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旅行知多少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sc2Xid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际迷航》系列影视作品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装备最先进的宇宙飞船“进取号”,在星云里极速前进,在太空中引发绚丽的辉光,这一美景简直让天文爱好者们着迷。
  但现实中,这一场景有没有可能真的实现呢?假设我们现在正在为人类策划第一次星际旅行,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呢?
  选择目的地
  不管何种旅行,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选择目的地,为星际旅行选择目的地更不能马虎。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距离问题。科学家们发现,半人马座α星位于距离地球约4.37光年的地方,是太阳最亲密的邻居。位于天空南方的半人马座α星,是三颗恒星由于引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聚星系统。这三颗恒星分别是:半人马座α星A、半人马座α星B,以及半人马座α星C。其中半人马座α星A与半人马座α星B是一对双星,第3个成员半人马座α星C是一颗红矮星(指表面温度低、颜色偏红的矮星),因为它距太阳只有4.24光年,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所以也称为比邻星。由于距离上的绝对优势,包括《星际迷航》在内的科幻作品都把半人马座α星想象成人类的第一个星际旅行目的地。
  为此,科学家们格外关注这里。2012年,科学家们惊喜地发现,有一颗行星正围绕着半人马座α星B进行轨道运行。奇怪的是,三年之后,这颗行星再也找不到了。不过科学家表示,这颗行星的温度太高,不适合人类居住,即使它仍然存在,也不能作为人类星际旅行的目的地。而在2016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围绕比邻星的行星,叫做比邻星b。该行星位于适居带内,其表面也许有液態水。
  这样一来,目标选定比邻星b即可。接下来,我们只要搭乘一艘像“进取号”那样的宇宙飞船,就能开始我们的星际旅行了。
  驱动一艘飞船
  对于宇宙飞船的研究,科学家们也是锲而不舍。1958年,美国政府发起了一项“猎户座”计划,打算造一艘至少可以搭载40名宇航员的巨无霸太空船,并使用核弹作动力,将其送往火星、木星或土星。这项计划聚集了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猎户座”太空船的工作原理是:让太空船携带数千枚小型核弹,当飞船需要动力时,宇航员就从船尾释放出一颗核弹,接着再释放出一些由含氢塑胶制成的固体圆盘,当飞船驶出一定距离,核弹将在飞船后面爆炸,蒸发掉塑胶圆盘,将其转化成高热的等离子浆。这些等离子浆会向四面八方冲击扩散,其中一部分将会撞击太空船尾部巨大的金属推进盘,从而推动太空船高速行驶。
  研究人员计算出,这艘船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5%,以这个速度从地球到达半人马座α星大约需要90年。然而,1963年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在大气中进行核爆炸)和1967年的《外太空条约》(禁止在太空中进行核爆炸),直接导致了“猎户座”计划胎死腹中。
  但是,有没有一个不那么具有爆炸性并且能达到同样目的的推进系统呢?英国星际学会在上世纪70年代重新回顾了“猎户座计划”,并提出“代达罗斯计划”。“代达罗斯计划”以更强大且更加环保的核聚变力量代替核弹,为飞船提供动力。它的推进系统不像“猎户座”太空船那样在外部爆炸,而是使用内部的发动机,在一个磁场构筑的“燃烧室”中,向小燃料球发射电子束,产生离子。这种用磁场限制离子浆的办法明显比“猎户座”太空船更高效,因为“猎户座”太空船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只有小部分投射到了船体上转化为动力。据有关数据显示,“代达罗斯”探测飞船的质量为5.4万吨,其中推进装置重量就占了5万吨。预计经过持续4年的加速后,代达罗斯探测飞船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1/8,这就意味着它从地球到达半人马座α星仅需要40年。
  太空飞城
  可以想象,一趟星际旅行需要花费的时间会非常长。实际上,我们所搭乘的宇宙飞船,会更像是自己生活的城市,也就是科幻小说里所描述的星际方舟。
  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罗伯特·戈达德曾提出星际方舟的想法。他们认为,星际方舟起码要花上几千年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这艘方舟上至少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才能维持长期的自然繁衍。这一想法深受20世纪中期的科幻小说作家们欢迎。罗伯特·海因莱因(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在1941年写的两篇小说中,描述了一艘飞船,这艘飞船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以至于船上的人早已经忘记了他们是船上的乘客。相反,他们认为这艘大型飞船才是他们生活工作的家园。
  另外,让人们进行一个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航行,可能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在航行过程中,这些人的后代将在行星之间的虚空中出生,这些新诞生的生命到底算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
  几千年对人类而言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数百代人将以全部的生命致力于星际间的旅行。这样看来,“猎户座计划”所需的90年和“代达罗斯计划”的40年就让人容易接受多了。
  疯狂的创意
  不过,即使是几十年,又有多少人会自愿参加这样的远征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更有创意的想法。可能有些想法有点疯狂。
  一种是用“蛋船”的方式。这是科学家的一种大胆的设想:将低温保存的人类胚胎,或配子(卵子和精子)送入深空。到达目标星后,胚胎就会发育成人。科学家们相信,在本世纪内,没有母亲的分娩可能成为一种现实。从理论上讲,我们将能够在几个世纪内把冷冻保存的胚胎送入太空,它们将在各自的保温舱里发育成新生婴儿。然后,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机器人保姆来抚养和教育这些婴儿。科学家们有足够的信心,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保姆的想法应该不难实现。
  虽然蛋船的想法看似可行,但是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还有待商榷。
  还有一种设想就是“假死”。从我们现在的常识来讲,“假死”听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但日益进步的医学科学确实有望使人类进入安全的长期冬眠状态。
