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校长的修炼之道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强优秀校长队伍建设,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在2009年5月启动了“名校长”评选工作,评定了番禺区首届名校长10人。为进一步促进“名校长”成长为番禺教育的领军人物,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动本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岭南教育特色品牌,番禺区教育局相继在2010年和2013年,面向基础教育系统开展了广州市第二批、第三批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申报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员上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考核人选;再由专家考核小组对名校长考核人选进行严格考核;并经推荐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推荐人选,分别评选出番禺区第二批名校长5人,第三批名校长6人。
  广东仲元中学古殷校长和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柯中明校长便是这批番禺区名校长中的佼佼者。
  广东仲元中学校长古殷
  校长是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人
  广东仲元中学古殷校长是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名校长、广州市名校长、番禺区首届名校长,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广州市人大代表、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亚洲博鳌中国教育改革最具影响力功勋人物奖。
  古殷校长认为,校长是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人,但并不是所有校长都是教育家。当校长成为教育家时,他的教育理想将会对学校的发展带来许多积极的元素,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当然,他的教育理想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古校长的教育梦想是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在外贡献社会,希望他们人人都能够成为栋梁之材。
  他指出,自己的教育梦想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炼的。在他从事教育的三十年里,第一个十年以应试教育为主,第二个十年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现在这个十年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而在今天,古校长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在他们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应该感恩父母,感恩他人,贡献社会。
  市桥实验小学校长柯中明
  一个好校长往往能带出一所好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柯中明校长是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第二批师德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市名校长、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番禺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曾连续十届获省校长论坛一、二等奖。
  柯中明校长坚守这样一个朴素的信念:一所好学校,往往有一个好校长;反过来,一个好校长往往能带出一所好学校。
  他认为自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教育思想、方法先进,教学技能娴熟,教书育人符合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理论学习和教育科研能力,学会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以高尚的情操和理智的情怀对待学生,师生人格平等,师生交往体现生命价值。
  因此,柯校长刻苦学习、虚心待人、勤奋做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发展战略以及亲和的人格魅力,与同事们一起,与学生、家长们一道,共同努力使他所任教的学校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繁重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柯校长一直担任学科教学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分工明确、作风民主、决策科学、勤政廉洁。
  柯中明校长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把好书看做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他不但自己爱读书,而且在全体教师和学生当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书香满校园成为市桥实验小学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柯校长已经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小学德育》《中小学德育》《体育师友》《羊城晚报》等权威报刊。在他的影响下,全校的读书活动已经蔚然成风,师生的作品也是频频见报。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滨海城市徐闻县开始了新一轮课改,并且把全面加强各学段的教学质量监管当作课改的重要内容来抓好抓实。2013年5月,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一场名为 “贵生课堂”的课改大行动。全县课堂面貌一新,并收获一路惊喜。 2013年和2014年,高考成绩连续两年居湛江市第一,被评为湛江市高考先进单位,结束了多年不变的倒数第一二名的历史;中考成绩也连续两年从湛江五县(市)倒数第一二名跃
期刊
为争取流量的“正向增量”制造机会,才是学校办学显现流量思维的“王道”。  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目光聚集之处,资源必将追随”,流量即资源,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法则10: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  互联网产品大多用免费策略极力争取、锁定用户。360安全卫士当年用免费策略侵入杀毒市场,而今天,其他收费的杀毒软件几乎没落殆尽,因为对它们而言,“免费是最昂贵的”。  学校(尤其是公
期刊
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维,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有助于实现学校执行力的进一步提升。  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战略策划为基本方式,办学行为策划必不可少。它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机制、程序、途径、方法的总和,这大致包括制度、策略、流程三个层面。以下为其中一部分内容。  制度
期刊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崇真教育”特色探索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创办于1905年,前身是至爱小学堂。旅美华侨谢行川先生有感家乡子弟求学困难,便重修了当时的谢氏学堂,改名为“至爱初等小学堂”,并以“至诚、亲爱、勤奋、刻苦”为校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小学堂的学生谢聪、谢世康、谢达生参加广州起义,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三烈士”对真理的追求彰显了我校坚定的信仰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  学校以
期刊
当一个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少年儿童都能快乐、自信地成长,我们不就离实现教育  的终极目标很近了吗?  古人有独木不成林之说,其实说的是一种“场”,一种共生。  蔚蔚森林造就了各具生态的动、植生物,其秘诀在于和谐共生与彼此关照。阳光、水分、空气、二氧化碳在这里流转、储存、升华、提取,形成了一个自我配送的储备空间。同时,地衣之润泽、灌木之隐蔽、树木之高崇也为不同的动物群体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空间,森
期刊
不知各位读者是否还记得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黄塘小学,本刊曾于2014年1、2月合刊与4月刊对其校园环境整体改造予以关注(若想了解相关内容,请“扫一扫”左上角的二维码”)。最近,该校完成了改造施工,被评为镇级“国学示范校”,茂名市电视台还对其进行了现场报道。  改造历程简录  1.2013年12月,黄塘小学邀请广州市学园设计公司对原有校园环境进行整体改造,希望能够借此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
期刊
在寒假期间,或许有一部分学校将优化教师的办公室环境,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近日,笔者看到一篇来自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的研究报告,题为《工作空间满意度:开放式办公室中关于隐私交流的权衡》,认识到人们对办公室感到不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声音隐私空间(参见图1),而室内环境质量取决于办公室的空间配置,拥有充足的空间是使我们在办公室享受工作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参见图2)。  如今我国很多学校的教师办公室采
期刊
在广州市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引领下,“立品教育”是基于市桥侨联中学红棉文化背景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完善人格、良好品德,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全面发展而又各具特长的一种生态教育。其中,“品”是核心内容,目标是人,“立”是过程,分为自立和他立。  众所周知,学校特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立品
期刊
在番禺区市桥中心城区的核心地段,有一所早期由华侨同胞捐资兴建的学校,校内环境宁静幽雅,办学成绩突出,是很多当地人所熟悉的优质初中——市桥侨联中学。  自1983年建校以来,校园里就有一棵高大的红棉树见证着它的发展。这棵红棉树的外表平凡朴实,内心坚韧热情,与历代侨联人的精神气质不谋而合。为了进一步构建具有红棉文化底蕴的学校文化,泽化广大师生,侨联中学在番禺区教育局“上品教化,首善番禺”教育理念引领下
期刊
遵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的标志意义,79年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命运转折点。在这样一座让人浮想联翩的历史名城,采访一位极具改革思想和胆魄的教育官员,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很有传播价值。  10月26日上午,我们千里迢迢赶赴遵义,见到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副厅长——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  之前多有关注他的动态。在当天的采访中,他很健谈,观点新奇、鲜明、锐利,给我留
期刊