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关键词:创设情景;激发学习;亲历情景;情景生活化
  一、 创设情景展现物理学“有趣有用”,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一) 实验导入,激发兴趣
  序言课,设计趣味性的小实验,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表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1)乒乓球和纸片会掉下来吗?(2)请你把这两张纸吹开;(3)按我说的去做你能站起来吗?(4)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再次沸腾吗?等等。新奇的魔术实验激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好奇心。然后提出: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就需要学习一门新的科学知识——物理。
  (二) 情景生活化,培养兴趣
  学生需要有趣的物理,更需要有用的物理。“有用”,是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持久的动力。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经常接触而又不能理解的现象,通过恰当地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介绍,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正确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同时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物理,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必须学好物理,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如:(1)我们捉鱼虾时,先看清鱼虾在什么位置,然后伸手去捉,可以捉到吗?(2)蒸馒头时上层先熟还是下层先熟?(3)有同学很喜欢看日出,那么我们在日出时看到的那颗火红的太阳是真正的太阳吗?雨后彩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4)我们的鞋底和轮胎的表面为什么有花纹?
  这些取自于生活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物理。
  二、 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亲历情景,发展学习兴趣
  (一) 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调动学习兴趣
  新奇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激发兴趣,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达到提高感知效果的目的,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对学生实验还能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中,1)学生橡皮筋实验;2)观察鼓面的振动;3)观察音叉的振动;4)感受喉头的振动。
  这里依次通过直接观察、间接观察、亲自感受,层层深入地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橡皮筋、鼓等都是學生熟悉的物品,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地取材,自己来制造“声音”。因此消除了神秘感,拉近了学习内容与认知心理的距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同时,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能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聚焦在实验上,主动获得知识。
  (二) 上好分组实验,学生边做、边看、边想,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现象的本质,进一步提升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上好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采取个别辅导、个性化教学设计、分层教学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长处,都有适当的收获和发展,有成就感,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自尊,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首先,要制订分组实验的明确可行的适合个体的目标。其次,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应急案,做好巡回指导计划。第三,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第四,要加强组织指导,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第五、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整个实验过程,对实验进行归纳、比较、猜想和认证等。
  最后,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进步的同学。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 课后实验,情景生活化,强化学习兴趣
  物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实验教学必须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初中生好奇心强,善于思考问题,应该鼓励他们做一些趣味小实验。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物理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的精神。例如,在学了“光的反射”后,让学生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学了“摩擦力”后让学生在家里做筷子提米的实验,在学了“生活用电”后,让学生清楚如何安全用电,如何检查家里的电路等,这些实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乐趣也得到了提高。
  课后实验,让物理走进生活,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有用。如:小实验“纸锅烧水”,在没有做实验之前,有的学生认为纸容易燃烧,用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了水沸腾时的现象、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的认识。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的安装”“自制调光灯”“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密度计”等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兴趣的刺激物(苏霍姆林斯基)。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愿望,发展学习的兴趣。
  具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学生常会津津有味的学习物理,会主动参与学习物理的活动,通过观察实验中有趣的现象,体会实验的新奇感,从而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蒋先金.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析[N].贵州民族报,2017-08-09(B03).
  [2]江毅.运用物理实验 创设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7):114-115.
  作者简介:
  李长直,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车胎防滑套可轻松套在自行车的轮胎上,极大增加了轮胎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此外,荧光色在夜晚更加醒目,全方位确保骑行安全。
华发、蓄须、清瘦,赤脚蹬布鞋,看着稿子演讲——一张中科院院士李小文作报告的照片日前在网上火速蹿红。相信老先生万万也想不到,自己竟因形象上的不拘一格进入公众视野。  科技界的人物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舆论中比较罕见。这是因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已经在公众认知中集体“高大上”了:形象佳气质好,温文尔雅八面玲珑,总之,这个群体应该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由此,老先生的不修边幅就显得可爱了许多,正所谓“低调奢华有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薄壁低温容器的温度场是均匀的,如果忽略接管和支撑结构造成的结构不均匀性,则可认为不产生热应力。但在充液时,容器从常温状态突然降至低温状态,容器将经受热冲
分析了J-T阀气流的流动特性及相关参数的影响,给出了计算程序框图,并对用于4.4K/0.5W闭式循环制冷机的J-T阀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其通道孔径和长度的关系曲线及最佳参数,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可调J-T阀的
讨论了液化气体容器发生满液危险时的状态及发展过程,并定量地研究了状态以参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国内换热器加工条件和氢化物热泵空调的特点,设计了以汽车发动机尾气废热为高温热源的车用氢化物空调换热器,并加工制作了氢化物空调样机换热器,分别以LaNi4.45Cu0.3Al0.15
酷暑来袭,蚊子当道,不少人都有晚上被蚊子骚扰得难以入眠的经历。近期,一种“驱蚊秘籍”在网络上悄然走红。该“秘籍”称,把维生素B1溶解于水,就是一种自制的驱蚊水,将它喷洒在皮肤表面,可有效驱蚊,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效果当真如此神奇吗?  有亲身体验该驱蚊方法的网友总结,维生素B1有一种难闻的气味,可能就是这种气味能让蚊子退避三舍。于是,记者按照秘籍“将1片维生素B1溶化在10毫升水里,盖上瓶盖、用力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和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教育方法和理念的创新,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之一。这种方法不但能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景过于极端化、形式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
作者简介:  朱继军(1974~),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洛阳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老教材,新教法,尝试,启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7-0035-01    姜桂林老师“先学后教”是“老”教材,“新”敦法的大胆尝试。新在哪儿?新在“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有
加薪有助于戒烟?婚礼送份子钱有数学公式?苍蝇为何总在“搓手”……4月9日在杭州颁奖的第五届菠萝科学奖,风格延续了以往的搞笑和无厘头,但不变的还是科学家对好奇心和科学传播过程的关注。物理奖:到底是谁放了屁  你是否常常在拥挤的电梯间、办公间闻到一阵耐人寻味的异香,抬起头却发现每个人都镇定自若,假装没事发生过?天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的李吉功发明了异味追踪器,可针对室外时变气流环境,采用单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