  其实在临床治疗中,有意地将病人的体温降低几度是较常规的做法。这种做法用以诱导病人在心脏停搏之后进入轻微的低体温昏迷,从而减少这段时间的氧气损耗,使得病人在经过治疗后,其大脑不会发生再灌注损伤(指遭受一定时间缺血的组织细胞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程度迅速增剧的情况)。而在一些较先进的临床试验中,创伤外科医生会在病人严重失血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温度降至接近冰点,病人在整个过程中的状态基本与冬眠无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假死。
  不过,这个假死的过程目前仅可以持续两到三个小时。科学家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一假死的持续时间可以延长,最终我们可以让人们睡得足够久,以至于让整个星际旅行在睡眠中度过。但是长期的冬眠,会对人类的各项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当他们苏醒时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没办法预测。
  总之,科学家们还在不懈地努力,使星际旅行离我们越来越近。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以上这些都将成为现实,人类第一次星际旅行会是何种壮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如果你想在今年变瘦一点的话,可能要开始大扫除了。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房屋的灰尘中最多可包含70种能够促进人体脂肪细胞生长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也称环境激素。它们最初存在于普通的家用产品中,如洗衣粉、家用清洁剂、油漆等,随着人们的使用而附着在灰尘颗粒上。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通过某些途径进入人体后,可以干扰内分泌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等途径,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
期刊
你印象中的打印机是什么样子的,油墨打印机还是3D打印机?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打印机——声波打印机。  液滴是喷墨打印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打印机要求液滴的黏度大约是水的10倍,超出这个范围的液滴则不能作为打印机的墨水。然而,现代3D打印机所需要的液滴往往是更加黏稠的,比如生物制药和生物打印所需要的生物聚合物,其黏度至少是水的100倍;一些以糖为基础的生物聚合物像蜂蜜
期刊
根据广义相对论认为,黑洞的中心是一个密度无穷大的奇点。但在弦理论中,事情就不是这样了。  弦理论认为,物质不是由基本粒子组成,而是由微小的弦组成的。根据这个理论,黑洞的中心其实并不是一个密度无穷大的奇点,而是缠绕在一起的弦组成的弦球。黑洞的质量越大,弦球就越大,而且弦球的密度不是无穷大的,所以物理学定律不会在这里失效,掉进黑洞的信息也会保留在这个弦球上。这样,黑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黑洞,它其实是一个
期刊
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年轻的女博士登上了著名的科技讲坛——TED的演讲台,她演讲的题目是“怎样拍摄一张黑洞的照片”。3年后,全世界数十个科研机构的200多名科学家共同努力,终于拍摄出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当年的这位女博士作为庞大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在“冲洗”黑洞照片的过程中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19年4月10日,随着黑洞照片的正式发布,这位女博士在“脸书”上的照片刷爆了社交网络,“走红”全
期刊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手机的内存。手机内存分为两种,一种称为随机存取内存(RAM),它支撑手机应用程序的运行,存放手机应用程序运行后的数据等;另一种内存称为只读内存(ROM),它存放着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文件,在一般情况下,手机只能读取里面的数据,不能修改和删除里面的数据。  当我们使用手机软件时,它们的运行数据会占据RAM,打开的程序越多,软件消耗的內存就越多。但当我们关闭软件时,
期刊
地球自转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自转轴就是地轴。地轴是一条垂直于南北两极的假想线,科学家发现,地轴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它有时会相对地表漂移,有时会像“点头”般晃动。  科学家研究了20世纪以来的地轴漂移数据,发现在20世纪,地轴每年漂移10厘米,到了21世纪,地轴漂移的距离已大于10厘米/年。是什么原因造成地轴如此“不安分”呢?目前公认的原因有三个:冰期后反弹、格林兰岛冰盖损失和地幔对流。  地球曾经
期刊
一条粉色的鱼被打捞上岸,过了一会儿,这条鱼迅速融化了,最后只剩下裸露的鱼骨和牙齿,这是为什么?  这种鱼是阿塔卡马狮子鱼,它是研究人员偶然发现的。在一次深海探索中,研究人员用特制相机探索了秘鲁海岸附近的阿塔卡马海沟。这里水深7500米,水温恰好高于冰点,压强极大,阿塔卡马狮子鱼便生活在这里,它们有三种颜色:粉色、紫色和蓝色。这片水域里,阿塔卡马狮子鱼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这种鱼身体最坚硬的地方是牙
期刊
环境因素会遗传  有一句谚语我们都听说过,叫“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意思是富贵传不过三代,贫穷也不会延续到第九族,鼓励人们勤俭节约,发愤图强。  但是最近,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却颠覆了这个传统说法:在生物学里,贫穷不仅影响一代人,它还会改变基因,一代代地传承给子孙后代。  这个观点并不奇特,环境可以改变基因的理论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有研究机构发现经历了美国“9·11事件”的孕
期刊
东西方各自  “天经地义”的做法  东西方的一些做法差别真大,有时甚至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比如我们东方人认为,孩子生下来,母婴睡一起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八九岁的孩子跟父母同床睡都不是什么怪事。可是在西方,“天经地义”的做法恰恰是母婴分开睡,小宝宝单独睡自己的床,最好是睡独立的房间。最初他们的理由是,这样可以自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后来又多了一条医学上的依据:母婴分开睡可以降低婴儿因呼吸障碍猝死的风险
期刊
宇宙中存在大结构,是因为宇宙之外还有其他宇宙?  一个超大的空洞,坐落在数不尽的星系之中;许多个类星体聚集在一起,横跨了数十亿光年;许多伽马射线暴构成了一个圈,横跨了可观测宇宙6%的范围……随着观测能力的提高,天文学家开始在宇宙中识别出了许多巨大的结构。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它们本应该都不存在!  自从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以后,大家才明白,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没什么特别之处。之后,天文学家还把这种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