态。
遗产的存在不仅仅只是遗产实体的存在,亦是遗产意识与遗产话语的存在。在现代性社会的语境中,遗产概念改变了人们对物的认知,进而改变了物与人的秩序。当物与人的秩序因为遗产而被重构的时候,意在表明人并非绝对主导着物的生命史,物也在通过遗产概念反作用于人,通过遗产的话语将不同形态的物区隔。遗产化是物转变为遗产的过程,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物被认定为遗产的时候,物通过遗产的形式再次嵌入人的日常生活中,物与人的秩序亦被遗产所重构。
金桥唢呐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桥民间吹打的主要吹奏乐器,因产生于金桥地区而得名。金桥唢呐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至今仍流行于重庆市万盛、南川、綦江、巴南、武隆、江津、涪陵、长寿及贵州道真、桐梓、习水、正安等地。
五月端午,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多数总要赛龙舟。划龙舟的,齐心协力,奋勇向前;看龙舟的,万人空巷,人声鼎沸。赛龙舟成了地方上的大事,一连要议论好多天。于是,端午节这天,与吃粽子一并被人们所记住的,就是赛龙舟了。更有好事的,将赛龙舟弄成一项体育比赛,定规则,设奖项,把民间的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变成了高大上的体育竞赛,一点民俗的趣味都不见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